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能否成为创业者的“发动机”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商学院,创业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8-26 15:31
人们都说商学院是培养企业家、创业天才的摇篮,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商学院?商学院又能否为创业者搭起迅速上位的阶梯呢?
——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
中国商学院如何借鉴西方模式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我国商学院的发展,能直接拷贝西方的发展模式么?
张维炯答(以下简称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中国人在讨论很多问题的时候,都喜欢问我们需不需要拷贝西方的模式。可以先想一想,我们现在用的手机是不是西方的模式?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机是不是西方的模式?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定要在中西方模式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是非常牵强的。只要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我们就应该接受。
可以这样说,实践证明,商学院教育的模式确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比较好的一个模式。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把商学院的教育模式做得更好。比如说我们的考试制度、学生的培养、教学怎样适应我们中国企业的特点,如何解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如何在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前提下,做到能和世界其他企业共同竞争等。
我认为,商学院教育的核心是不分国界的,只是在我们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使其更适合在中国的大环境中生长。
问:中欧是如何把本土化和全球化结合在一起的?
答:我们的学员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上午这门课是中国教授上的,下午这门课就是外国教授上了,今天这门课是西班牙教授上的,明天这门课是澳大利亚教授上了。这里面就贯穿着国际化思想的冲击、碰撞——这就是国际化。中欧这个平台是非常具有国际化视角的。我们经常鼓励不同国籍的教授研究中国企业的问题。他们在研究中国的案例时,视角完全不同。同一个问题,中国人看是这样,美国人看是那样,法国人看又是一种情况。因此,在分享同一个案例时,他们的视角也会完全不同。
除了在教室里学习东西方的案例以外,在课堂之外,我们也有东西方交融的很多活动。例如,5月18
日,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先生在学院上海石化演讲厅里,向MBA、EMBA学生和教职员工发表了题为“当今中国和欧洲所面临的经济挑战和机遇”的精彩演讲。5月19日晚上,台湾的刘若英小姐又到学院进行了爱心慈善的宣讲。
人才培养与师资竞争的双挑战
问:每个商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比如有的擅长案例教学,有的在某一些领域有自己独到的研究,中欧的特色又是什么?
答:我们的特色就是国际化。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家。我认为中欧的国际化包括了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生国际化。我们有40%的MBA学员是外籍学员,我们还有EMBA国际班。第二个层面是师资国际化。我们的外籍教授比例占到2/3,甚至超过香港的商学院。第三个层面就是管理国际化,我们院长有外方院长,有中方院长,我们的部门主任有外方主任,有中方主任,我们的员工有外方员工和中方员工。这是我们非常明显地区别于一所任何国内商学院的一个特点。
中欧的MBA学员,很多本身都已经做了多年企业,在各个领域都做得比较成功。正因为他取得成功,他还想做得更成功。这样的人一定会到商学院学习,这种需求是在经济发展、企业竞争中自然形成的。企业做得越好,这个老总就越是感到高处不胜寒,因为他在自己的企业里,别人都对他惟命是从,没有人可以跟他讨论。但是,到我们学院来学习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伊利老总潘刚和青啤老总金志国在同一个班,他们就会互相切磋,指出彼此企业管理方面的不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大陆最早开设商业伦理学的商学院。自2006年起,我们的MBA学生发起并组织了“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全球论坛”,该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吸引了诸多企业领袖和商学院学生的广泛参与。与此同时,我们还定期举办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的国际研讨会,邀请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共同探讨这些话题。
问:有人把国外和国内的商学院进行过对比,说国外的是“锦上添花”,但是国内的是“雪中送炭”。您对此怎么样看?
