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从事不同产业的企业财务影响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务,压力测试
  • 发布时间:2015-09-10 13:29

  【摘要】互联网金融不仅给个人也给企业的财务带来了不少影响。本文通过对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和非金融企业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后财务影响的分析,提出由于第一产业低利润和国家补贴等的特点除了从事多种经营的第一产业企业外,第一产业企业并不适合通过互联网金融借入资金从事第一产业的业务;其他产业企业本身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需要建立动态的借贷双方资信档案、资金期限及投向、市场变动对资金使用及回收的影响、风险储备金及资金数据动态报表等,以降低资金风险;其他产业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资金借贷时,需要进行市场变动下的资金压力测试,财务人员与相关部门共同监测贷出资金的使用过程,以提高资金回收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不同产业 企业财务 压力测试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在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开展了网上金融服务的新领域如网上共同基金及电子华尔街、网络贷款、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网络证券、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以及网络保险等。David Birch,Michael A.Young(1997)就曾论述了运用互联网进行如贷款、跨境支付等的金融服务,在经过了多次合并后,目前已经趋于成熟。

  DyanT.Kalina在1999年曾经设计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一种体系,即为该消费者单独建立的账户信息内记录消费者联名信用卡、密码卡、借记卡、智能卡等信息,而消费者使用互联网账户时可以更大的积累信用额度,以此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Greiner在2009年以借贷平台已经完成的14000笔借贷为研究对象,分析Prosper公司平台上借贷者的自我选择和竞标交易等特点,发现不仅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得到改善,而且借款利率也实现了互惠双赢。

  美国在90年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自1992年以后,出现了网上交易通道,建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成立了Insweb全球最大的保险电子商务站点。嘉信理财进入互联网交易,美林推出基于ML Direct的网上高低端业务服务。先后成立了P2P借贷平台Zopa和美国Prosper,Paypal成立了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并促成了很多网络贷款。Novantas信息发布,2010年美国用户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账业务、查询账户结余、购买银行研究产品的用户已经分别达到了67%、76%和77%。另外,美国还提供网络证券业务、网络保险业务、在线理财、网络贷款、P2P网贷以及众筹。

  由于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比较成功,所以导致这2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参与其中,并日益成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所以互联网金融以其强大的潜力,吸引多方人员来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趋势。谢平(2012)率先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与传统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相异的新融资模式”。李文博(2013)撰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在融通资金的成本优势.宋国良,张颖(2014)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角度出发,探究VC/PE投资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我国实践中,1996年招商银行开展了网上银行、网上实时支付等网上金融业务后,逐步多家银行分支机构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然后中国保险信息网底也面向公众开通了。截止到目前,主要出现了金融互联网化如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支付宝、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及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众筹、智能理财、资产超市、金融垂直搜索、P2P接待、互联网交易所、虚拟资产交易与保险、并对微信和余额宝进行了分析;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高校如清华大学还有软交所等都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公众带来的产品及影响。现在出现了支付宝、微博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余额宝、百度理财、微信理财以及还有京东商城成立的金融集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从事不同产业的企业财务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从事第一产业企业财务的影响

  对于从事第一产业的企业来说,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借贷资金时间较短,借贷资金成本较高,而第一产业的企业利润一般不会太高,国家对农林牧副渔还有补贴,所以想利用互联网金融业务借入的资金很容易出现利息高于赚取的利润率,这样一般很难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当然有一种例外就是该企业实行了多种经营,其他方面的收益比较高,从而因为暂时资金短缺而通过这种形式借入资金。所以这类企业一般在资金充裕时可以选择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短期贷出资金,这样资金的周转率较高,但是一旦发生市场动荡,资金回收不回来,就会对这类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所以在贷出资金时,需要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向和回收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对从事这些借贷业务的资金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或者进行资金动态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或者采取相应的其他措施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对从事第二产业企业财务的影响

  企业的会计报表一般都是在每个月末编制,所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一般也是到月末才能够更清晰。不过如果第一产业的企业介入到互联网金融,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当第二产业企业本身成立互联网金融的部门或者分公司,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为借贷资金的双方提供平台时,这种业务也有利于本企业的其他项目运营。但是却增加了很多以前会计项目中所没有的科目内涵,所以互联网金融为会计法则增加了较多的新内容。最重要的是,作为借贷中介的企业,需要密切注意借贷双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及到期期限资金归还程度,所以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资金财务信息,需要定期制作报表,避免企业本身因互联网金融业务陷入资金纠纷而带来企业经营或管理引起的危机。

  第二种就是当第二产业企业通过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借贷资金时,在会计上需要标注相应的资金借入或者资金贷出的资金事项,资金投向等。对于借入的资金,需要注意时限与资金使用的期限匹配问题,以免给企业带来连锁的信用危机;对于贷出的资金,更要关注资金流向企业的投向、贷款企业的信用状况以及宏微观环境及政策对该企业资金投向的影响。如果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借贷的资金次数较少,则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的相关管理交予市场部及财务部主要负责人关注,这样可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三)互联网金融对从事第三产业非金融企业财务的影响

  第三产业的非金融企业,在选择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时,最好对这部分业务按照时间期限分项定期单独做报表,这样可以了解不同借贷期限的借贷双方的资金占用现状及利息给付情况,会计科目也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另外,需要设立专门的资金流动管理工作人员,建立电子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便动态反映每一笔资金的剩余还款时间、借款人资信状况及目前经营现状以及资金利用状况等。这样可以降低该类企业的资金损失率。另外,拿出一部分资金与客户资金建立风险储备金,设立相应的财务信息。

  当该类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借贷资金时,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收益率,借贷资金相关企业的资质、资金运作状况、宏微观环境对资金运作收益的影响以及借款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这样可以提高资金的收益率或资金的回收率。所以借贷资金的财务信息需要动态反映给管理层及相应的资金负责人。

  (四)互联网金融对从事第三产业金融企业财务的影响

  对于金融企业,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时,需建立风险储备金保证借贷双方利益。这样一旦市场出现问题或者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发放贷款者的利益就会得到较好的保障。同时,对于不同期限的资金出借,首先需要建立电子化的借款人的资信档案、是否抵押、抵押资产状况、资金投向以及外界环境对资金使用的影响程度等信息,并根据不同期限定期对资金做压力测试,同时定期编制相关的财务数据,采取不同的资金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资金所有者的利益。

  而金融企业通过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持续向外贷款且金额较大时,需要对市场状况、资金回收状况以及借款人的资金投向项目定期进行风险测试,根据市场的变动动态调整呆账损失,这样可以减少极端市场的企业损失。

  三、结论

  互联网金融对从事不同产业的企业财务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增加了不少新的业务,所以需要对有些会计科目增加新的内涵。对企业本身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需要建立动态的资金借贷双方的信用档案信息、借贷期限、资金投资项目、风险储备金及市场变动对其影响程度等,并根据不同期限的资金借贷情况定期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及风险测试分析等,并且需要专门的部门或者市场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等共同对资金的安全性进行监管,尽最大可能提高资金出借人的资金安全性。对于企业通过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资金借贷的,借入的资金需要根据还款期限及利率高低与投资项目的期限及收益相匹配,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定收益;而对于贷出的资金,则需要财务人员与相应的部门共同关注其投向,当市场发生变动时,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尽可能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Greiner,M.E. and H.Wang.“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People-to-People lending marketplaces”.Thirtie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Phoenix,2009.

  [2]谢平,邹传群.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10).

  [4]李文博,孙冬冬,刘红婷,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3(20).

  [5]宋国良,张颖.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及风险管理探究—基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4(5).

  田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