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如何操作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法,劳动报酬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8-26 15:57
2011年4月30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通过审核并生效。这一国内涉及从业人员最多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是继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审议通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之后,又一次将劳资双方利益调整的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有了劳动合同为啥还要额外推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对于企业资方来说真是“狼”又来了么?企业内部签订集体合同又应该如何操作?
集体合同是什么
集体合同是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组织内全体劳动者与组织签订的用于明确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工作时间等事项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期的英国,是工人阶级为了平衡劳动者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力量对比、争取基本劳动条件保证而进行斗争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企业主平息、安抚工人产业行动的一种妥协手段。因此在劳动合同之外推行集体合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劳动者群体的力量建立一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力量均衡的谈判、沟通平台,同时劳资双方就劳动条件等事项进行彼此能够接受的妥协,缓和劳资关系。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并不紧张,甚至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本身就是企业主人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呢?通过已经实施的案例看,集体合同一方面能够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集体合同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载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集体合同是“狼”来了吗
经历了《劳动合同法》洗礼后,集体合同对于企业资方来说是“狼”来了吗?这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集体合同让劳动者有了与用人单位事实上对等谈判的权利,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还要根据合同约定增加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员工薪资增长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从表面上看,集体合同对于企业资方来说是有害无利的枷锁,集体合同的签订过程也纯粹是劳资双方此消彼长的竞争型协商,与承载企业和员工共同的愿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本不搭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我们针对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用自身签订集体合同后尝到的“甜头”,帮企业资方打开心锁:
1.承载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
集体合同中除了约定基本的劳动条件改善、薪资增长等标准外,还可以将企业的愿景、经营目标以契约形式纳入到集体合同当中,使其更加深入人心。通常情况下,员工认为企业的愿景、经营目标与自己关系不大,往往漠不关心,企业的价值观、员工行动准则和实务指南都是企业单方面强加给员工的包袱,员工不愿用心去贯彻。在集体合同中纳入这些,让员工将其作为自己应该履行的合同条款去斟酌、讨论,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前征求意见环节,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等向员工解释并吸取员工的意见对上述内容进行修改,使企业愿景真正从员工中来并变成员工自己的事。比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以下条款:
“双方再次确认企业的愿景为……;甲乙双方均
以是否有利于企业愿景的达成作为未来处理企业内部事务时的判断依据;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员工行为准则》(详见合同附件1),违反准则者按照《员工奖惩制度》(详见合同附件2)予以处罚。”
此外,在约定了基本的薪资增长标准基础上,可以将企业经营目标达成情况与员工个人薪资福利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完成经营目标的积极性。比如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以下条款:
“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应根据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协议期内,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不低于 %,员工工资不低于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如果公司年度净利润指标超过计划额的 %,所有年底综合考评 分以上的员工可以获得 元的现金奖励。”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涉及企业与员工共同利益的事项可以写入集体合同中,将企业单方面制订的规范交给员工去讨论、修正,最终纳入集体合同成为劳资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实现管理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
2.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事求是地讲,集体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条件改善、员工薪资增长等条款其实并不是工会、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向企业“逼宫”的产物。在四处闹“民工荒”的当下,企业劳动条件差、薪资待遇低,招聘和保留员工都会很难,即使没有集体合同约束,企业也会根据人员的流动情况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薪资待遇。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没有集体合同情况下,往往是员工大量流失或者实施产业行动后,企业才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而签订集体合同,则是企业主动将劳动条件、薪资增长等敏感话题摆在桌面上与员工进行协商,明确企业的改善目标,给员工吃下“定心丸”,这样企业增加的成本、费用与没有集体合同的企业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却使企业在员工关系方面变得更为主动:一方面员工关于薪资增长、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诉求通过集体合同得以解决,消除了绝大部分的劳动争议隐患,稳定了员工队伍;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协商环节,员工对企业的处境、利润状况、面临难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体谅。退一步讲,即使个别员工对某些问题仍有芥蒂,但涉及工资增长、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关键问题的事项白纸黑字写在集体合同中,员工集体认可并正常通过了法定的民主程序,员工有想法也不会产生怠工、联合抵制、罢工等严重的纠纷,企业仅需要个别的从人性化的角度予以处理即可。
