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非常手段控制物价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国,手段,控制,物价
  • 发布时间:2010-11-29 08:55
  在列宁看来,如任何一场打击资本主义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一样,通货膨胀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他曾说过,“颠覆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好办法,就是使其货币贬值,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没有任何手段能像通货膨胀那样如此隐蔽和可靠地来颠覆政府。”可是,此番思想的中国继承人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行政干预

  国务院在11月17日承诺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稳定物价,并指出将保证粮食供应,并坚决打击囤积粮食的投机分子。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如谷物、食用油、白糖和棉花等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紧接着11月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这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

  目前来看,通货膨胀还没有对中国造成威胁。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但是今年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4%,不仅超过全年目标的1.4个百分点,更创下了今年新高,这也是两年以来上涨最快的速度。

  而占据消费物价指数(CPI)权重三分之一的食品价格也成为备受指责的对象。和去年同期相比,蔬菜价格的涨幅超过三分之一,甚至最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外来商品价格也不例外。

  随着中国物价的上涨,消费者信心随之降低,股票市场也表现不佳。自CPI数据公布之后,上证综指已经下跌10%。

  显然,粮食价格的上涨已经诠释出中国通货膨胀的现状,但是物价高涨的背后又是什么?海南11月暴发的特大洪水影响了部分庄稼的收成,同时全球其他地方的粮食收成也不尽如人意。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U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指出,今年全球粮食的出口成本将超过1万亿美元,与2008年的历史纪录仅差50亿美元。

  效果恐不如预期

  当然,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银行看来需要打破今年年初所确定的7.5万亿新增贷款限额。11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今年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并在10月份上调利率,而利率的上调也是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

  但是该举措对于增加银行存款以及紧缩贷款投放方面也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同时也没有对于一个名义增长率达15%的经济体带来实质上的帮助。

  由此,政府能动用的传统手段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很好地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已经敦促地方政府增加失业救济金、养老金以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同时,政府也承诺将增加西部地区的棉花运送量,并降低化肥厂使用的电费、汽油费和铁路运输费。为了满足老百姓对于糖的需求,政府也将出售20万吨白糖。

  如果额外的供应不能控制物价的上涨,那么政府将设立价格上限。中国政策可能重启2008年大规模猪病死所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23%之后所采取的调控手段。

  那一次,政府要求猪肉、大米、面食、食用油和其他粮食供应商在提价之前获得许可。

  伦敦经济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指出,中国政策出台的这些调控措施就好像一个“极端信号”,已经表现出中国政府对抗通货膨胀的决心。此举也将有利于打击处于高价位产品日益膨胀的自信心。

  但是,除此以外,对于价格调控也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销售方不能将产品卖出好价钱,那么供货方也会限制其产品的供应量,或者掺假。

  随着石油价格的看涨,无论政府何时控制汽油的价格,排队加油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凯恩斯理论,通货膨胀将会逐渐破坏资本主义,部分原因是通货膨胀使得企业家名誉受损。在那些在价格增长中饱受痛苦的人们眼里,那些企业家就是牟取暴利的人。

  中国政府承诺将追查并惩处那些囤积者和炒作者。

  按照里昂证券分析师Andy Rothman的说法,很多商家正在囤积农产品以待价格上涨。但是,又有什么办法能阻止那些买几桶而不是一桶油的家庭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