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谱新篇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致富,养殖,农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5 15:38
——贵州安顺计生协帮扶村民会员记事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是过去山里人生育观念的写照,也是造成贵州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然而历经30年艰苦跋涉,向来与贫穷落后划等号的贵州,却出人意料地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在了全国的前面。这不仅让人有些疑惑,贵州这项工作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之一:蛋鸡养殖富苗寨
麻山,贵州最贫困的边远山区之一,历史上,经济文化落后伴随着群众的自然生育,以至计生工作开展之初,“一胎刮、二胎扎、三胎又刮又扎又罚”的故事在这儿没少发生过。
“过去农村人想多生娃,除了解决家庭劳动力问题外,还有养儿防老思想,以免老无所养晚景凄凉。”乡党委书记徐玉书告诉我们。因此,计生工作之初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到了现在,“计划生育已经连续宣传了30多年,新时期的计生工作,也早已从过去靠硬性强迫、经济罚款的对立手段逐步转变为人文关怀和经济扶持引导为主,群众的计生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怎样找到一条帮助群众早日脱贫的致富路,成了乡党委、政府和计生协会的日思夜想的一件大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日常饮食早已不满足于食饱裹腹,绿色、环保、生态成了民众对饮食质量的核心要求。
2012年11月,由乡党委、政府精心规划,乡政府、乡计生协申报的生育关怀:四大寨乡喜凯村绿壳蛋鸡三结合养殖项目顺利获批,县、市两级帮扶资金各20万元及时划拨到位,随之由县计生相关部门领导和成员组成的项目实施指导小组,以及由乡、村相关负责人为首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相继成立。紧随其后建立的村养殖协会,请来县畜牧局和农业局专家任项目实施指导顾问,专门对绿壳蛋鸡的养技术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就是实施项目的农户。
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村计生协和村支两委首先对项目帮扶资金进行公示,并召开群众会集体讨论和研究,最后决定项目资金优先扶持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和计生合格户,并采取示范带动、逐步深入的方式分三期进行:一期选择积极性最高、实力最强的15户计生合格户作为示范户,率先投入实施;二期在首期养殖达六个月见效益后,将家庭条件较差、文化较低的4户“独双户”全部纳入帮扶,重点进行技术指导和资金帮助,另外帮扶16户计生合格户进行养殖;三期到2014年3至4月,再帮扶23户计生合格户,即全村58户计生合格户全部纳入帮扶,并逐步向周边村寨辐射,帮扶更多的计生户。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一期项目正待实施时,恰逢“禽流感”流行,全国各地人心惶惶,禽类养殖为此陷入困境。喜凯村的群众无人敢轻易尝试,一期明确实施的对象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见此情形,龙道良知道没有村领导带头,项目很可能搁浅。在与村委共同作出“养死了不要赔”承诺的同时主动挑头,最终带动了另个6个计生合格户,7户人家一起担起了喜凯村绿壳蛋鸡示范养殖的重任。
后来,正是这7户养殖的4800羽绿壳蛋鸡,成活率高达99.5%,均重1.5公斤/羽,且长势相当喜人。共计投入包括鸡苗补助、鸡舍补助和考察学习费用在内的扶助资金6.54万元,而带来的利润则达11万元,首期获得帮扶的计生合格户全部脱贫。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项目实施得到了村民的认同,喜凯村终于迈出了苗寨的第一步。
之二:玫瑰香飘布依寨
在远离紫云县城的偏僻山乡火花乡,有一座叫做甲西的小山村,300多户布依同胞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习惯了靠天吃饭、问地要粮的日子。
韦成花,一位早年生完双女便做了结扎后丈夫又不幸去世的布依族妇女,独自拖着女儿艰难地生活。
今年63岁了,一没文化、二无一技之长的韦成花,干活没力气,打工没人要,只得靠拣拾金刚子(当地一种野生灌木果实)变卖为生。金刚子只在一定季节才有,且七、八斤金刚子只能换来微薄的10元钱,这种辛苦不是常人能受,但无它法可想的韦成花除了日常需替已嫁的女儿照顾两个小外孙外,也只能这样生活。