3.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通过集体协商,员工获得了与企业方直接交流的平台,他们会将平常关心的、迫切希望企业解决的问题指出来,企业据此采取改善员工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条件、调整作息时间、增加技能培训等措施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容易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此外,将企业愿景、企业经营目标纳入集体合同后,员工发现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同时自己的意见也得到了企业方的关注和采纳,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更愿意将自己对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企业,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4.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
通过拟定集体合同文本,企业会系统、深入地梳理一遍自身在劳动报酬、职业卫生、劳动安全、基本社会保险、女职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比照集体合同中相关条款涉及的法律、法规,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同时可以以落实集体合同为契机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尤其签订集体合同往往将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拉到谈判桌前,通过参与集体合同签订,企业决策者对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职业卫生、基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法律规定会有进一步地了解,而得到最高决策者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劳动关系方面的整改措施时会更加顺畅并事半功倍。
5.为企业制订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提供依据
集体合同在薪资增长、劳动条件改善等方面进行了约定,据此可以得出企业在一定周期内薪资、劳动保护、固定资产投入、职工培训、职业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额度,为企业制订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如何操作更有效
集体合同按照约束的群体不同,可以分为区域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企业内部集体合同,下面结
合我们自身签订集体合同时的经验、教训,介绍一下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签订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内容有:到劳动部门咨询当地集体合同签订的有关政策,获得相关支持和指导;搜集集体合同的样本进行参考并请企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从法律角度给出风险分析和建议;搜集与集体合同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明确集体合同中各项目的法定标准,同时梳理企业内部现行做法,对比法定标准后针对差异部分制订整改措施;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关注的项目以及在薪资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期望值,评估员工方对于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收集当地物价情况、员工日常主要花销及最低限额、企业盈利情况、企业工资总额、社保及公积金等工资附加费用、其它相关成本和费用数据(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体检费用、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费用、高温补贴费、教育培训费用、工伤鉴定及职工工伤保险外诊疗费等)、本地区其它企业薪资福利情况等信息,考量集体合同中关于员工薪资增长、劳动条件改善投入等项目企业方能够承受的约束条件;收集企业内部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希望得到员工认同并认真执行的规范、制度(如企业愿景、行为规范、保密规定、奖惩制度等);明确经营目标,预先设计经营目标达成与员工薪资福利的关联措施。前期准备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一定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尤其约束条件的考量和员工满意度调查,只有劳资双方的约束条件存在重合区域,集体合同的签订才会成为可能。
2.提出要约、征求意见
由企业向企业工会(或由企业工会向企业)就签订集体合同提出集体协商的要约书,要约书要包含要约事项、集体协商的时间和地点、要约方首席协商代表及其他协商代表、协商过程中对方应提供的材料、受约方答复期限等。受约方收到要约书后,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接受要约并给予书面答复。期间要注意,要约书应写明希望集体合同中包含的主要项目,以便受约方能够在协商前征求员工及相关人员意见,其中企业工会一定要实际深入到员工中去,可以利用班组会、车间会的机会面对面逐项向员工征求意见,与每个部门、工种至少要有一次会谈。另外,应避免单纯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征求意见,那样收集到的信息容易失真,在后续对集体合同草案表决的环节很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动。征求意见环节也是一个宣传、解释、说服的过程,企业方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参与到工会的调查中去。
3.确定双方协商代表
双方各选择至少三名代表参与集体协商,并各自从中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职工方代表由工会选派,其中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或书面委托他人担任;企业方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其中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或书面委托他人担任。
4.协商、拟定合同草案
双方协商代表进行集体协商,对于集体合同中各项目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草拟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在集体合同草案上签字确认。
5.提交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审议
企业工会组织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讨论和表决,有2/3代表参加且半数以上参会代表同意即视为集体合同草案通过。会议主要程序有:介绍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合同文本的形成过程,宣读双方协商代表名单,宣读合同草案、表决,表决通过的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期间需注意的是会前要制定表决未通过情况下的第二套会议程序,具体操作的方式可以采取暂时休会,征求员工代表意见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后修订合同文本再次提交大会表决;也可以采取终止会议,会后由双方协商代表协商确定修订、缓签或取消集体合同等事宜。
6.报审、公示
