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金科“边缘革命”:财富管理大逻辑

  在外界看来,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单独剥离上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位于上海徐汇区凯滨路206号的两栋物业,正成为平安集团的新战舰。

  该写字楼由平安信托于去年6月以44亿元的总价整体购入,定名上海平安大厦。今年这两栋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已经完成装修,平安旗下包括万里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好车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纷纷从原先的总部办公地点搬迁到这里。

  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金科”)也驻扎于此。

  在平安集团庞大的金融版图中,平安金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平安金科一直是平安集团在互联网及相关领域的创新业务孵化器,诸多新公司、新业务都曾经借助平安金科之手破茧成蝶,比如陆金所、平安好房、平安好车、平安万里通等。

  翻阅2014年中国平安的财报可以发现,在集团的整体架构中,平安金科的角色是与平安科技、平安数据科技以及平安直通并列的共享平台,为平安内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基础建设服务。

  如今,搬抵新大楼的平安金科,所承载的使命似乎有了新的方向。

  资产云

  “危机感”几乎是平安集团的立身之本,2011年平安金科的创立也正基于此。当时在核心金融领域顺风顺水的平安开始意识到,尚不成气候的互联网金融或许可以有所作为。于是,定位创新孵化器,不断尝试、探索互联网金融新项目的平安金科由此诞生。

  去年4月,曾任麦肯锡全球副董事的罗子斌“空降”平安金科担任总经理,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他坦言,彼时跨界进入互联网金融的企业陡增,作为一个全牌照综合金融集团,平安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来主导这场市场变革。基于此,孵化项目均已各成一枝的平安金科便担此重任。

  其实,集团对于平安金科的改变早有端倪。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末,平安金科股本7.3亿元,由平安创新资本全资持有。当年12月30日,平安集团就向平安金科注资8.2亿元,取得52.9%股权。随后,次年的4月和11月,平安集团又大手笔分别对平安金科注资20.5亿元和14.76亿元。前后共超过43亿元的注资金额,使得平安集团对平安金科的持股比例升至82.8%,与此同时,平安创新资本的持股比例则相应降至17.2%。

  由此一来,从股权结构上看,平安金科正式升级成集团一级子公司,与信托、银行、人寿、产险等公司地位平齐,这也暗含了平安金科在集团内部定位的转变。而集团对于平安金科的有力注资,某种程度上也在给予其业务扩张的底气。

  与此同时,平安金科的内部架构也进行了调整。在孵化项目的同时,平安金科也开始经营着自己的产品“一账通”——国内首家智能财富管理平台,让用户仅需要一个账户、一个密码、一次登录,就能够管理所有平安的资产账户,并实现客户迁徙。财报显示,2014年由“一账通”向核心金融业务迁徙的互联网用户达到510万人次。

  一系列的变动,隐含深意。终于,在今年初发表的新年致辞中,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揭晓了平安金科的新角色。

  马明哲表示,平安围绕“医、食、住、行、玩”等需求,从生活切入,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初步形成了“四个市场、两个聚焦、一扇门”的战略体系。其中,“两个聚焦”指的就是资产聚焦云和健康聚焦云,资产聚焦云的核心就是平安金科目前的主打产品“一账通”。

  罗子斌向记者解释,平安金科孵化器的作用还会保留,但是“一账通”的重要抓手作用已经确立。最关键的是,一方面要将“一账通”用户从平安内部用户向外部用户延展;另一方面,对于账户的定义也从传统金融账户拓宽至更多生活类账户。

  服务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曾将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由民间边缘力量主导运作、自下而上的改革称为“边缘革命”。

  “一账通”升级的背后也是一场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而发起的“边缘革命”,将原本中高净值人群享有的财富管理大众化。

  8月13日,平安金科正式公布了“一账通”的最新定位——中国首家智能财富管理平台。在原有账户整合的基础上,融合了更多的综合服务和产品组合,名副其实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前端入口。

