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信贷”投资链条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解密,信贷,投资
  • 发布时间:2011-06-16 13:06
  在2011年之前,我们一直认为,市场上流动的闲置资金或者“热钱”,要么流向房地产,要么流向股票市场,要么抬高商品价格,就像去年的“算你狠”、“逗你玩”之类。

  可如今,商品价格虽涨,但遭到发改委强行压制,房地产一直处在调控之中,而股市也并未出现我们所预期的井喷,如今我们发现,这些资金流向发生了以往没有的变化,不是投资股市,不是投资房地产,也不是投资商品,而是投资“信贷”。

  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投资“信贷”,也不是任意一个途径都能投资“信贷”,因为信贷毕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投资“信贷”的途径:

  一是小贷公司。小贷公司的设立比一般金融机构要容易得多,尤其在宏观紧缩、企业资金面临普遍紧张的时候,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经济发展和维稳需要,会有意或无意放宽小贷公司的设立条件。一些资金比较富裕的企业或自然人,开始参与发起设立小贷公司,通过小贷公司让自己的资金获取更高利润。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小贷公司数量达到3027家,仅2011年一季度就增加了500多家,实收资本总额合计达到214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408亿元,累计新增贷款427亿元,增速21.6%。

  设立小贷公司的本意是为了解决底层民众或者穷人的资金需求,某种意义上讲带有公益性质,但现在却成了资本逐利的场所。小贷公司的资产回报率据估计一般在12-15%左右,高的达18%以上,即使部分低的,也在5%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

  二是民间借贷。在2011年,民间借贷异常活跃,尤其是江浙沿海地区有民间借贷传统的地方更是如此,收益率也高得诱人,据报道,平均达到了50%以上。那么,是什么行业、什么生意有那么高的利润,能承接这么高的利率呢?

  对这一点似乎无人关心。大家感兴趣的是民间借贷的利润,于是谁都想作为借贷中的贷方。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热衷于发放小企业贷款,尤其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孰不知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被这些个人拿去做贷款资金了。

  三是各种委托贷款、投资理财等。央行公布的数据表示,今年一季度委托贷款增加3204亿元,同比多增1684亿元。另据披露,上市公司中卫国脉今年委托浦发行空港支行向一家投资公司贷款1亿元;去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只有8000万的新安股份,全年在委托贷款项目上的投资是2.69亿元,其中一笔委托中行建德分行向玉环恩都福朋喜来登酒店的5000万元贷款,预期年收益率达到了18.9%。

  此外,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投资融资类集合资金信托,不仅是投资信贷的一条途径,而且收益率也比较高。在行业调控的大背景下,一些房地产企业与信托公司一起,用所谓的收益权质押,发行信托产品,由于房地产利润丰厚,故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一般较高,买者云集。

  尽管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信贷”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很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目的不明确,募资后更没有具体用途,而股东需要回报,只好投资信贷;中国的富人数量正在日益增长,即使不是富人,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带来的资金缩水,在房市、股市都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投资信贷也不失为一项好的投资理财方式。但从宏观调控角度而言,势必加剧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为什么,央行不断收紧流动性而整体社会融资规模并未明显减少,除外汇占款外的另一大主要原因。

  更应引起警惕的是,在这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资本市场与银行起到了幕后推手的作用。一方面是资本市场融资脚步一刻没停,为上市企业注入了许多新增资金,这些资金急于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是银行信贷资金,由于贷款成本过高,一些小企业或微型企业把从银行借来的钱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贷给下一个借款人,而下一个借款人可能也如法炮制再贷给下一个……如此,不但把社会融资规模扩大了,而且不断的“击鼓传花”,利率越来越高。

  那么,谁接最后一棒呢?

  □ 郭世邦 l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