村民们的日子比起韦成花也好不了多少,这里仿佛是被改革开放遗忘的角落。
苦恼的村民找到人口计生驻村干部:“我们也搞个统一种植产业吧,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正好上级划拨专用于帮扶计生家庭的资金正在寻找“出口”,一拍即合,大伙组织起来开会讨论,四处寻找适合当地条件的种植项目。
一个叫李兴学的中年人,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毛遂自荐,愿意挑头出来领办兴业。对当地环境了如指掌的李兴学,认为火花乡有着发展食用玫瑰的天然条件。经乡政府牵线搭桥,县农业局派出的技术人员对当地环境再度进行详察后,甲西村玫瑰种植项目由此敲定。
目前全村已经种植玫瑰苗300亩,预计今年600亩全部种完。明年初有望亩产鲜花100斤,按目前市场鲜花价16元一斤计算,可初步收获资金80万元。李兴学说,“食用玫瑰苗株一旦长成,成活期可达10年,盛花期后效益越发彰显。”
考虑到独双户养老问题,李兴学打算下一步在厂房附近建排房子,让纳入项目的会员能干活的干活,不能干活的在此养老,生产生活两兼顾,“与花做伴不寂寞”。合作社还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引导和带领全体村民都走上种植玫瑰花致富道路。再视情况引进玫瑰花深加工项目,把玫瑰花加工成玫瑰酒、玫瑰茶、玫瑰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三年内搞出产品”,李兴学胸有成竹地说。
看着厂房周围一望无际的玫瑰花基地,仿佛未来的幸福生活正在向村民们招手。
之三:支部加协会,富民领路人
石板村计生协会再次召开会议,在自愿入会的664名会员中,支艳再度被大家选为会长,同时推选出21名德高望重的“五老”、致富能手、知识青年等村里“能人”担任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并对之设岗分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协会下组建计生种植和养殖分会,下设产业发展、红白喜事、诚信计生监督、互惠互利、文体活动、卫生清洁、理财监督等服务小组,分别负责对发展技术培训、文化民俗活动组织、村容村貌打扫维护、计划生育关怀等方面进行细致服务,让协会会员充分参与到协会的管理和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在支艳带领下,首先将村里的荒山荒坡重新丈量、清理和登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科学种植、统一成品包装、统一价格销售、统一抵御市场风险”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先后承包3000多亩荒山给种植大户经营,前五年不收取承包费,让其集中资金搞生产。待进入丰产期后,每年收取其销售收的10%,协会收入由此有了保证。一直在外搞建筑工程的村支书、协会副会长郭成洪在支艳的动员下,带头向协会承包1000多亩荒山种桃;本地老板马庆华也承包900荒山亩种植桃子和蜂糖李。支艳还带动理事们到外面招商引资和引进订单农业,目前已有贵阳老板意向投资1000万,拟在下者嘎(地名)建设集露天烧烤、露天游泳池和旅游为一体的服务产业公司。去年村计生协会又主动请县招商局协调,引进4000余亩黑花生种植,并与榨油厂签订协议,明确收购价格,承诺全部收购,产品销路问题迎刃而解。协会还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日产450斤白酒酒厂……
传统种、养产业加上近年发展起来的桃、李、柑橘等经果林、以及特色养殖业、兴办企业等,村民人均收入已从2009年的2400元提高到去年的5380元,村级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之四:红白喜事送服务,移风易俗倡新风
去年9月19日,是上者嘎组村民郭成福、丁学琼家“接媳妇”的好日子。惯常农村喜事会在农闲时节扎堆办,互相攀比之风也自然而然地形成:桌数越办越多,档次也越办越高,累坏了主人家不说,就是来宾,一个月礼钱花费几千元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然而今天,前来吃喜酒的乡亲们发现了异样:郭成福家大门口张贴着一张村计生协的大红“通知”书,上面规定: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结合本村实际,喜事以“四钵宴”为标准,喜酒为本村自烤米酒,不分发饮料,不发香烟……违者罚款5000元,并请各位来宾谅解。
酒席端上来,果然只有四大钵:一钵荤菜、一钵烩菜、一钵豆腐、一钵汤菜。这要在以往,客人们定会拂袖而去,“毕竟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再寒酸也不至于此”。可今天,看过《通知》的来宾们对这种做法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什么时候我们村也这样搞,大家就都省心了,计生协办了件好事啊!