答:发达国家的商业教育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在很多方面做得比我们好。而且他们在过去50年、100年当中,已经培养出了大量商业管理人才,所以可以这样说,他们培养的人才已经非常多,现在再培养一代人才,就是“锦上添花”。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重新建立商学院,90年代以后才出现MBA教育。所以,我国真正的MBA教育到现在还不到20年的时间,而这20年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企业大概有200万,如果每一个企业需要两个MBA学生,200万个企业就需要400万个学生。而我们本土商学院每年培养的MBA学生大概也就是2-3万人。以这样的培养速度满足400万的需求,我们至少要100年。所以我们本土商学院,相对于那么多需要管理人才的企业来说,当然是“雪中送炭”了。
但是这个“雪中送炭”我们还要分析地看。现在国内企业需要的管理人才,应该是确实能够结合实际,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够带领我们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问:我国本土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现在我们商学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我们在尽最大努力招到最好的师资。每一年在企业战略方向,全世界最好的100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博士生,大概只有200-300人,但全世界有多少商学院要去争夺这些人呢?——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这里面的竞争是极其惨烈的,很多人是看不到的。
我们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去美国一家非常好的商学院读博士,毕业后我们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聘请他回国执教,他也愿意回来。但是同时,还有好多家顶尖的美国商学院也聘请他加入,结果他还是到美国的一所商学院去了。这种类型的竞争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
商学院的教授,尤其是我们搞高端商业教学,给MBA学员、EMBA学员授课的老师,不是任何一个有博士学位的人都可以胜任的。从好的商学院博士毕业以后,还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为非常出色的教授,才能非常自信地站在高层管理人员面前给他们讲课。教授资源在全世界都是稀缺的,不仅仅只在我们中国的商学院是这样。世界一流商学院的院长,包括
哈佛、沃顿、芝加哥、斯坦福、MIT等美国最顶尖的商学院,他们每年在一起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师资问题。因为大家都碰到这个问题,所以大家现在想的都是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师资,怎么才能吸引最好的师资来到我们的商学院来执教。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培养未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问:有种说法“一个人能否成为企业家,是由他的头脑和内心决定的,而不是商学院教育能改变的”,对此您怎样看?
答:商学院的系统学习的确能够帮助学员形成完整的战略思维和分析方法,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现并抓住机遇、调动资源、组织团队、增强执行力等。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必须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好预测,敢于决策、敢于承担风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胆商”。
可惜“胆商”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我们见过许多很聪明、分析问题方法也很地道的管理者,但他们就是成不了企业家,因为他们缺乏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以及决策的胆量。这些能力不能光靠商学院的教育来培养,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通过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学员在学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基础上,如果再多培养一些决策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那么他们当中产生的一流企业家就会更多。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有些企业家是天生的,无需培训”——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如果说“无需培训”,那往往就是莽撞,即使有些人碰巧运气好成功了也只是幸运,这是小概率事件。成功的人必定有“胆商”,但有“胆商”的人未必都能成功。同样,做总经理的人都是有战略思维的,但不是所有具有战略思维的人都能做总经理。
问:您觉得商学院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
答:相比较而言,商学院的学生人脉很广,拥有一个相互信任的圈子,而且经过学习和熏陶,大家的思想理念都比较一致,有共同语言,交流顺畅,建立起的合作平台还具有网络优势。不过有一点也要注意,就是在创业过程中还要多接纳一些具有不同思维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互补。
商学院毕业生创业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们对企业成败的各种因素都了解得比较清楚,但有时候,经济形势和大环境变化很快,并不是按照一般商学院所讲的传统模式发展的,要两全比较难。商学院能培养出思路清晰、分析问题很有逻辑、判断合理的人,在决策时会少犯错,但这些逻辑都是按照传统经验来培养的。这个世界上有90%的事情是相对常规性的,这些方面商学院学生占有优势;而10%的事情是突破性的,比如云计算对整个计算能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若不是以创新、创业为主要方向的学校,像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多数商学院毕业生在这些方面会存在劣势。
也有一种说法,商学院教不出成功的创业者,原因在于能够学“术”而无法得“道”,我不赞同这个说法。什么叫“道”?“道”就是战略。商学院学生对战略是理解的,如果只讲“术”不讲“道”,那就不是商学院,而是技术学院;绝大多数商学院还是两者兼顾的。具体说来,一些定性的课程就偏重于“道”,定量的课程则偏重于“术”。创业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机会、团队和资源,成功的关键在于取得三者的平衡,并且有效地加以执行,这些内容商学院的课程都已涵盖。我想,在商学院培养出“术”和“道”,加上创业者自身的“胆”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那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
问:如果说商学院毕业生代表着一种“精英”创业群体,它与所谓“草根”创业的差异是什么?
