“初”见文章

  “初,始也。裁衣之始也。(《说文解字》)”“初”是个会意字,右是“刀”,左是“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剪裁是制衣服的起始,所以“初”是起始,开端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千古名句,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奠基典礼或开业庆典为什么要挥动剪刀剪彩了。

  “初”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因而,我们就有了太多的“初”,可以说在众多“初”中长大:第一次睁眼看大千世界;第一次啼哭证明存在;第一次跌出蹒跚步履;第一次呼出爸爸妈妈……这些似乎都存在于长辈的记忆中,谈及起来,我们也会觉得那是自然而然,丝毫没有顾虑。

  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初”,当然有荣耀,也有贻笑大方。爸爸曾讲过他的初次登上讲台时的糗事:由于“初”的困扰,汗水湿透了手绢不说,那板书把“饲养员赵大叔”竟写成了“饲养赵大叔”,这个故事不知笑翻了多少人,我也是听这个故事长大的。

  说来惭愧,逐渐长大的我在越来愈多的“初”的面前,屡屡品尝失败,因而我开始畏手畏脚,有时连初战的勇气都没有了。进入高中第一次考试过后,我竟然找到了久梦初醒的感觉,这得益于爸爸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的几句话:“我们都需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人人都有恐惧之心,但是勇敢的人抛弃恐惧毅然前进,有时是走向死亡,但往往是走向胜利。”古希腊国王戈德的座右铭,我觉得是振聋发聩,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于是初愿又拾,奋斗如初了。

  《诗经·大雅·荡》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更难做到的是善始善终。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有12名代表,能流芳千古的有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邓恩铭、王烬美、李达等七人,他们鸿蒙初辟般把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用生命捍卫,赢得世人尊敬。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等3人投敌变节、遗臭万年。试问:要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剩下的两位是李汉俊、刘仁静,他们也没能坚持当初的信仰。没有勇气是易“初”的必然结果。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是以104部科幻小说闻名于世,他的处女作、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心灰意冷,想要放弃。他的妻子鼓励他来到第16家,老板阅读后非常欣赏,不但答应出版,而且还签了20年的写作合同。从此,《环绕地球八十天》等多部蜚声中外的科幻小说佳作孕育而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不必有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的感慨,做到有始有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经历一个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的《劝学》),通俗地讲就是不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下去,你就不可能站到千里之外,半途而废是很容易做到的。

  “行一百里者半九十。”当初的理想或许有些草率或单纯,实践过程中最难跨越是接二连三阻挡你的门槛,这就是挑战你的极限环境。有的时候就需要那么一点点毅力,一点点努力的坚持,成功就能触手可及,而不是充满遗憾地擦肩而过。始终如一,“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

  不要说初出茅庐,初来乍到、初学乍练,那只是掩饰或者打退堂鼓的借口。我们需要的是不改初衷,或者说是矢志不移。“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热爱生命》)。

  读了我的文章,你找到了慎终如初的感觉了吗?

  【简评】:这篇习作,尽管它的内容、它的行文都带一点另类色彩,但它扣题紧密而感慨深沉,通过对“初”字的解读,说明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立意深刻,条理清晰,颇见匠心。

  (编辑 朱晓婷)

  文/王佳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