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危害大 科学预防效果好

  老年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加上平衡功能较差、骨关节和肌肉退变问题,意外跌倒导致骨折的几率很高。目前,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在一般人眼中,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但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在病理变化中,骨质疏松主要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减少,使骨变脆而容易发生骨折,而钙只是骨的矿物质中的一部分,因此,骨质疏松并不只是单纯的缺钙而已。

  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多为原发性,是由于人的自然衰老所导致,比较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退行性疾病,其中大家所熟悉的骨质疏松症就是最为典型的一类临床症候,骨质疏松症比较严重的后果是容易诱发脊柱胸腰段椎体、手腕和髋部等部位的骨折。

  由于老年人诱发骨折的因素里有骨质疏松的基础存在,所以大多数人发生骨折时并不需要剧烈的暴力,常常只是轻微的外力,所以诱发这类骨折的原因除了跌倒、撞伤等急性暴力外伤以外,还可以由提取重物、坐车颠簸、打喷嚏或者腰部的突然扭转等不经意的伤害引起。为此,每个老年人都不应忽视骨质疏松带来的影响。

  中医讲究养生,生活中也常听到老年人说,自己骨质疏松了,所以每天喝骨头汤补钙,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骨头汤并不能起到补钙的作用。相反,如果骨头汤喝得多,对老人来说过于滋腻,反而造成血脂过高,阻碍正常血液养分的携带与转运,会造成组织营养不良,加重骨质疏松的状况。老年人应该注意膳食平衡,努力做到食物的多样化,遵循荤菜与素菜、粗粮与细粮互相搭配的平衡原则。

  其次,老年人应当多吃碱性食物,防止钙的流失。尽管素食含有较多的碱性物质,但老年人也不能完全吃素,否则会影响钙的吸收。而在补钙的食谱上,奶制品、虾皮、鱼骨、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蛋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不过虾皮含盐分较高,在食用时可以用水焯一下再食用。

  还要提醒的是,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做起。年轻时就应注重适当活动,改善生活质量,让自己的骨骼质量提高,重视预防骨质疏松,不要抽烟酗酒,避免食用过多碳酸饮料、咖啡以及浓茶。

  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都知道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但不知道适当的户外运动、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也十分重要。一些老年人怕冷,隔着窗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作用。维生素D只有通过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才能在肝脏肾脏中被活化,并有效与钙结合利用。所以,老年人在户外运动中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既可以有利于治疗骨质疏松,又可以做到强身健体。

  在各类运动中,老年人可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健身操、太极拳、气功等,包括床上的一些挺腰抬腿动作等。老年人最好不要去登山或爬梯,因为这会对老年人原本就开始退变的膝关节、踝关节产生进一步的伤害。老年人运动需量力而行,比如一些人喜欢打太极,但打全套可能身体条件并不允许,就可以利用个别可以承受的简易动作反复操练,如站高桩的云手、揉膝拗步合倒卷肱等组合动作。

  老年人运动时,应避免在景观河道边、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运动;运动前应热身等。为了做好自我保护,老年人最好身着较为鲜艳的服装,提醒经过的人们“避让”;携带合适的拐杖、助行器,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家中杂物越多、越凌乱的居室,对老年人来说就越有跌倒隐患。沙发和床的高度不合适,老年人起身时会吃力;走动时经过电灯线和电话线、地面堆放过多杂物,一不留神也容易被绊倒。这些都是导致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隐形杀手”,但却经常会被家人忽视。因此,应定期收拾房间,调整物品的摆放布局。此外,在床边安装开关或台灯、在走廊里安装小夜灯等措施也很重要,尤其患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老年人,环境明亮通畅更为重要。要特别提醒的是,老年朋友夜间起夜时不要匆忙,稍微坐一下再走,很多老人跌倒是因为晚上起夜没能充分清醒站立不稳所致。

  大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服用药物史。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其中主要的是精神类药物和心血管类药物。安眠药和镇静药会导致头晕、止痛药也可能会让人意识不清,而过量服用降压降糖药则可能出现疲倦、低血压等情况,这些也都是潜在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人应按医嘱服药,不要随意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在用药后动作宜缓慢,预防跌倒和骨折。

  (编辑 遐飞)

  ■文 董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