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有创新的余地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竞争,创新
  • 发布时间:2016-02-22 09:59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所以任何东西都有改革的余地。只有不拘于常规,才能激发出创造力。”这是柯美雅定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R.柯美雅站在学无止境的高度来看创新,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没有上限的,都有改革创新的空间。这个定律对于那些身处常规生活圈中、对创新茫然无措的行业经理人,以及走在企业强队里、抱有优越感的企业主,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与鞭策。

  在常规状态下,习惯按照老套路做事的企业人,很难有所突破,做出标新立异的事情,创新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赢得先机的企业,往往实力雄厚,拥有竞争优势,企业界的发展格局也不会在短期内轻易改变这些强势名企的地位。但是,往往这些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很容易被后起之秀击败,从而退出强队之列。这就是企业竞争的严峻事实。要知道,暂时落后的企业总是奋力穷追,常常把不懂创新的企业、甚至是优秀名企抛到后面。领先企业并非十全十美,即便实现了规模效应,管理也很科学,仍然大有改革创新的余地。

  有个颇负盛名的鞋商,派了两个职员去南非考察市场。一位职员回话说,南非很热,很多人都打赤脚,连鞋都不穿,要卖皮鞋根本没希望。另一个职员则汇报说,南非很难找到穿皮鞋的人,穿皮凉鞋的人就更少见,这正是开发市场的好机遇。结果,鞋商采纳了后者的意见,把皮凉鞋运过去,果然生意不错,狠赚了一把。

  一般来说,常规的事情容易被人们默认遵循。倘若鞋商缺少创新独见,就会听第一位职员的,放弃南非市场,继续在常规老路上缓进。这看似稳妥,但由于竞争激烈,很容易被落后的对手出新招赶上。这位鞋商如果不在南非另辟蹊径,就可能掉队,乃至被淘汰。幸好,因为鞋商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用慧眼看问题,采纳了第二位职员的观点,突破没人穿皮鞋的常规去营销,看出别人不容易看到的亮点和商机,恰恰做成了一桩好买卖。这笔买卖也极具前瞻性,如果用发展的眼光预测,他在南非首开销售中国皮凉鞋的先河,好光景肯定还在后头。

  企业在竞争中特别需要变通。中国的《易经》是最早揭示大千世界变化规律的奇书。《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均源于此。这部诞生于六千多年前的书,用阴阳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近代哲学家黑格尔“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锐度。《易经》对事物变化的深入探究,原本寄托着古人一种预测未来、趋吉避凶的心愿,受限于时代的落后,虽然缺少科学性,但其“易理”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书中所阐述的变数、变通、变革等“易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变化的规律。“易理”认为,世界的“变易”呈多样化、复杂化,没有固定模式和路径,面对各种变数,人们应该学会“变通”,追求“变革”。

  国内有个以采石为生的小山村,全村的村民每日开山,把石块、石子运到路边作为石材出卖,生意红火。但村里最有钱的那个村民却从不上山采石,他只挑选一些奇形怪状的小石头打包,定期拿到杭州花鸟市场兜售,这样来钱更快。在这个小山村里,他的楼房鹤立鸡群,装潢漂亮,车库里停着宝马。后来,镇里规定不许开山,只许种树,村民们种了一片片果园。等到秋收季节,鸭梨苹果挂满枝头。当大家忙碌着把鸭梨苹果运往北京上海时,这位村中首富却卖掉果树,在园子里种不结果的柳树。他觉得,盛水果的筐相当紧缺,柳条正是抢手的编织材料,而且很多新建的公园、小区、民宅都需要柳树装扮。两年后,他第一个在城里买了一套大别墅。

  这位村中首富的发家史,浓缩着企业经营的真谛:懂应变,不随大流,能以慧眼发现事物特殊的一面,看问题能打破常规取胜。同样是采石,被他变通为去大城市出售奇石;同样的果园收入,被他变通为销售盛水果的柳条筐。这就是变通与创新。一个懂变通、会创新的人,总有成功相伴。同理,一个善于创新的企业,也会不断出新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 许亮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