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高估值壳资源优势不再

  除了抽血效应、解禁压力等市场影响外,IPO大幅提速也将对高估值的股票、壳资源股产生冲击。在新股发行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概念股将经历“估值回归”的阵痛,投资者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

  高估值股票优势不再

  对高估值股票而言,IPO提速对其产生的冲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从数量上看,新股发行快了,股票供应多了,选择自然就多了,高估值的股票自然优势不再;而从价格上看,现在IPO定价一般被限制在20倍左右的市盈率,同时大多数IPO公司是小盘股,因此上市之后形成“连板”惯例,具有明显的赚钱效应,和那些已经被爆炒过的高估值股票相比,性价比自然更胜一筹,更容易得到投资者垂青。

  在A股市场,高估值股票大多以小股票为主,主要集中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等市场中。从去年的指数走势来看,新股发行提速明显对估值偏高的创业板冲击更多。数据显示,2016年,创业板指下跌了27.71%,而以低估估值蓝筹为重心的上证指数跌幅仅为12.31%。而经过这一年的大跌之后,目前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仍有74.66倍,与上证主板平均16.25倍的市盈率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新股发行提速的背景下,小股票面临估值回归。目前的估值下创业板指数即使跌一半,也难言便宜。与国际市场估值比较来看,小股票如果与国际估值接轨,则面临巨大下跌空间。事实上,在剔除新股之后,在去年的行情中,市盈率偏高的股票往往比市盈率较低的股票跌幅更大。因此,投资者宜回避涨幅较大、估值较高、业绩无支撑的中小市值股票,特别是创业板市场中的高估值股票。

  壳资源价值大打折扣

  2015年以来,二级市场“借壳”热潮涌现,乌鸡变凤凰的故事不断上演。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002558)、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002468)、欢瑞世纪借壳*ST星美(000892)、学大教育借壳银润投资(000526)、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002027)、神州长城借壳中冠A(000018)等案例层出不穷,一个个壳公司股票疯涨暴涨的场面令市场充满想象。

  然而,随着借壳上市标准的提高以及IPO过会速度日渐加快,壳资源股只能在2016年上半年上演最后一次疯狂。2016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推出了并购重组新规,并突然加快了IPO放行速度,导致壳资源概念炒作逐渐熄火。

  新股发行加速,其实就是向注册制铺路,这意味着企业上市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再不用向以前那样排那么久的队,因此壳资源股将大打折扣。而另一方面,目前借壳上市条件与IPO标准等同,甚至步骤更加繁琐,相对而言,企业会更加愿意通过正常的IPO渠道去上市,而不愿意花大价钱去买壳借壳上市。除此之外,证监会还对偏远地区的公司推出了IPO扶贫绿色通道。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曾指出,现行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原因在于IPO行政审批制人为抬高了上市门槛,并将大部分企业排斥在门外,这使得IPO批文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这既是权力寻租存在的原因,也是垃圾股死不退市的原因。正是这种IPO行政审批制使得垃圾股的“壳资源”身价暴涨,借壳重组、买壳上市的游戏,使得垃圾股十分抢手,股民也参与暴炒赌博。由此可见,新股发行提速之后,壳资源的稀缺性将不复存在,价值将逐步回归,炒壳行为有望得到遏制。

  本刊记者 李兴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