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利益桎梏 推动改革前行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政治,经济,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4-17 10:16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
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此前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提到“改革开放”。但从1992年以后,鲜有如此高度强调“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前途命运”作用的政治话语。
为什么重提中国前途命运的抉择?回顾1978年以后的发展之路,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每一次社会争议激烈、思潮勃发、歧路彷徨的时候,最高领导层对于“改革开放”的重新解读和肯定,最后都会把正在偏离方向的中国拉回正轨。
由此观之,深化改革成为今年“两会”政府与民间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正是对当下现实的有力回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用1455个字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作了详细的部署。特别强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要大力推进改革,首先必须打破旧的观念束缚,以制度创新的方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席话迅速引发舆论回应,民意反响强烈。显见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从上至下都有着强烈的认同。就当前改革面临的挑战来说,只有通过新的制度创新,才能由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再由政治体制改革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又必须澄清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争论和分歧。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顶层设计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还是走向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这种涉及未来中国走向的问题,需要做出明确而有力的回答。
顶层设计不明确,就有可能带来经济转型的停滞,而这种停滞又会给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通过推动民主政治,完善民主制度,社会建设才能够具备制度基础。在这一系列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需要开放的讨论来吸纳民意,来集中智慧,在明确路径选择后全力攻坚。
要大力推动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桎梏。无论财税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事业单位与政府改革,今年的七项重点改革在调整中都必然会触及之前的既得利益者。既要破除权力和资本的垄断,还要改善民众的民生权利,改革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直言:“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历史已经一再证明,人民一旦觉醒,改革的潮流就会浩浩荡荡,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