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审计整改的几点建议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审计,必要性,建议
  • 发布时间:2015-09-10 14:35

  【摘要】加强审计整改,是切实提高审计监督检查效果,有效预防和遏制财政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各级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必要性、审计整改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切实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审计整改 必要性 建议

  2014年10月,为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通过健全整改责任制,严肃整改问责来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来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切实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廉政建设。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加强审计整改,更好服务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审计机关监督质量和效率,有效解决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巩固审计整改成果,切实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亟待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一)审计整改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等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而财政收支的管理权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行政职能和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审计查出了一大批触目惊心的违法大案,更审计出了现行体制的诸多弊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只有认真落实审计整改,采纳审计建议,才能弥补政策不足,促进依法行政。

  (二)审计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

  根据《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被审计单位通过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使审计整改过程成为有关地方部门单位不断增强财经法纪意识的过程,促进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真实客观、合法合规和富有成效,促进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审计整改是治理“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必要手段

  审计制度执行以来,审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与之相对应得却是,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年年查、年年有,屡次发生,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了一些部门或单位法治意识淡薄、谋求部门利益和内部监督弱化等原因,根本在于审计整改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通过全面推行审计整改,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把审计整改作为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廉政建设的保障。

  二、当前审计整改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避重就轻,消极整改

  部分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往往避重就轻,仅停留在审计发现问题表面,没有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引起足够重视。对于一些性质严重的问题,往往进行简化处理,应付审计的意味较重。如对挪用资金类问题进行整改时,往往仅进行账务处理,而不是追回违规资金,严肃处理责任人。

  (二)就事论事,边改边犯

  审计发现问题后,被审计单位往往就事论事,导致大部分审计问题都是老毛病,屡审屡犯,边审边犯,没有起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若从事后来看,由于被审计单位时常对被发现的问题定位不清,因此其解决、整改的思路往往浮于表层,追究、问责的力度也常常失之于轻;另一方面,比之事后追责更欠约束的是,由于事先和事中监控缺位,导致被审计单位存在侥幸心理。

  (三)后续跟踪不够,问效机制缺失

  当前由于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审计人员重审计、轻整改,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的落实,审计整改后续工作跟踪力度不够。通常是以被审计单位的回函了解整改情况,审计查明问题是否真正整改没有核实,整改效果怎样没有进行检查和评估,跟踪问效乏力。

  三、切实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整改责任制

  一是将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责任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二是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审计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主要责任人除了要关注审计发现的问题外,还要重点注意审计建议,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尽可能的采纳审计建议,阻塞风险漏洞,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整改督促检查

  一是审计署将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作为重点,各级政府积极督促整改,促进国家政策措施的落实。二是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紧盯不放,督促整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力争审计问题整改率达到100%。三是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体系,定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检查并督促其整改。

  (三)严肃整改问责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整改到位、积极完善制度的单位,要给予奖励。二是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重大损失浪费问题、重大政策不落实问题等,审计机关要同纪检、司法等部门合作配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三是对于审计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研究,出台政策,建章立制,完善制度规定是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2014.10.9.

  [2]汤小莉.国家审计问责制度解析——基于审计问责要素视角[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3]郭美艳.从基层政府审计谈整改[J].财经界.2010(04).

  [4]时现,李善波,徐印.审计的本质、职能与政府审计责任研究——基于“免疫系统”功能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03).

  [5]曹润林.审计“整改难”成因与对策的多视角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02).

  王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