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掘金

  你知道你在网络世界中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越来越仔细地记录和审视吗?通过追踪技术收集用户数据,并高价出售给广告商的商业模式,已经使用户信息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金矿”。最近,《华尔街日报》对cookie以及其他各种可用于监视互联网用户的技术进行的评估和分析发现,美国最大50家网站在每个访问者的电脑上平均安装了64种追踪技术,而且通常都不给任何提示,约有十多家网站安装的追踪技术甚至超过上百种。并且,追踪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巧妙,新的监测工具会实时扫描人们的在线操作,然后立即对其所在地、收入、购物兴趣,甚至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评估。这项研究还提到,用户的个人资料像买卖证券一样在市场中被买卖,从事该行业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实际上,早在搜索引擎出现之前,你的网页浏览器就被塞进了各种各样的cookies。广告客户选择在哪些网站上投放广告,早期主要以网站流量和用户数来衡量,如今则主要以广告效果来判断。这一趋势推动网站不断想方设法去了解更多的用户信息,当然不可避免的,也会涉及到他们通常视为隐私的部分。

  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的优势在于精准性。精准的基础便来自追踪技术,记录用户的在线行为、选择、偏好等数据。当用户下一次访问同一个网站时,服务器会根据上次留下的“痕迹”,来对用户的“身份”做出判断,并送出特定的网页内容。随着互联网全行业的发展,追踪技术也在不断进化。2009年加拿大伯克利分校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就像《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的僵尸一样,一些追踪工具即使被用户删除也能“复活”。它们向服务器返回数据,传递用户独特的ID,最终把cookie重新安置进去。

  单纯谈论追踪技术的进化,似乎还难以理解这种进化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以互联网广告业的巨头Google为例一探究竟。对于广告客户来说,Google的收费业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搜索引擎,即按点击收费的关键词广告;另一类来自AdSense,这个英文单词曾经被翻译为“网站联盟”或“内容网络”,但AdSense在业界的最新称谓是“展示位置网络”。

  作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拥有数量庞大的联盟网站。当广告商以竞价方式购买在线广告之后,广告内容以文本、图片、视频、移动、TV五种形式出现在Google的联盟网站上。Google的广告展示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按网页内容定位的上下文广告(contextualads)。例如,如果某个网页上的内容与汽车有关,Google就会自动为它匹配上一个汽车广告。二是按展示位置定位的广告。

  与上下文广告不同,展示位置定位广告并不覆盖全部联盟网站。只是根据广告客户的需要或者指定,出现在特定网站的特定位置。两类广告展示方式的共同点是,在Google 上通过竞价排名的方式完成购买,并按点击付费。

  在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的强烈坚持下,Google多年来秉持广为人知的非正式口号“不作恶”(Don‘tBeEvil)。他们把网络隐私问题放在重要位置,2009年之前有长达10年的时间,Google有意克制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技术进度,没有在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跟踪他们的上网行为。但由于追踪用户在线行为并出售相关数据的竞争对手迅速涌现,其中一些公司的名称网民耳熟能详,亚马逊、雅虎、Facebook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正在采取行动,这一切迫使Google开始转变。2007年,Google以30亿美元收购了展示广告公司Double Click。2009年3月,Google宣布它将开始销售“行为定位广告”(targeting Ads)。Google高层曾对媒体表示,他们花费上亿美元,目的就是让“佩吉能够爱上cookies”。

  “行为定位广告”属于“再营销”业务,即Google提供追踪代码给广告客户,客户可以把代码放在自己网站上。代码的作用类似于一个摄像机。

  当用户登录了这家广告客户的网站时,便被认为是该网站的潜在消费者,并被标上一个独特的记号。此后,你去任何一个网站浏览,只要这个网站是Google的联盟网站,这个记号就会发生作用。Google会根据这个记号,向你登录的任何一个网站页面为广告客户进行广告展示。如果一家宠物用品网络店在Google上购买了行为定位广告,那么,只要你浏览过这个网站,追踪技术就开始生效,Google会在联盟网站中向你展示与宠物用品有关的广告,看上去对用户还挺有利的。

  可是,如果换成是成人用品或者用户不希望外人知道的产品呢?这可能让Google陷入“用户隐私安全”的漩涡。Google不得不多次表示,它的目标是对信息进行整理,让信息更容易获得、更有用处。它会把用户信息编入索引,分成20个大类和600个小类,贴上诸如“汽车发烧友”或“时尚狂热分子”的标签,提供给相应的广告客户。因为整个行业已经发生了变化,广告客户希望购买到对消费者的认识,而不再只是网页广告。

  Google并不是试图从隐私中发掘商机的唯一公司。在美国,4A广告公司、国家广告协会(ANA)、市场管理协会(DMA)、互动广告局(IAB)以及BetterBusinessBureau(BBB),它们都是在线广告业的重量级选手。就在Google拒绝涉足的10年中,这些机构已经对用户进行了追踪,建立了档案。为避免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出台限制性法规,2009年这个行业还自发地出台了一份长达41页的报告,提出7条自律原则。以此承诺,它们将不会涉及某些“敏感”类别,包括21cbr.com种族、宗教、性取向或健康等问题。

  Google的企业文化和公众对它的期望,使它成为第一家允许用户访问,并编辑其所搜集的信息的公司。和竞争对手雅虎一样,它也将允许用户选择退出“行为定位广告”,它仍然不会主动通知用户,已经开始向他们展示行为定位广告。但只要用户点击“Ads By Google”的链接,就能进入一个解释追踪技术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Ads Preferences Manager,来查看并编辑自己的浏览器所属的广告类别。

  “行为定位广告”的拥护者们认为,既然cookies 能够识别的是浏览器,而不是具体的人,隐私就不应该成为问题。追踪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事,但在实际层面,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损害。因为这些公司不关心甚至也不需要知道你的姓名,只需要足够了解你,并把相关度高的广告推荐给你就足够了。但禁止互联网广告业务,禁止公司收集用户信息和数据,将给互联网行业造成巨大的障碍。

  国内网络广告业相关人士认为,从公共道德角度来说,有必要告知公众是否被追踪,并为公众提供自由选择的过程。未来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通过告知、付费获取用户许可。

  想要收集信息的一方,为愿意接受追踪的用户付费。或者在网站的隐私条款上保证用户的匿名性,获得的信息只用于内部研究,用来针对性地设计广告,并由用户点击“同意”。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公司用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另一种则是寄希望于政府通过立法进行规范,避免对用户信息恶意使用的可能。无论如何,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议题,毕竟,普通消费者很难对抗那些对他们隐私觊觎已久的专业公司好入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