集体合同通过后要报到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劳动行政部门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企业要将集体合同文本向广大员工公示。
签订集体合同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劳动部门正在通过行政手段在企业中逐步推广和落实。因此,企业应提早加强对集体合同的了解,主动、合法、有效地组织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使集体合同在承载企业与员工共同愿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作用。
文/张劲松
……
集体合同是什么
集体合同是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组织内全体劳动者与组织签订的用于明确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工作时间等事项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期的英国,是工人阶级为了平衡劳动者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力量对比、争取基本劳动条件保证而进行斗争的胜利果实,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企业主平息、安抚工人产业行动的一种妥协手段。因此在劳动合同之外推行集体合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劳动者群体的力量建立一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力量均衡的谈判、沟通平台,同时劳资双方就劳动条件等事项进行彼此能够接受的妥协,缓和劳资关系。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并不紧张,甚至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本身就是企业主人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呢?通过已经实施的案例看,集体合同一方面能够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集体合同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载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帮助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集体合同是“狼”来了吗
经历了《劳动合同法》洗礼后,集体合同对于企业资方来说是“狼”来了吗?这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集体合同让劳动者有了与用人单位事实上对等谈判的权利,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还要根据合同约定增加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员工薪资增长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从表面上看,集体合同对于企业资方来说是有害无利的枷锁,集体合同的签订过程也纯粹是劳资双方此消彼长的竞争型协商,与承载企业和员工共同的愿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本不搭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下面我们针对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用自身签订集体合同后尝到的“甜头”,帮企业资方打开心锁:
1.承载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
集体合同中除了约定基本的劳动条件改善、薪资增长等标准外,还可以将企业的愿景、经营目标以契约形式纳入到集体合同当中,使其更加深入人心。通常情况下,员工认为企业的愿景、经营目标与自己关系不大,往往漠不关心,企业的价值观、员工行动准则和实务指南都是企业单方面强加给员工的包袱,员工不愿用心去贯彻。在集体合同中纳入这些,让员工将其作为自己应该履行的合同条款去斟酌、讨论,企业通过集体协商前征求意见环节,将企业的价值观、使命等向员工解释并吸取员工的意见对上述内容进行修改,使企业愿景真正从员工中来并变成员工自己的事。比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以下条款:
“双方再次确认企业的愿景为……;甲乙双方均
以是否有利于企业愿景的达成作为未来处理企业内部事务时的判断依据;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员工行为准则》(详见合同附件1),违反准则者按照《员工奖惩制度》(详见合同附件2)予以处罚。”
此外,在约定了基本的薪资增长标准基础上,可以将企业经营目标达成情况与员工个人薪资福利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完成经营目标的积极性。比如在集体合同中约定以下条款:
“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应根据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协议期内,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不低于 %,员工工资不低于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如果公司年度净利润指标超过计划额的 %,所有年底综合考评 分以上的员工可以获得 元的现金奖励。”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涉及企业与员工共同利益的事项可以写入集体合同中,将企业单方面制订的规范交给员工去讨论、修正,最终纳入集体合同成为劳资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实现管理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
2.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实事求是地讲,集体合同中规定的劳动条件改善、员工薪资增长等条款其实并不是工会、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向企业“逼宫”的产物。在四处闹“民工荒”的当下,企业劳动条件差、薪资待遇低,招聘和保留员工都会很难,即使没有集体合同约束,企业也会根据人员的流动情况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薪资待遇。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没有集体合同情况下,往往是员工大量流失或者实施产业行动后,企业才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而签订集体合同,则是企业主动将劳动条件、薪资增长等敏感话题摆在桌面上与员工进行协商,明确企业的改善目标,给员工吃下“定心丸”,这样企业增加的成本、费用与没有集体合同的企业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却使企业在员工关系方面变得更为主动:一方面员工关于薪资增长、劳动条件等方面的诉求通过集体合同得以解决,消除了绝大部分的劳动争议隐患,稳定了员工队伍;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协商环节,员工对企业的处境、利润状况、面临难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体谅。退一步讲,即使个别员工对某些问题仍有芥蒂,但涉及工资增长、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关键问题的事项白纸黑字写在集体合同中,员工集体认可并正常通过了法定的民主程序,员工有想法也不会产生怠工、联合抵制、罢工等严重的纠纷,企业仅需要个别的从人性化的角度予以处理即可。
