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乱象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银监会,银行理财,乱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7-12 10:35
这一系列举措表示,银监会已经注意到了商业银行在面临银根紧缩,而中期考核的情况下,理财业务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近日,更是爆出了银行月末揽存,1000万元存两天利息16万的消息,年中考核,银行也急了。
究竟银行理财产品光线亮丽的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乱象一:产品期限设计巧揽存
在目前的银行财富管理市场上,短期限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几乎成为了许多银行的主打产品。在央行连续4次加息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趋短”效应正不断放大。而在6月份,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都极力配合存款指标的考核,在理财产品设计的期限设计中,帮助顺利度过6月30日这天的存款考核。
方法一:巧用6月30日这一时间节点。按照目前银行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规定。在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内,客户的申购资金是银行的表内存款,所以体现为银行的存款,而在7月1日宣告成立时,资金则从表内转为了表外。
例如,工商银行正在发行的2011年第55期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89天、2011年第56期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33天,募集期均为6月22日到6月30日,起始日为7月1日;2011年第56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32天、2011年第57期工银财富专属理财产品14天、募集期为6月27日到6月30日,起始日同样为7月1日。
方法二:理财产品结束期设计成6月29日,那么在6月30号这部分资金就又从表外回到了表内,只要客户不把钱立刻取走,则成为了银行的存款。而根据习惯,除非是为了急需用钱,客户一般是不会把钱第二天就从银行立刻取出来。
以建设银行利得盈债券型(全)系列理财产品第25期到第31期为例,其成立日期不一,期限不等,但结束日期均精准地设计为6月29日这一天。如第25期6月16日开始募集,次日成立,“倒算”出到6月29日,需要12天,于是期限就设计为12天。以后各期产品期限的设计均遵循同样的规律。
乱象二:产品收益虚高
到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攀高,不少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达到或超过7%,而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由于“拉存款”心切,对于产品的风险和投资渠道甚至只字不提。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64家银行在境内已有8692款产品发行,接近去年全年的发行量。其中,披露预期最高收益率的8305款产品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达到3.82%。风光无限的背后,真正跑赢通胀的仍然是少数。数据显示,上半年到期7731款理财产品中,到期收益率跑赢5月份CPI增速5.5%的理财产品只有186款,只占到了全部发行理财产品的2%。另外,今年上半年还有7款理财产品为零收益。其中,华夏银行就占了4款,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和花旗银行各1款。
目前,理财产品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债券类产品。而债券本身收益就并不高,这就直接造成了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理想。应该看到,发行理财产品看似多方共赢,其实隐藏了重重风险。首先,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打着“高收益”的旗号吸引客户,而多数客户对“预期收益并不等同于实际收益”概念并不清晰。越是年化收益率高的产品,其风险系数就越高。即便是短期产品,也不能消除这一特性。
乱象原因一:差钱
一位银行人士称,相对于往年,今年的银行“差钱”更为严重,年中考核资金压力太大。这不仅仅是中小银行的问题,像四大行目前也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现象。
进入2011年以来,信贷紧缩政策频出。累计起来,2011年央行已连续进行了四次加息,而自2010年以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高达12次。如此高频率,只在2007年-2008年见过。
近年来,中国银行间市场快速增长,交易量显著上升,也成为了银行的另一短期重要资金来源。而流动性的收紧,使得今年的同业交易量放缓,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大幅飙升,目前超出了春节前的水平。据高华证券对今年下半年的判断,流动性仍然将紧张,银行的存款压力将更加大。
乱象原因二: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落后
理财产品的趋短性及揽存的现象,一方面反应的是当前银行资金的紧张,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落后。
目前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用高于存款利率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赢得更多短期资金,并借此也创造了可观的中间收入。这并非是基于为客户利益着想的银行财富管理出发点,而是为了筹措资金获得利润,与财富管理的初衷相去甚远。
与国外银行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中间收入相比,我国的银行业盈利更多的是基于息差收益。我们观察到,在银行发行的产品中,绝大部分产品仍然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更多的体现的是揽存的行为。虽然中国的银行业也正在试图通过结构化产品的发行来吸引客户。但是不幸的是近期爆出的广发汇率挂钩产品零收益,让本已在中国市场杯具的结构化理财产品添上了一层阴霾。对于收益结构单一的中国银行业,更多的应该是如何打破僵局,让收益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本刊记者于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