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迷信国际评级机构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08 10:10
一份外国评级机构的报告,不出意料地掀起了一些波澜。
9月22日,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降到了A+,展望由“负面”调为“稳定”;
9月23日一早,中国财政部回应称,“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标普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全部计入政府债务,从法律上是不成立的”。
国外评级机构下调对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说实在的并不算什么真正的“新闻”。但为什么一个国际机构的动作,能引发中国财政部的大篇幅回应?主权信用评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它可信、有说服力吗?
2003年,我接待一家国际评级机构来访,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现场特别地尊重、慎重,煞有介事地做汇报。可过了不一会儿,我几乎所有的敬畏之心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变成了鄙视。4位年轻的来访者不接地气,在接洽的个把小时中,言辞教条,表达不清,话一出口足见其不专业、不了解银行,更不知国情,与专业身份不符。我感觉已有结论在先,他们在玩概念、走程序。
凭这样交谈就定级了?搞定大银行了?也难怪,他们为全球成千上万家公司、银行评级,能主动上门一次就很不错了。他们走后不久便寄来收费单,要数万美元,还提了价,可谓赚钱真容易,你不付反倒有失身份。这次亲历留给我很差的印象。
评级机构到底是什么?
1.1975年后,三家机构逐渐垄断了全球评级行业。
信用评级是评价定位入市者品质的。第一,为投资者服务,公正客观地识别投资对象;第二,为金融交易服务,评价对手的信用状态,控制风险和财务成本。市场需要第三方评级,世界上主要是美国的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tandards&Poor’s)、惠誉(Fitch)三大国际评级机构。1975年,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可上述三家评级机构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NRSRO),此后他们逐渐垄断全球评级行业。
由于评级被嵌入了某种金融市场流程之需要,走向全球市场时只能遵从他们的规则。但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把控着全球的话语权,引导着金融市场的舆论,谁都奈何不了他们,更何况有美国的强大背景。“我们目前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个就是美国,一个就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评级毁灭一个国家”。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一段话。
2.别信奉,商业行为有利益和意图,有政治底线与本性立场。
既是市场行为,难有纯洁超脱,他们终究在西方利益场上,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每每经济有起色或经营转折时,他们那里总会搞出一些小动作,掀起些波澜,不得安宁。例如,今年来我国经济开门红,GDP保持了6.9%后,穆迪却下调了中国信用等级。这样作法历史上出现多次,不以为怪。
类似案例不少。2003年中国八家商业银行谋求境外上市,标准普尔将中国内地银行全部定为垃圾等级,舆论一片哗然,银行界倍感不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目的显然是在压低中国多家大银行上市的股价测评,使国际金融巨头得以低价购进股份,获取丰厚的回报。中国的银行反倒承担着“贱卖”的猜疑,有口难辩。
谁都清楚,他们从不把美欧评低了,美国危机够严重了,致使全球受害,居然还是3A。他们对中国却从不手软,从不把中国评高了——甚至低于危机中的希腊,暴露出政治动机的底线。早在2003年11月27日的《华尔街日报》就指出,“评级机构就像美元一样,必不可少,但不能完全依赖”,这是“欧元之父”蒙代尔所言。
3.别迷信,它们对中国经济金融的预测评价少有正确的时候。
三大评级公司是这样预测展望中国银行业前景的:2002年穆迪认为:“2007-2008年左右,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敏感年份”;2003年标普认为:“巨额坏账已经引致四大国有银行技术性破产,这个国家的银行业要将其平均不良贷款率降到5%,至少需要10年,很可能需要20年”;2011年惠誉认为:“由于中国在2009年开始信贷扩张,预期最坏情况其不良贷款率会达到15%,正常情况会达到约5%。由于创纪录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飙升,中国在2013年年中以前爆发银行业危机的概率高达60%”。15年来的事实揭示了,所有预言都是胡言乱语,他们不懂中国经济金融的规律。
现实是真理,中国银行业的业绩让他们难堪,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只有1.74%,仍保持着全球的先进。而这十年美国的银行刚刚蹒跚地走出来,欧洲的银行还陷于3%~5%的困境苦恼之中。可恨的是,他们为许多学者们定了调,于是一片唱衰中国经济金融的舆论四起持续不断,至今银行业仍有口难辩。
4.三大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次贷危机前,统治美国金融衍生品领域的是房地美、房利美两大房贷抵押巨头;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等五大投行;花旗及摩根大通两大财团;AIG等三大保险公司;标普、惠誉和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它们是证券交易这条食物链上的利益共同体,协同参与从资金提供、设计、制造、贩卖、分销、包装和推销的全过程。2008年美国参议院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他们与投行员工互动等问题。三大评级公司的直接参与,致使次贷危机前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结果明显高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种下祸根。
三大评级公司对相关金融巨头的评级十分微妙,例如,金融危机中倒下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在被美国政府巨资援助前一直保持AAA评级,对AIG也是AA的高评级。
2002-2007年,它们将许多风险极大的证券化垃圾产品评为最适宜投资的“AAA”级,直到2008年国际市场风险暴露,才调低新发行次级债的评级。在雷曼公司倒闭当天,该公司发行的债券仍维持在投资级别,引来全球一片质疑声。因而,美国国会议员们在听证会现场指责三大评级公司是“制造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8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三大评级机构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调查,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它们助长了次贷危机的形成,是推波助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国要有自己强大的评级公司,不能让美国摆布下去,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