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非捷径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拔苗助长,教育观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5 13:40
家庭是儿童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对子女潜移默化的作用是社会和学校无法代替的。3到6岁的孩子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幼儿园占三分之一),而婴儿则基本上是在家中生活。因此,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长期望值与子女成就动机的关系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教导与推动子女朝着某种方向发展。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假如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比较适中(既不过高又不过低)同时在子女成功时进行鼓励,失败时加以适当惩罚,那么孩子的成就动机就比较高;假如家长对子女要求比较低,期望较低,那么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的也比较低。家长的期望与子女的成就虽然关系很大,但是过高的期望也会造成子女压力太大以及心理的不适应。
二、家长期望值过高的调查及其负面效应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是当今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据一项调查表明:在对孩子未来职业的选择上,有4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国家公务员、技术员或大学教师、科研人员、医生等;在学历方面,62%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7%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硕士或博士。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家长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一)期望值过高造成的身体的损伤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唯恐落在起跑线后面。扶着3个月的孩子“学坐”;扶着4个月的孩子“学站”;拉着7、8个月的孩子“学走”,即便孩子常常摇晃几下摔倒。其实,“揠苗助长”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百害而无一益。在婴幼儿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而无机盐的含量较少。因此,婴幼儿的骨骼柔韧性大,硬度小,极易变形。特别是他们脊椎之间的软骨盘较厚,外面的韧带较松,经常让婴儿勉强站立或走路,会使脊柱变形,过早的让孩子学走路,很容易造成“牵拉肘”,伤害孩子的身体。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就开始了识字教育,其中包括教幼儿写字。从生理学角度看3~6岁的孩子手部的小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不适宜长时间握笔,幼儿连续写字的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否则将影响幼儿的手部健康。
(二)期望值过高造成的心理负面效应
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会引起诸多不良后果,具体来说有三点。首先,家长要求过高,超出孩子能力的极限,即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能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挫败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兴趣是孩子学习、探究世界的最好的老师。一旦没有了兴趣作为动力支持,那么学习的效率会非常低,很难获得好成绩或成就感。如此发展就会对学习愈加反感造成恶性循环。其次,家长要求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无形压力。孩子的精神总是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给孩子长大以后发挥正常的水平设置了障碍。据一些儿童心理学家透露:目前3~6岁的幼儿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正逐年增多,其中90%以上都与家长所给的压力有关。参加才艺班特长班学习而又学习成绩不佳者成了心理门诊的主角。再次,家长要求过高,孩子经常达不到目标,加上家长的训斥与责备,就会产生自卑同时也失去了自信心,最后形成胆怯、缺乏勇气的性格。家长虚荣心太重,完全不管子女的发展限度、能力大小及兴趣,对子女抱有超过其能力限度的期望,子女在心理压力下,非常容易被焦虑所困扰,不仅会让家长失望,子女也会非常内疚,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间的冲突,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如何树立合理的期望值
(一)学习育儿知识提高教育素养
早期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受父母文化水平的影响很大。当今的孩子,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就要求父母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实践证明,如果父母事业心强,刻苦学习,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家庭生活有丰富的精神内容,生气勃勃,孩子在父母、家庭的熏陶、感染下,就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学习,渴求知识。另外,母亲的文化水平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智力、语言、数学能力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0多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各半)的5万名妇女作了一次“妇女文化程度与育儿质量”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也不论是贫国还是富国,“知识妇女”(指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女性)生下的孩子在“质量”上明显比“非知识妇女”(指未完成小学学业的女性)生下的孩子高出一筹,表现之一就是前者入学后成绩普遍好,在体质和智力发育上都“占尽优势”。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有分寸、有节制的。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既有明确的原则要求,又有扎扎实实的训练步骤。这对3~6岁的幼儿更为重要。幼儿是非观念不清,自制力弱,通过训练可以形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克服纠正不良行为,并且要求始终如一,不能忽冷忽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切不要用粗暴的、溺爱的、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在教育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把握好教育的“度”。
(二)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
家长应端正自己对孩子期望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应适时适度,要符合孩子个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给了我们重大的启示。它把在“成人指导下或与高水平同伴合作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当你想对孩子进行早期潜力开发时,首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制定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要求应使幼儿踮踮脚,跳一跳能实现,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你希望他做什么,可用图表表明你的计划和奖励方法。其次,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切不可用挑剔的眼光去寻找孩子的缺点,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赏识孩子。”当孩子碰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救援之手,给予帮助,切不可讽刺挖苦,当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家长就应该鼓励他,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家长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受人关爱的,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建立和增强起来,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早期潜力开发与家长的期望值就达成一致。
(三)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认知方式等,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不能盲目跟风,看到其他孩子在学才艺就立即也把孩子送到艺术班学习是十分不明智的。今天看到学舞蹈很流行就去让孩子学钢琴,明天看到学英语很有前途就报个英语班,这种追随潮流而动也是十分错误的。家长要在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地教育方式,这就需要了解孩子。家长做教育决策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意愿。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编辑 林硕)
■文 江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