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1》:特殊年代父母心

  毫无疑问,由国内知名导演王小帅执导的《我11》是一部成长的故事,如同他上一部电影《青红》一样,《我11》再次向我们展示了特殊岁月里长成的痛苦与生存的艰难,又或者这两者向来都是相互伴生的,正因为存在这么多的痛苦与艰难,生命才显得格外凝重。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与遗憾,如同70后抱怨小时没有面包,80后抱怨长大后没有工作,90后抱怨整天不是学奥数就是练艺术,60后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活着并成长着。

  或许有时候我们总是夸大了自己的痛苦而忽略了别人的辛酸,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总是恨铁不成钢地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其实无论生在哪个时代,生命都是不完美的,理解自我的成长,理解他人的成长,以至理解成长本身,就是我们一代代人生生不息的命运故事。

  《我11》真实地向我们再现了60后那一代人的成长中的艰难与风险,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生命的诸多困惑。然而,成长并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每一个逐渐绽放的青春背后都有一对父母渐渐老去的身影与弓起的后背。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苍老的过程,而在这成长与苍老的传承中,我们将爱延续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讲,闫妮在《我11》中饰演的主人公王憨母亲邓美玉这一角色,既是对自己演艺风格的一种转换,也是她的表演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只有做了母亲之后才是真正的女人;而对于一位女艺人来说,只有深刻地体验、演绎过母亲的角色之后,才真正从表演走向表现。尽管闫妮并不是走青春偶像的路线,但母亲这一角色还是让她过滤了以前的热烈与张扬,走向深沉与完满。

  必须承认,闫妮准确地把握到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大多数母亲的无奈与辛酸,对于孩子恨不得给予他们自己的全部,但贫瘠的现实却使得好多母亲连给孩子一身新衣服,一日三餐有肉吃都是一种奢望。

  邓美玉对儿子是严厉的,这让儿子在她的眼神之下每每退缩或者逃跑。但她同样对儿子有着深深的眷爱,现实的贫乏让她不得不小心地算计着手中的每一分钱,连一件白衬衫都不舍得给儿子买,可是当了解到儿子领操要穿时,最终还是向儿子的执拗妥协,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的事,在这里面还有儿子那青涩的自尊。

  在《我11》中,闫妮最大的成功是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由于生活的粗砺与严酷,这爱中或许夹杂了不少让人刺痛的灼热,然而正如风霜雨露都是万物生长的元素一样,这如同夏日骄阳般的灼热之爱同样是儿子王憨成长中的元素。

  正是在这有些粗暴的家教磨练下,王憨渡过了自己充满困惑与不解的青少年,而闫妮本身或许也在这样一场与自己以前风格迥异的剧目中重新诠释了自我。或许,只有体验到肩头的那份责任时,你才会发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只有用心诠释过母亲这一角色后,才会明白,所谓表演,真的就是生活本身。

  (编辑 朱晓婷)

  文/桃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