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好最坏的准备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最坏,准备
  • 发布时间:2011-03-18 09:53
  文/本刊记者 陈士新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现过好几波通胀,分别在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90年代初期和最近这一轮,在我们看来,前两波通胀的成因和今天有很大不同,甚至不能称为通货膨胀。因为,那时候是转轨期“价格改革”,物价一下子就涨上去了,而今天则是一点一点往上走。

  目前对于此轮通胀性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轮通胀主要是需求拉动型的周期性通胀,反映的是过去两年财政及货币政策刺激下的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压力是近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另一种观点将当前通胀主要性质归结为结构性及输入性因素引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治理之策应着重降低企业成本,而不是抑制需求。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通胀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从性质上看,中国正处于一个通胀大周期中,中国目前通胀的成因极为复杂,不仅仅是短期因素,更有长期因素;既有货币超发和输入性因素,更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因素。

  我们认为,此轮通胀源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货币超发,启动初期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特征。但自去年四季度开始,来自供给层面的冲击逐渐成为通胀的主导因素。因此,成本推动已成为当前通胀的主导因素及未来通胀持续上行的主要风险。

  那么,下一步,国内通胀会否出现恶化?这必须从下述三个方面来判断:其一、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二,人民币单边的升值预期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包括国际热钱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三,大宗商品持续暴涨。

  而现实的情况是,从市场流动性看,虽然去年以来8次上调准备金率、三次加息,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有所收紧。但是,社会流动性仍然充足,冲击商品市场仍有可能发生。同时,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热钱警报一直没有解除,国际热钱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可能性也较大,进而引发资产价格上涨。

  另外,各种商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中国,通胀受国际商品走势影响越来越大。而现阶段国际形势变数越来越大。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大幅贬值,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直线走高。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动荡催生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00美元一桶。同时,国际粮食价格比去年同期已经上涨50%以上。虽然中国尚能自给,但是,由于近期气候原因,国内粮食价格也发生了一些波动。

  鉴此,今年会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不确定性依然很强。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面对通货膨胀的威胁时到底能做什么?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可以囤积那些商品,今天可以囤积什么?好像只有房子了。而现在这也成了一种奢望。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情况与上世纪80年代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人们收入的增速高于GDP,这意味着政府让利给老百姓,但今天却是刚好相反,GDP、政府财政收入和国企的收入增速都很快,在银行的储蓄当中,企业和政府储蓄占了绝大多数,家庭的储蓄反倒很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