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经营管理新探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7-02 15:59
招人留人难、劳动成果分配难、效率提升难、员工成长难、创业创新难……是时候在企业内部掀起一场经营管理革命了。
新常态下,企业经营面临一系列难题。不少管理学大师和企业家就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和组织的经营效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制人单合一等新的组织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涌现,一场组织经营管理革命已然来临。
新常态下的新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无论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员工个人层面,都面临诸多难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招人难留人更难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减少导致企业招人难,另一方面,企业成本管控思维导致留人难。在人工成本逐年上涨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将员工视为成本,而很少从投资角度探索如何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帮助员工成长,导致员工离职率持续上升。2016年,国有企业离职率8.2%,外资企业离职率15.6%,合资企业离职率17.8%,而民营企业的离职率竟高达32.5%。
●劳动成果分配难
劳资利益难以协调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痼疾。原因在于:现有薪酬机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满足所有人,有的薪酬设计方案无法体现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致使员工满意度不高;现有考核机制不能真实反映员工价值,考核工具沦为扣减员工薪酬的工具,遭到员工强烈抵触。不仅如此,在大多数企业,个人薪酬的40%与可变工资挂钩,但每个人的可变工资中,真正通过绩效考核导致变化的不足5%,也就是说,个人努力付出并不能保证得到更多的回报;此外,在现有企业经营机制下,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导致利益分配难,大多劳动者缺乏与资方谈判的能力,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
劳动成果分配难引起劳资矛盾加剧,进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例如,每年的“双十一”快递爆仓事件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是在快递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快递人员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导致员工罢工,直接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效率提升难
员工敬业度与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2016年我国员工敬业度水平为1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3%。同期,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美国的7.4%。究其原因,员工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管理机制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员工敬业度,但在根本上,员工热情和工作动力受价值观的主导。
另一方面,企业缺乏让员工自主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组织平台。传统公司制追求员工依附于岗位,没有为员工提供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平台,员工自主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无从谈起。
●员工成长难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需求按照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在我国,传统的雇佣关系将员工限制在岗位和具体职责中,管理者并不重视个体的真实需求,员工很难通过工作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直接导致员工自我发展意识淡薄。
另外,大多数企业还维持着金字塔组织结构,伴随着职级的上升,每一层级所需的人员逐级减少。多数员工没有机会晋升到金字塔的顶端。职业“天花板”进一步限制了员工成长的空间。
●创业创新难
2014年,我国的创业活动在全球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型经济体中处于活跃状态,我国创业活动指数高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创业活跃度大幅提高。但另一个事实是,我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达到80%,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5%。创业环境虽好,但创业难、创业风险高成为国家之痛。
成功的创业基本都要具备好的项目、资金支持、团队配合,三者缺一不可。据统计,青年创业失败因素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缺少平台”,占比达到46%,“缺少资金支持”占比达到65%。综合而言,提供有项目、有存量资金或存量业务、能培养经营团队的平台,就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保障。目前,社会上对创业的认知基本局限于现有企业之外的创业,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创业平台的价值被忽略,也导致创业创新难。
组织经营管理模式需要突破性创新
新的商业难题接踵而至,企业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推动组织经营管理模式不断进化。一般来说,关于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绩效管理模式的优化和改进。绩效管理模式自诞生以来,在推进企业实现目标战略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对原有绩效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重新唤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帮助企业应对发展中的难题。但是绩效管理模式并不能正确评估员工价值,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员工敬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动力。
另一类是基于新的管理实践,创新组织经营管理模式,如阿米巴经营、自主经营体、人单合一、项目制组织、社群组织、互联网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新的组织形态。其中,阿米巴经营、人单合一较为公众所知。我国不少企业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寄望摆脱企业困境,实现业务腾飞。但大多企业陷入“阿米巴陷阱”,不仅没能降低成本效用,反而大幅增加内部博弈成本,降低企业运转效率,稍有不慎就走进知识盲区,摧毁企业原有的市场价值。原因就在于,阿米巴经营并没有真正为员工提供创业平台,员工不能分享利润红利,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组织经营的本土化需求。
