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外籍员工,先掌握这些“基本法”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7-02 16:15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常态化,大量的外籍人员来华就业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加之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中国具有了劳动者的身份,因用工而引发的劳动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如何定义劳动法范畴的“外国人”

  外国人,也称为外籍人士,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劳部发〔1996〕29号,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外国人”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以下简称《国籍法》)的规定,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员。与此同时,《规定》还明确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具体含义,是指没有取得定居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依法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该《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和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但不适用于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联合国驻华代表机构、其他国际组织中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人员。

  由此可见,劳动法范畴上的“外国人”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其一,该人员不具有中国国籍。如果该人员具有中国国籍,比如是港澳台人员、华侨等,则不属于外国人。其二,该人员在中国内地没有取得定居权。其三,该人员在我国境内依法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如果外国人未经核准和登记在华就业的,属于非法就业。

  是否属于“外国人”不能光看国籍

  中国的《国籍法》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凡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同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根据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的规定往往与其他采取“国籍属地主义”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发生冲突。比如在美国,根据1868年通过的一项宪法修正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国土上出生,他(或她)就可以自动成为美国公民,而无需考虑其父母的国籍。获得国籍的条件不限制父母的国籍,即无论父母的国籍是什么,只要在当地出生即为该地国籍。因此近十多年来,父母均为中国国籍的人士,前往美国属地关岛生育子女的情况越来越多,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后的将来,关于这种已经取得外国国籍(有外国国籍证明手续),但同时又符合中国《国籍法》第五条第一款情况的人士,判断其国籍归属(即判断其是否属于“外国人”)会成为其能否顺利在中国大陆就业的法律难题。

  此外,根据《国籍法》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九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这也就是说,对于因为某种法定的原因“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人员”,在其未主动办理“申请恢复中国国籍手续”之前,只要中国的国籍管理机关尚未掌握其“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其原有的中国国籍依然会在国内各种办事场合“畅通无阻”。

  因此,在今后的若干年里,随着国际交往的持续深入,极有可能因为劳动者的国籍归属判断不准确而发生“外国人”在适用劳动法律、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典型劳动法律争议。

  非法雇佣或非法就业的法律风险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用人单位非法雇佣外国人的违法成本极低,而外国人非法就业的法律后果更是微乎其微。

  根据《规定》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未申领就业证擅自就业的外国人和未办理许可证书擅自聘用外国人的用人单位,由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处理。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的法律后果又如何呢?根据该条款规定,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私自谋职的外国人,在终止其任职或者就业的同时,可以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限期出境;对私自雇用外国人的单位和个人,在终止其雇用行为的同时,可以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其承担遣送私自雇用的外国人的全部费用。

  从上述法规不难发现,我国对于用人单位非法雇用外国人所需付出的“违法成本”极低。换句话说,用人单位遵守上述法律法规而产生的“守法成本”相对极高。

  另外,关于外国人在未取得就业证(违法就业、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可获支持的法律权益,普遍仅按已付出劳动的部分,参考已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金额按民事纠纷予以给付,并不支持作为合法的劳动者依据广义的劳动法可获得的各种权益。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粤高法发[2008]13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八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就业产生的用工关系应按劳动关系处理。外国人未依法办理《外国人就业证》的,应认定有关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外国人已经付出劳动的,由用人单位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

  在法律实践中,对于因外国人、无国籍人未依法取得就业证件即与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各种劳动权益损失,除了“已付出劳动的部分”,其他权益主张均不能得到支持。换句话说,外国人如果因此被裁判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将“合法”地不承担包括且不限于下列劳动者权益:须遵守最低工资标准的风险、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情况下将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风险、超过试用期的法定限制违法试用的风险、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风险、发生工伤(工亡)情况下须承担工伤待遇赔偿的风险、不遵守竞业限制协议须支付竞业限制补偿费的风险等等。

  在“守法成本”明显高于“违法成本”的情况下,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往往不惜铤而走险,故意不办或拖延办理就业证、居留证等合法就业手续,以图逃避“合法用工”、减少合法用工“成本”的目的。

  实践中的两个难点

  ●是否适用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这就意味着从《劳动法》出台至今,从未将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

  同时,《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被聘用的外国人发生劳动争议,应按照《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处理。”这也明确了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劳动关系适用性。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2011年10月15日起施行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当然,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劳动关系适用性还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就业许可证、就业证、居留证等。如果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就意味着属于非法就业,那就不能受中国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当事人双方产生争议,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可由法院直接按民事纠纷受理。

  ●如何进行劳动人事管理

  1.劳动合同的期限。根据《规定》第十七条,用人单位与被聘用的外国人应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即行终止,但按相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可以续订。

  2.就业证及居留证的延期与终止。根据《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被聘用的外国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满时,其就业证即行失效。如需续订,该用人单位应在原合同期满前三十日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延长聘用时间的申请,经批准并办理就业证延期手续。根据《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外国人被批准延长在中国就业期限或变更就业区域、单位后,应在十日内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证件延期或变更手续。根据《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被聘用的外国人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被解除后,该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劳动、公安部门,交还该外国人的就业证和居留证件,并到公安机关办理出境手续。

  3.劳动合同约定。根据《规定》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所聘用外国人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目前,实务中对外籍人员在华就业订立劳动合同,采取公平原则基础上的意思自主原则。

  4.就业证的变更。根据《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其就业证所注明的单位相一致。外国人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变更用人单位但仍从事原职业的,须经原发证机关批准,并办理就业证变更手续。外国人离开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就业或在原规定的区域内变更用人单位且从事不同职业的,须重新办理就业许可手续。

  5.就业证的年检。根据《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违反中国法律被中国公安机关取消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用人单位应解除劳动合同,劳动部门应吊销就业证。根据《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对就业证实行年检。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就业每满一年,应在期满前三十日内到劳动行政部门发证机关为被聘用的外国人办理就业证年检手续。逾期未办的,就业证自行失效。

  责编/寇斌

  外国人就业的条件:

  (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

  (二)具有从事其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相应的工作经历;

  (三)无犯罪记录;

  (四)有确定的聘用单位;

  (五)持有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其他国际旅行证件。

  外国人就业所需证件:

  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Z字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

  未取得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即持F、L、C、G字签证者)、在中国留学、实习的外国人及持Z字签证外国人的随行家属不得在中国就业。

  特殊情况,应由用人单位按规定的审批程序申领许可证书,被聘用的外国人凭许可证书到公安机关改变身份,办理就业证、居留证后方可就业。

  以下外国人可免办证件:

  (一)由我政府直接出资聘请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或由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出资聘请,具有本国或国际权威技术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确认的高级技术职称或特殊技能资格证书的外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并持有外国专家局签发的《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人;

  (二)持有《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海上石油作业工作准证》从事海上石油作业、不需登陆、有特殊技能的外籍劳务人员;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发的通知函电申请Z字签证。

  (三)经文化部批准持《临时营业演出许可证》进行营业性文艺演出的外国人;凭文化部的批件申请Z字签证。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外国人可免办许可证书,入境后凭Z字签证及有关证明直接办理就业证:

  (一)按照我国与外国政府间、国际组织间协议、协定,执行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受聘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凭合作交流项目书申请Z字签证。

  (二)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中的首席代表、代表,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证明申请Z字签证。

  文/谢严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