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怨”中的汽车工业

  今晨,上海大雾。预料之中的相关新闻如期而至--航班大范围延误、浦东发生两起多车追尾事故造成9死40余伤……加上这两天北方多地严重雾霾的新闻,人们的社交话题也凸显出鲜明的季节性了,每年一到初冬就要谈雾说霾。集中供暖的新闻也自然让北方成为众矢之的。江南人士近年来埋怨没有暖气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此时也偏转为:我们饱受寒冬煎熬,而北方人享受温暖、制造雾霾,这不公平!北京人也委屈了,说是再怎么关停企业、汽车限行,都扛不住华北的钢铁厂热电厂啊!某城市机动车限号通行的政策也引发司机吐槽,认为工厂和燃煤才是元凶,而汽车不应成为替罪羊。总而言之,“霾怨”也如同这场大雾,弥漫在社会空间。

  遇到不好的事情,人们总会倾向于归因于他人过错--其他地域的人、其他阶层的人、其他圈子的人……如果确为自己这个群体的罪孽,也一定要强调是本群的其他个体。我正打算写这个话题呢,就有人帮我做了一个验证。家里小女闯祸了,一杯水倾翻在桌上,殃及作业本、计算器、辅导书。我赶紧帮她打理。还没来得及询问原由,她先嘟囔起来:“我妈非要让我喝水!我说我不喝了她还要端过来……”原本想批评她粗心,这时候却同情她,毕竟不是她有意制造麻烦。找来妈妈顶罪,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在起作用。那么,怨雾恨霾的心理,是否也如同这个小女孩?也许我们都有责任,却不愿自查,非要找另一人垫背。

  大学读书的时候,曾听过哲学学者俞吾金先生的一个讲座。他引导我们转换视角看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例子,就是针对冠冕堂皇的“呵护地球”、“保护动物”。看似人类很关心其他物种,实则虚伪。人从来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只是因为取之无度导致自身生存危机,这才想到要通过保护各个物种、恢复生态以求自保。所谓“保护动物”归根到底是“保护自己”。

  “霾怨”中的汽车话题也存在这个逻辑。毋庸置疑,雾霾的产生源于工业排放。而开着私家轿车上路,并非“工业生产”的过程,加之油料燃烧排放的污染控制越来越好,日常用车的确不会产生多大的污染。但汽车本身就是工业产品啊!造车用的钢铁、橡胶、塑料、电子元器件都要通过工厂制造,制造过程中必然排放燃料废气,造成大气污染;汽车燃油标号不断提升,但是开采石油、炼油、运输油品都会破坏环境;我们行驶的道路,建造时需要铲除植被,甚至要削平一座葱绿的小山;铺装道路的砂石需要开山采石;沥青或者水泥需要工厂生产、运输。可以说,我们在享用汽车的时候,即便甚少出行、即便使用了清洁能源,也必然为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承担责任。用车,比使用其他很多工业产品,更有害于环境!可是反“汽车致霾论”仍是车友中的主流,主要理由就是:没限行的时候不一定有霾,限行不一定没有霾。

  在“霾怨”中,还有为汽车辩白的一个例子,就是欧美、日本有那么多汽车,却没有雾霾。车友认为,这说明汽车并非雾霾祸首。但是深究起来,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技术水准、管理水准、政策水平的确比我们高。另一方面,也有全球化的因素、资本的力量在起作用。发达国家往往把控了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而把产生污染的主要生产环节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比如中国。纽约没有什么重工业,但华尔街的金融家却享受着第三世界重工业创造的财富。美国道路上的汽车,中国制造越来越多!

  俞吾金先生引导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看待汽车产业似乎也应如此。从产业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看,满足市场需求(或曰消费者需求、社会需求)是企业本分,提高产量、销量、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但是,汽车行业为何不从人类命运的角度去发展自己?如果原来的工业发展路径最终将走向一个死地,为何不自觉转向?满足人们行动更加自由的需求,除了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汽车,还能够是另外一种技术、器具、服务吗?这不仅是中国车业领袖应该思考的现实议题,也应该是全人类的未来议题。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