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没有大泡沫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国经济
  • 发布时间:2010-07-19 11:15
  6月19日,央行启动了二次汇改,随后大盘是以一个70点的阳线来回应的,于是我们又想起了恍如隔世的那一轮,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股市和楼市价格的高涨,这样的神话,真的可以在这次复制吗?

  升值不代表会产生泡沫

  现在大家特别是我们所服务的客户基本上认为升值就是汇改,汇改就是升值,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未来可能有贬值的可能。我觉得这次汇改更重要的,是恢复市场的形成机制,让汇率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水平。而此次汇改的时机,政治因素(G20)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条件。

  汇率更多的是一个货币现象,就说你为什么选人民币,不选欧元、日元、英镑,是因为我看好你们人民币。为什么会看好人民币呢,是因为人民币代表的国家的经济是稳定的、高效的,或者说人民币背后的资产市场是有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下跌的趋势,股市也看不到大幅上涨的未来,而经济由于宏观调控也处在一种继续往下走的阶段,这个时候过分看好人民币的基础不是特别成立,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上半年一直在宣扬中国二次探底、中国经济要崩溃言论的状态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去预期这次升值可能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涨,会造成股市和楼市价格的上涨,会造成当年2005年开始的、2007年那轮大的牛市,就绝对只是精神胜利法。

  我们一直认为升值是可能的,也可能是一些热钱进来,绝对不可能出现像2005年之后那几年的二次资产重估(金融、地产再爆发),仅靠升值一个条件,是不足以使资产重估的。

  这其实是一个“皮”跟“毛”的关系,“毛”就是指所谓升值,“皮”就是指中国经济的创造力。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率还是很稳健的上升,那没问题,但现在是中国经济是往下走的,升值可能使一部分资产价格会高估,但是不可能再出现经济往上走,然后市场全盘托高这种状态。

  也就是说其实升值是产生泡沫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日本“经验”难借鉴

  大家现在会有一种感觉,希望中国像日本一样享受泡沫的收益,然后接着痛苦,但我们分析中国人还没有条件来干这个事情。中国现在还没有达到美国、日本当时那个水平。

  我们用了20多个指标来表明,中国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那轮泡沫阶段比较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从金融市场发育来看,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状况也就相当于日本的1975年;从工业化的程度来看,也就是1969、1968年左右;从国民的福利来看也就是1962年左右。所以,投资者想享受日本泡沫的幸福和痛苦都没有机会。

  我们认为现在中国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是日本的泡沫,而有可能是拉美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我们的收入水平上去了,但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没有跟上,没有转型成功。

  因为我们过快的工业化,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有债还不了。或者干脆方向就有问题,就不简单是泡沫了,而是一个掉在井内出不来的问题。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之所以认为中国不可能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的潜力已经开发完了,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已经发展非常充分。到了第二个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用国内的力量几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外需。所以它答应了美国的条件。

  而中国从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市场化程度、政府的管制来看,我们只要做一些调整,空间特别大,像现在的西部大开发也是这个概念。

  还有一点,日本当时实际上是钱又多又便宜,一升值,资本一放开,钱又过来了。而中国现在好在哪里,就是整个资本没放开,热钱进来没那么容易。但升值对中国经济的调控来看无异于火上浇油,造成流动性泛滥。中国本来是在紧缩的,结果钱又进来,搞得很被动。所以,中国市场不会出现如日本泡沫般甜蜜的痛苦,若出现泡沫,只能是痛苦,没有甜蜜。

  资本市场的压力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不会出现大的泡沫,但是一直有一些小泡泡不停在市场中流转。从今年年初来看,绿豆、大蒜,现在的大米,都不停地在炒,新疆、海南那边在炒,因为资金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

  这些资金不去做实业,只是去做虚拟经济,整个经济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它没事干了嘛。中国资金不会进入实业,就会不停地流窜。

  尽管这个泡沫可能不会再大了,但是它没有消除,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它可能给中国未来的三年改革带来很大的压力。

  我们调查过很多民营企业家,很多有几百万资产的人干什么?他根本就不想要干什么,都等着房价跌到多少钱就买。这怎么可能不形成泡沫,因为他找不到投资出路。未来只有给这些钱找到一个可以长期稳定的一个归属,才有价值,现在就需要加速这种制度变革。如果政府做了,我们的泡沫就会消除,但需要时间。

  可资本市场等不及,制度变革至少要两三年,资本市场只考虑三个月。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通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会缓解一部分压力;在经济活跃时期,如果把时间点控制好,也会消耗一部分。但是这么大的货币量在这里确实是一个压力,还没等缓解、消化,资本市场那边就等不及了。所以需要其他的手段来控制,需要有更多行业的管理。比如对银行的监管,不同渠道、不同环节来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