之五:茶叶飘香冨农家
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瀑珠茶业有限公司座落在安顺市西秀区。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历经八年努力,现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是贵州省“五个一百”工程重点园区之一,也是区计生部门在企业实行对口帮扶合作的示范企业。
为扎实推进“一创三建一帮带”活动,根据省计生协提出的创建100个产业发展基地的要求,安顺市西秀区计生协通过与公司合作,采用“基地+计生户+项目+基金”的形式,创建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金牡丹”母本源茶产业基地。2013年底,经与公司沟通达成共识,双堡镇计生协与当地计生户商议,将国家给予的“生育关怀基金”补助款自愿入股公司,到年终分红。愿到公司工作的计生户每天工资80元,比茶企一般员工高出20%。
由于计生户多为文化缺失、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佳的弱势群体,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是无法外出打工,就是想打工也没人要,这种帮扶模式得到了计生户们的一致赞同,纷纷要求加入。“过去补助款发下去,计生户们打几次酒喝就没影了,或者养猪猪死养鸡鸡亡,放钱容易收钱难。”区计生协会长刘玉伦说。“现在这种模式,依托公司把农户捆绑在里面,目的不是分红,而是接收这批人干活。不但解决了公司用工难,还让计生户们得到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就近照顾了家庭”。
目前计生协共投入项目资金67万,67户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与公司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78名计生会员被安排到公司就业,其中两对夫妇已完全以公司为家成了骨干员工,部分计生户还学会了一到两门适用技术。无一户计划外生育,无超计划怀孕和违法违纪事件发生,并有13户被评为“遵纪守法户”,31户被评为“五好家庭户”。
之六:用文化提升素质
看上去这么高大上、深具内涵的人口文化园,却是建在贵州安顺普定县的号营村——一个古军屯山村。
号营村的来历颇富传奇。古名曾称阿九寨,是明朝初年南下的屯堡军号兵营驻地。后屯军在当地垦荒落户,并繁衍生息形成村落,遂改称号营村。如今的号营村隶属于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
据县计生协负责人介绍,从2001年起,该村党支部书记肖国昌带领已奔小康的本村村民,通过自筹资金、自投劳力的方式,在本村的飞凤山修建了登山步道和阶梯、观景台和楼阁,形成村级公园,取名“号营山庄”。2011年4月,普定县决定由计生部门牵头,将号营山庄改建为“号营人口文化园”。工程于2013年4月基本竣工,全园占地500余亩,以孝文化为主题,融入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大力弘扬婚育新风、构建号营美丽乡村。
走进号营村,路旁是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百米画廊,村头是多彩多姿的号营村文化广场,广场边是郁郁葱葱的飞凤山,独具特色的“号营人口文化园”便建在飞凤山上。园区主要以百米画廊、花灯戏台、牌楼、学步亭、摩崖石刻、《弟子规》仿铜浮雕、名家碑林、二十四孝石刻图和彩绘图、生命的历程系列雕塑9个景点组成,各景点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百米画廊就是以花灯文化为底蕴,以彩绘为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现了花灯唱计生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新面貌;花灯戏台则是村民们在农闲之余开展花灯、地戏等表演宣传先进人口文化的舞台;牌楼以古城墙为切入,体现了号营村百年的屯堡文化底蕴,显得既古朴又厚重;学步亭中栩栩如生的雕刻,描绘了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迈出摇摇晃晃地迈出人生初始的脚步;二十四孝浮雕石刻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尊老敬老的榜样。
而更为人称道的是,在经济发展后,村民们还能自觉将经济收入投入到文化事业建设中去。1996年该村集资16万建学校,首开全省集资办学先河;近年又集资200多万修建号营山庄,这种热心办公益文化事业的热情和表率作用也得到了各部门的支持。坦桑尼亚总统菲利普·曼德拉在参观号营文化园后,在飞凤山亲手种下了象征两国友谊长存的纪念树。
通过人口文化园建设,号营人将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教育学习与娱乐活动、文化载体与文化内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浸润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中。村民们茶余饭后常常漫步其中,使主题公园成为当地一处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
之七:计划生育新风拂面
家住平坝县白云镇洋西村一组的村民谢兴同、狄文芬夫妇于2010年结婚,2011年生育一个小孩,今年两人决定放弃生育二孩,主动到镇计生办申请办理了独子证……类似事例在该村屡见不鲜。据介绍,作为白云镇基层群众组织自治示范村,当地民众已连续五年实现无政策外生育。村民们能有如此自觉性,完全得益于该村的群众自治。
洋西村位于平坝县西南面,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共555户2236口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91人。自2010年以来,已没有设挂村专干和驻村工作队的洋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就形成了由村支两委领导和村干部主抓,协会配合,村人口计生主任、协会会长、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通力合作的基层群众组织自治格局。
见我们对该村的具体做法感兴趣,村长扳起指头如数家珍:我们建立了两委抓协会,协会抓骨干,骨干联会员,会员带群众的工作机制,通过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等方式,推动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有序开展。
相继制定的群众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协议等,让村民明确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义务和奖惩措施,村委会与各农户签订的《计划生育计划诚信合同》,用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村民的生育行为。定期召开的工作例会,使人口计生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结语:无论是喜凯村的蛋鸡饲养、甲西村的食用玫瑰种植、和谐村的村级经济发展、还是西秀区依托茶企对计生家庭的帮扶……总之,“跳出计生抓计生”,只有通过经济发展让政府“少生快富”的承诺得到兑现,让实行了计生政策的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才是对计生政策更好的宣传,才会出现洋西村群众自觉自治和号营村文化氛围自觉营造的局面,使村民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重要转变,村级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目前在安顺市,各项计生政策正配合“和谐社会”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中国梦”的实现等大政方针。少生优生、劳动致富的良好生育观念已在村民心中扎根,少生快富也通过干群的努力正在各地逐渐美梦成真。
(编辑 王娜)
■文 纪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