“人单合一”模式由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率先提出,通过将企业目标分解到每个订单,再将订单所承载的责任以分订单的形式派发给相关员工,员工要对自己的订单负责。“人单合一”通过组织扁平化降低了组织治理成本,但由于其一味追求内部“小微化”,并未重视员工的发展空间,致使员工大量流失。同时,战略统筹不到位也造成企业整体目标和小微公司目标不一致,削弱了企业的整体价值。从2011年开始,美的和格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超越海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尔的“人单合一”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阿米巴”和“人单合一”都具有先天缺陷,两种模式在企业中应用得并不广泛,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解决企业“五大难题”。
时代呼唤全新的经营管理思维,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制人单合一精益经营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项目制人单合一,就是组织把所有的业务工作划分成为一个个项目,以项目作为独立经营核算的单位,去多层级、去中心化、去KPI考核,实现组织管理扁平化,将每一个项目作为员工创业经营的平台,让员工在项目平台上实现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并在项目发展中共享经营红利。
项目制人单合一经营管理包括:四大核心模块,分别是哲学、组织、核算、计算模块;七大组织再造流程,分别是文化植入→项目划分→人员选拔→项目预算→量化分权→人单合一→项目审计。
项目制人单合一经营管理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2016年,广东省某企业成功引入“项目制人单合一”制度,取得良好效果,其收入增长率同比增长98.9%,利润增长率同比增长1650%,人均产值增长率达到109.6%,而成本增长率则仅同比增长34.28%。“项目制人单合一”一经问世就迅速引发学界和企业界广泛热烈的讨论,并在全国各地数百家单位成功实践。
由红海人力集团创始人熊坚所著的《项目制人单合一精益经营管理》一书,系统阐述了项目制人单合一的经营管理哲学理念、方法、工具,其基于红海二十多年人力资源服务经营管理经验和大量优质客户企业的实践,构建了一套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扎根于中国本土化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操体系,必将开拓经营管理领域的新境界。
应对经营管理困境的制胜法宝
针对企业面临的“五大难题”,项目制人单合一通过转换人力成本投资,搭建开放平台,创新组织生态,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必将引发一场经营管理的革命。
●投资人力成本,破解招人、留人难题
项目制人单合一帮助组织转换人力成本投资。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人力资本时代的到来,企业唯有把人力成本转换成一种投资,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组织划分出一个个项目,让项目团队独立经营发展,就是建立起一套组织与项目的投资结算机制。即企业拿出存量业务或资金,项目团队投入人力成本,共同投资项目,共同分享利润,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转换。由此,组织必然吸引大量的内外部优秀人才参与项目经营。
项目制人单合一创造了人才开发的无限空间。项目成立之后,项目团队充分自主经营,每一个成员都不再是打工者,通过经营会计报表自主决策运营,灵活控制项目成本,与公司结算分享更多利润,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得以释放。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必然裂变成为更多的项目,创造出新的平台和机会,这就形成了不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环。
●实施人单结算,破解劳动成果分配难题
项目制人单合一搭建全新的分配机制。项目实施按单计酬、多劳多得、增值利润分享的机制,并采取公司、项目、个人的三级结算机制。人单结算把员工的付出与利益分配紧密捆绑在一起,从根本上保障员工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员工劳动报酬分配更透明化、自主化,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利益分配的满意度。
项目制人单合一直接以经营效益体现员工价值。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核算单位,基于项目经营目标制定人工成本投资、设备设施投资、经营收入等预算,项目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并按照经营结果进行结算,整个过程无需考核。这就将项目团队与完成的工作量和经营指标精准匹配,避免了传统绩效考核带来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了员工在项目平台上独当一面经营的积极性。
项目制人单合一推动实现劳资双方利益平衡。在项目平台上组织与员工都是投资人,改变以往员工付出劳动与企业支付人工成本的关系,成为经营伙伴关系,共同分享成果。这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为谁打工的问题,从而实现劳资利益平衡。
●激发员工热情,破解效率提升难题
项目制人单合一能够极大改善员工敬业度。实施项目制人单合一要求整个组织和每一个项目注入正确的经营哲学理念,经营员工的心,经营员工的能力,以信任信赖信心的经营转变员工的打工者心态和被动做事状态,建立敬天爱人的利他思维,确立以客户经营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项目平台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项目制人单合一释放员工工作动力。通过在组织内部搭建“平台+个人”组织形态,员工通过项目组织平台成为经营者,员工的思维也会发生变化,从“让我做”到“我想做”,从原来的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解决,思考怎么做才能把项目组织的业务经营得更好,从而释放员工工作动力,带来企业劳动生产率质的飞跃。
●激活自主经营,破解员工成长难题
项目制人单合一建立项目团队自主经营机制。组织内部划分一个个项目为小型灵活的经营体,搭建“平台+个人”组织形态,而项目团队以个人的劳动、技术、知识智慧为资本投入,建立起经营合伙关系。在这个独立核算的项目平台,每个团队成员都是经营者,而项目领导只需做好服务,响应支持员工经营需求。这就使员工将项目作为自身的事业发展平台,带来更高的忠诚度、更多的工作热情投入,确保项目越做越精、越做越赢。
项目制人单合一助力员工打破职业“天花板”。根据环境变化项目可以自主招募合作伙伴,也可以扩大或缩小项目经营规模,甚至裂变为更多项目。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向最有利于自己的项目流动,个人发展空间“无限大”,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职业“天花板”现象。
●搭建开放平台,破解创业创新难题
项目制人单合一打造开放式生态系统。项目制人单合一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与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之中,自主经营管理和自主发展。项目制人单合一加强与产业价值链相关优秀资源的互联和组合,能够支持企业跟随国家步伐,参与“双创”建设,帮助“双创”引流,并成功落地。
项目制人单合一将企业转换成创新项目孵化器。企业利用已有资源打造大量项目,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创业平台。企业可以把现有业务注入到项目中,相当于为创业者提供了启动资金和业务资源;企业现有的品牌资源直接成为了创业者的经营拓展资本;企业的顶层设计给创业者提供了专业的判断,指明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给创业者提供了经营方法、工具。这就给企业内外部有才华的青年人和拥有一技之长的职场人士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同时最大化规避风险。
综上所述,项目制人单合一博采众长,适应新经济而生,在实践中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了解决组织经营管理各种难题的重要法宝。尤其是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以及“零工经济”愈发蓬勃发展的趋势下,“项目制人单合一”将大放异彩,为自由职业者创业提供广阔平台,成为中国式组织经营管理的新标杆,并走向全球。
文/叶忠亮 孙佛明 万进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