答:受过商学院系统教育的人,相对拥有知识和资源的优势,分析问题、看问题都会比较全面,选择面也会比较广。假如一千个这样的精英和一千个普通
市民都去创业,应该是精英成功的可能性大,这就是大概率事件,当然不排除其中会有少数例外。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各种行业的创业本身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自己在价值链中找到适合的定位,能够生存下来,就是成功。
我不久前做过一项研究,有一些数据耐人寻味。耐克是一家服装品牌公司,有一家服装生产厂商为它进行代工生产加工,一家物流服务公司做配套,还有一家代理公司做销售,这四个实体处在同一条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然而,在对这四家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比较时我们发现,做加工的这家服装厂利润指标最高,这和人们对于加工制造业技术含量低、利润低的印象有很大不同。原因在于,这家公司用生产汽车的流程来生产服装,把一件衣服分成一百多个部件,拆散后分到各个流水线,生产流程效率极高。只有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水平的企业家才能做到这一点。这表明,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做到效率最高的高端,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问:在多数人印象中,商学院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中欧给准备创业学生提供了哪些帮助?
答:目前中欧的毕业生中,做职业经理人的占90%以上,选择创业的不超过10%。最近两年,就业形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创业的毕业生比重有所上升,其他许多商学院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选择创业的学生中,也有个别人即使得到很好的工作机会、能拿到高薪,但还是决定选择创业。
企业家的成长路径有两种,可以从公司中层逐步提升到高层,最终成为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创业来成为企业家。这两条路都走得通。中欧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家,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会着重培养学生系统的管理能力。创业其实只是企业从“出生”到进入持续运营的一个阶段。一个企业不可能总处于这一阶段,总是要逐步成长、进行常规管理的。
我们从2000年开始就开设了创业学课程。这门课程注重整个创业流程中的要点,总结了很多创业成败案例,课间邀请很多企业家来分享他们的感悟和经验,很受学生的欢迎。我们在其他一些相关课程中也注入了创业的内容,比如创业金融、筹资、技术创新等。学员们反映课程的内容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担任企业管理高层的学员,更是感到学习之后在管理思路、理念、战略制定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学员往往会推荐他们整个经营班子都来学,这样在工作中能达成更多共识,不需要再花费太多时间去讨论细节问题了。
问:商学院学生选择创业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和忠告?
答:定位确实很重要。对于将来应该做什么,创业者自己在创业之初可能也不知道,踏实地学习会有利于找到正确的定位。学生们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后,以为自己去做自然也会成功,但在实际创业中会遇到很多没有预见的困难和制约,面临激烈竞争,会非常艰难。理想很美妙,但现实很残酷,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生存,而不是光想要十年以后就做到世界500强。
对于商学院毕业生创业,我的忠告就是:目标要远大,但基础要扎实,从零做起。迈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MBA学生和普通创业者们没有区别,就是说,在起跑线上没有优势。所以在创业时,对困难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不要觉得“我是商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创业就很容易”,这样的假设要不得。
选择创业的学生有明显的个性,一般都有比较强的成就感和表现欲,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他们是领导者,往往会充当意见领袖,什么事情都喜欢冲在前面。而至于具体的领导风格,做事比较细腻还是比较粗犷,这就因人而异了,很难一概而论。不过,往往有点冲劲的青年人更有创业激情,而循规蹈矩者创业成功的概率较低。这种冲劲不是在商学院养成的,事实上到大学时再培养都为时已晚,而应该是在小学、中学期间就形成的。
在商学院学习还会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变化,思维会更加完整、缜密,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原来有些不着边际的想法,读书以后就消失了。有些学生会在读书读到一半的时候,产生很强的创业冲动,甚至想即使牺牲学业也要把某个创业机会拿下来,这往往只是一种简单的激情和企图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就会觉得以前的想法不是那么完整,会再等等。其实这样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因为经过学习,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加完备,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冲劲,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文/寇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