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让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拥有包容的胸襟,得意时淡定,失意时坦然,才会拥有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快乐时光。

  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老家里的人在建造房屋时,为争地基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求助,哪知道宰相并没有仗着自己位高权重而出面摆平,只是回馈老家人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信后感觉惭愧,立刻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深受感动,也将墙脚主动退后了三尺,建造自己的府院。这样一来,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正所谓:墙退了六尺,心胸宽了万丈。

  你退我让,往往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疑,“六尺巷”的传说是退让隐忍的极好例证。一个人,拥有包容的胸襟,得意时淡定,失意时坦然,才会拥有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的快乐时光。

  无独有偶。日本企业家铃木太郎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就技术合作问题谈判时陷入了困境:西门子公司坚持技术使用费提成率要占到销售总额的9%,铃木太郎不赞成这一提案。几经反复,提成率最终降到5%。但西门子公司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把技术转让费定为60万美元,并且要一次付清。当时,合同文本的主动权掌握在西门子公司手中,许多条款偏向西门子公司,尤其是违约和处罚条款的订立,明显有利于西门子公司。当时,铃木电器公司的总资本不超过4亿日元,而6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相当于2亿日元,这对于刚刚起步的铃木公司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铃木太郎一下子陷入了两难选择——如果答应,那么公司必将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不答应,公司就会失去一次发展壮大的好时机。在形势十分不利的情况下,铃木太郎对公司员工说:“懂得退让才知进取。”于是,他大胆接受了西门子公司的苛刻条约,目的是假人之手,发展壮大,先吃亏后赚钱。

  由于与西门子公司实现了技术合作,所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铃木公司都有参与,这为其一跃成为驰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表面上看,铃木太郎似乎落了下风,不仅作出了妥协和让步,而且还接受了西门子公司的不公正条款。但事实证明,铃木太郎才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大的赢家——适当的妥协和退让,才成就了一家具有国际地位的企业。

  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敢于抗争必不可少,而适当的退让却可以拔云见日,取得更大的成功。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看起来直白易懂,却包含着深入浅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一个拥有豁达淡定胸怀,怀恭敬之心低头处事、退让为人的人,才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

  (编辑 刘哲汐)

  文/程应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