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的魔力

  • 来源:快公司
  • 关键字:电影,好莱坞,艺术
  • 发布时间:2015-05-28 10:08

  布莱恩·格雷泽(Brian Grazer)是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制作人之一。在新书中,他解释了为什么“问对问题”就是成功的关键。

  我不喜欢指使人。使唤别人做事没法给我动力,也没有乐趣可言。所以我的管理方法是利用好奇心,多问问题。

  一般来说,我每天可能会进行50段包含实质内容的对话。但我更喜欢倾听别人的看法,所以我都会本能地问问题。如果你听听电话这头我的声音,大概只能听到偶尔一两个问题了。

  问题是很不错的管理工具。毫无疑问,提问能够引出信息。提问创造了适当空间,让员工提出他们担心的、而老板或同事或许不了解的问题。提问让人们说出与他人预期不同的故事。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提问意味着你必须证明自己的决策观点是正确的。

  电影行业的重点就是“证明自己”。我制作的第一部大片《美人鱼》(Splash),讲述一只美人鱼的故事。七年内,我不得不反复多次证明自己。在成功制作电影30年后,这点依旧没有改变。如果要在好莱坞生存,乃至在任何行业里生存与发展,你必须学会“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就是回答出几个重要问题:为何选择这个项目?为什么是现在?为何选择和这群人才合作?为何选择这笔投资?目标受众是谁?我们如何吸引这些观众、这些顾客?最重要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讲述了什么故事?主旨是什么?(或者,如果你从事的不是娱乐行当,那么这款产品讲述了什么故事?产品精神是什么?)

  证明自己也意味着回答出细节问题:原声碟为何选择这几首歌,按这种排序?女配角为何选她?为什么要拍这个场景?

  以上皆不是是非问句,而是开放式问句。答案本身就可以延伸成一个故事,有时短,有时长。

  有时,你必须问出更为开放的问题:你当下最专注的是什么?为什么专注于这个?你担心什么?你有什么计划?

  提问题能让与你共事的人更多地参与进来。它的作用很微妙。假设你的电影陷入了困境,你问负责该电影的高管,她的计划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举两得:首先,你表明了她必须得有个计划;其次,你明确了她是计划的负责人。问题本身暗示了问题的责任所在以及负责提出解决方案的权威。

  如果你和热爱自身工作的人才共事,他们就会积极迈出一步。与其被人指使,我们更喜欢自主选择要做的事。事实上,只要你要求我做某件事,比如演讲、出席宴会、参加戛纳电影节,我立刻就会找借口逃脱。如果你邀请我做某件事,我想做的可能性会更高。拍摄外景时,每天的制作成本可能达到30万美元。也就是每小时12,500美元,剧组睡觉休息时也在计算。假如每天30万美元的拍摄遇到了困难,你就要想方设法说服演员伸出援手。你最好吸引他们,而不是颐指气使。

  回想1991年,我们正在拍摄电影《大地雄心》(Farand Away)。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饰演男主角。当时的汤姆处于事业巅峰期,年仅29岁,已经参演了《壮志凌云》(Top Gun)、《金钱本色》(The Color of Money)、《雨人》(Rain Man)和《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等电影。

  汤姆不难相处,但《大地雄心》这部电影颇具挑战性。它是一部老派的史诗电影,讲述上世纪之交,两个移民离开爱尔兰来到美国的故事。我们在爱尔兰和美国西部拍摄,成本很高,拍的却不是纯粹的商业片。估算成本之后,制片厂要求我想办法削减预算。

  我在片场找到汤姆,告诉他,“虽然你不是这部电影的制作人,但我们都想顺利完工。大家都是参与其中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设想,都关注电影讲述的故事。这次拍摄成本会很高,但我们不能照这样花钱下去。必须控制成本。”我说,“你能成为全体演员和剧组人员的队长吗?你能带个头吗?”他看着我回答,“我绝对可以!”

  他说,“以后要上洗手间,我就跑到房车里,然后再跑回片场。我会树立出色与尊重的榜样。”

  而他确实付诸了实践。他以身作则,积极行动,也带动了其他人。我没有要求汤姆做什么,也没有命令全体人员努力工作,削减开支。我只是解释了我们的处境。汤姆很感激我求助于他,把他作为同辈平等对待,作为解决方案的一份子,促使他开始思考问题以及如何修补。寻求他人帮助,而非指示对方如何行动,这几乎是最聪明的做法,无论涉及什么风险。

  问题能够悄然传播价值,其力量超过了要求对方按你意愿行事的直接叙述。如果我从洛杉矶飞往爱尔兰,告诉所有人必须节省开支,加快拍摄,减少特效,节约餐饮成本,那么我就不过是千里迢迢来送坏消息、下行军令的洛杉矶高管了。

  如果我安静坐下来,告诉汤姆,“你能带个头吗?”这是一个富含价值的时刻,我们真心在乎这部电影,必须在合理预算范围内保护故事的完整性。我需要帮助,而我非常敬重汤姆,因此请求他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帮我照管好整部电影。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浓缩在短短6个字里,以问号而非句号结尾。

  工作场合的好奇心不只是一种风格,它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如果你是老板,以问问题的方式进行管理,你就为企业或团队的文化奠定了基础。你让员工们了解到,老板是乐于倾听的。

  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温暖”或“友好”,而是认识到现代商业世界的复杂性、多元化视角的重要性乃至创意工作的难度之高。而难度高的原因在于:所谓的正确答案通常不存在。

  所以,在工作场合提问题而非下命令,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大部分问题——如何降低胆固醇、让乘客高效快速登机或搜索一切人类知识——都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答案,其中不乏精彩者。为了掌握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你必须了解他人心中的想法和反应。你必须向他们发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遗漏了什么?还有其他法子吗?假设我们是顾客,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问题既创造了提出想法、采取行动的权威性,也产生了推动进展的责任感。问题营造了容纳各种想法的空间,迸发了激励想法的火花。最重要的是,问题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们愿意倾听,即便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想法、建议或问题。

  在职场,问题对老板而言十分宝贵,反过来也同样重要。员工应当多向老板提问。我很赞赏别人拿我常用的开放式问题来反问我:你希望得到什么?你期待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哪一部分?此类问题能够促使老板理清一些他自认为清晰、往往却模棱两可的事务。

  确实如此,任何级别的人都应该彼此发问。此举有利于打破不同工作职能之间的限制,揭穿所谓职务层级决定思想权威的误解。

  我很喜欢Imagine影片娱乐公司的员工向我提问,原因有很多,但最简单有力的原因是:如果他们问了问题,那他们通常都会仔细倾听答案。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人们会更愿意考虑对方给出的建议或直接指令。

  Imagine影片娱乐公司算不上完美的工作环境。我们也存在无聊的会议和低效率的头脑风暴会。我们也有沟通受阻、曲解信息、错失良机、执着于无谓事物的时候。但在这里,人人敢于问问题,也敢于回答问题。

  文/BRIAN GRAZER&CHARLES FISHMA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