  全新的“一账通”计划整合包括平安与非平安用户的存款、信用卡、保险、车辆和房产等在内的资产账户,以“三合”为战略——整合所有的资产信息;全面分析财富情况,包括流动性、信用、保险等;根据对用户的全面了解,设计出个性化财富管理方案。

  相比从电商、社交、消费场景向金融衍生,从金融直接切入的平安金科,并不在意通过产品销售能够获得多大盈利,而是在于通过金融服务本身提高用户黏性。

  “你可以观察到从社交、电商切入金融领域的,是以产品为导向,告诉你可以买这个产品,收益率12%,或者是去贷款,全部是以产品为导向。但实际上,卖金融产品不像卖衣服,它要基于用户的需求结合场景才能够成功,所以‘一账通’最大的特点是,我们以服务出发,而不是以产品为导向。”罗子斌说。

  如果将一些跨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路径简单概括为单向的“电子钱包—消费场景—理财产品”,那么平安金科提出的“服务综合”、“产品组合”的产品逻辑则延续了平安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全面、普惠与开放性。

  用户在传统金融领域最集中的五种行为分别是:存款、投资、保险、消费、贷款。不同的生命周期会有不同需求,互联网金融也同样可以囊括,且缺一不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透明、快捷。

  罗子斌认为:“优质的金融服务是在知道用户收入、流水状况、风险偏好基础上,提出很多不同的建议。比如,你的风险喜好过低或者过高时,就调整投资配比。甚至能够做到,从用户不同的信用卡流水来看,可能要停止刷某张卡,因为它的利率较高,或者是还款期太短。”

  此前,平安金科和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财富信用”活动,未来“一账通”将加入增信部分,从金融和生活资产再延伸到虚拟资产。

  事实上,在成熟市场,资产管理行业销售的是专业服务而非产品。罗子斌透露,下一步突破性的产品组合——私人投资顾问也将登陆“一账通”平台。他强调:“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一账通’这个线上私人投资顾问,让用户每天只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享受到国际领先的Robo-Advisory(智能投资理财顾问)服务。”

  谈及盈利模式,罗子斌直言要“放长线钓大鱼”:“每一个业务都必须有盈利,才能证明做的东西有价值。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业务的逻辑差别在于,它的出发点不是要赚很多钱,而是服务好用户,自然而然就形成盈利模式。”

  不过,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一账通”已经拥有近6000万注册用户,管理的财富资产超过7000亿元。

  整合加速

  随着“一账通”的转型,平安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整合也在不断提速,几乎所有的调整都旨在变得更全方位、更开放以及更大众化。

  7月18日,平安宣布旗下平安付与万里通进行业务整合,协同双方的核心产品壹钱包、支付插件、积分管理等,着力打造平安互联网金融业务除了陆金所、平安好车、平安好房等业务之外的又一极。

  消息发布3天后,平安又宣布由直通贷款业务、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业务群剥离后成立“普惠金融”部门,线上线下业务整合也已完成,上海总部同样位于徐汇滨江的上海平安大厦。新一轮业务重新梳理后,平安普惠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8月13日,剥离P2P业务后,陆金所转身与前海征信联手打造P2P行业的“人民公社”,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联网投融资服务的开放平台,提供P2P、保险、票据、基金等投资理财服务。

  在外界看来,这一系列动作预示着平安旗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单独剥离上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平安集团首席财务执行官姚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平安有三大传统业务——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但未来平安的业务板块就是两大块:传统金融和非传统金融。

  在今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也公开表示,包括陆金所、万里通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上市问题,只要是对公司长期发展和股东有利的,平安保险集团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

  有市场人士预测,平安互联网金融业务间的整合还将持续。当被问及“一账通”未来是否也可能独立成为子公司,罗子斌说还需要等规模化后再议,但下一步平安金科会尝试与曾经孵化出去的互联网项目加强协同效应。

  至于是否会考虑以开放姿态与BAT合作,共享社交数据,罗子斌笑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如果对用户有好处,我不会排除跟他们合作。如果一加一等于三,那非常好。但如果一加一起来只是1.5或者是我们自己就能做到,那就不需要合作。”

  本刊记者 韩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