3.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通过集体协商,员工获得了与企业方直接交流的平台,他们会将平常关心的、迫切希望企业解决的问题指出来,企业据此采取改善员工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条件、调整作息时间、增加技能培训等措施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容易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此外,将企业愿景、企业经营目标纳入集体合同后,员工发现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效益联系在一起,同时自己的意见也得到了企业方的关注和采纳,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更愿意将自己对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企业,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4.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
通过拟定集体合同文本,企业会系统、深入地梳理一遍自身在劳动报酬、职业卫生、劳动安全、基本社会保险、女职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比照集体合同中相关条款涉及的法律、法规,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同时可以以落实集体合同为契机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尤其签订集体合同往往将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拉到谈判桌前,通过参与集体合同签订,企业决策者对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职业卫生、基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法律规定会有进一步地了解,而得到最高决策者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劳动关系方面的整改措施时会更加顺畅并事半功倍。
5.为企业制订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提供依据
集体合同在薪资增长、劳动条件改善等方面进行了约定,据此可以得出企业在一定周期内薪资、劳动保护、固定资产投入、职工培训、职业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成本和费用额度,为企业制订经营计划、财务预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如何操作更有效
集体合同按照约束的群体不同,可以分为区域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企业内部集体合同,下面结
合我们自身签订集体合同时的经验、教训,介绍一下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签订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内容有:到劳动部门咨询当地集体合同签订的有关政策,获得相关支持和指导;搜集集体合同的样本进行参考并请企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从法律角度给出风险分析和建议;搜集与集体合同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明确集体合同中各项目的法定标准,同时梳理企业内部现行做法,对比法定标准后针对差异部分制订整改措施;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关注的项目以及在薪资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期望值,评估员工方对于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收集当地物价情况、员工日常主要花销及最低限额、企业盈利情况、企业工资总额、社保及公积金等工资附加费用、其它相关成本和费用数据(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体检费用、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费用、高温补贴费、教育培训费用、工伤鉴定及职工工伤保险外诊疗费等)、本地区其它企业薪资福利情况等信息,考量集体合同中关于员工薪资增长、劳动条件改善投入等项目企业方能够承受的约束条件;收集企业内部与员工利益相关的、希望得到员工认同并认真执行的规范、制度(如企业愿景、行为规范、保密规定、奖惩制度等);明确经营目标,预先设计经营目标达成与员工薪资福利的关联措施。前期准备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影响很大,一定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尤其约束条件的考量和员工满意度调查,只有劳资双方的约束条件存在重合区域,集体合同的签订才会成为可能。
2.提出要约、征求意见
由企业向企业工会(或由企业工会向企业)就签订集体合同提出集体协商的要约书,要约书要包含要约事项、集体协商的时间和地点、要约方首席协商代表及其他协商代表、协商过程中对方应提供的材料、受约方答复期限等。受约方收到要约书后,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接受要约并给予书面答复。期间要注意,要约书应写明希望集体合同中包含的主要项目,以便受约方能够在协商前征求员工及相关人员意见,其中企业工会一定要实际深入到员工中去,可以利用班组会、车间会的机会面对面逐项向员工征求意见,与每个部门、工种至少要有一次会谈。另外,应避免单纯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征求意见,那样收集到的信息容易失真,在后续对集体合同草案表决的环节很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动。征求意见环节也是一个宣传、解释、说服的过程,企业方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参与到工会的调查中去。
3.确定双方协商代表
双方各选择至少三名代表参与集体协商,并各自从中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职工方代表由工会选派,其中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或书面委托他人担任;企业方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其中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或书面委托他人担任。
4.协商、拟定合同草案
双方协商代表进行集体协商,对于集体合同中各项目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草拟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在集体合同草案上签字确认。
5.提交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审议
企业工会组织职代会或员工大会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讨论和表决,有2/3代表参加且半数以上参会代表同意即视为集体合同草案通过。会议主要程序有:介绍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合同文本的形成过程,宣读双方协商代表名单,宣读合同草案、表决,表决通过的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期间需注意的是会前要制定表决未通过情况下的第二套会议程序,具体操作的方式可以采取暂时休会,征求员工代表意见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后修订合同文本再次提交大会表决;也可以采取终止会议,会后由双方协商代表协商确定修订、缓签或取消集体合同等事宜。
6.报审、公示
集体合同通过后要报到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劳动行政部门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企业要将集体合同文本向广大员工公示。
签订集体合同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劳动部门正在通过行政手段在企业中逐步推广和落实。因此,企业应提早加强对集体合同的了解,主动、合法、有效地组织企业内部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使集体合同在承载企业与员工共同愿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作用。
文/张劲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