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职业发展”压力超大超 半数人对性生活满意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职业,压力,性生活
  • 发布时间:2012-04-17 10:39

  2011~2012年度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8.7分,虽然比上年度提升了一小步,但 “睡得着”却更难了。职业发展、工作负荷、房子成为中国人的新“三座大山”。虽然超半数人对自己的性生活感到满意,但性需求得到满足却偏少,七成人首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对于性的态度和感受,女性比男性更保守。

  2012年,已经是王倩和老公结婚的第6个年头了,这些年,从事金融工作的王倩和做IT工作的老公一直蜗居在北五环附近一间并不属于自己的居室里,“6年了,压力在逐渐累积。”

  今年是中国农历龙年,王倩的不少朋友,都怀上了龙宝宝。30岁的王倩,常常接到父母打长途电话来苦口婆心地劝她赶紧要孩子,就连婆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拐弯抹角地暗示她,而是直截了当地催促了,“我觉得压力真的好大。”

  中国人的压力究竟有多大?2011-2012年度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60.5%的受访者感觉压力“比较大”,接近10%的人感觉压力“极大”。中国人的压力源头,排在前两位的均和工作有关,69.6%的受访者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职业发展”,58.3%的受访者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负荷”,还有48.2%的人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子”。

  2012年3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众进行调查;调查采用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在所涉地区随机抽取样本并发布问卷;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在东、中、西部每个区域的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样本框的确定兼顾了性别、年龄段和收入分布;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13份,以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计算,本次调查的置信度水平在95%以上,估计误差可控制在3.2%。问卷同时在“新浪调查”推出,近两万名网友参与了调查,所获数据用于参考。

  七成国人感觉“职业发展”压力超大

  2011~2012年度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8.7分

  两成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太满意”

  城市人群压力“三大”分别是:职业发展、工作负荷、房子

  王倩夫妇是高中同学,从学生时代最紧张的高三年级开始恋爱,后来又过了4年的“异地”大学生活,1年的“异地”工作生活,才最终走到一起。王倩叹了口气说,“自从两个人都来到北京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买不起房子,只能拼命赚钱,为了工作、升职、加薪,一直没要孩子;再加上我经常加班、出差,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激情退去后,剩下的全是无奈。”

  和王倩一样,来自广东、山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地的近两万名网友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压力,职业发展、工作负荷、房子成为他们新的“三座大山”。

  本次《小康》调查,在经过对“中国人健康感受”和“中国人性健康感受”的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后,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8.7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5分。

  《小康》调查显示,颈椎病、鼠标手和失眠,在国人最易诱发的十大病症中位列前三。北京张锁中医骨伤医院院长张锁告诉《小康》记者,在来医院诊疗的患者中,以颈椎病就诊的患者接近全部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另有一些以顽固性头晕、头痛、失眠、高血压、眼花、耳鸣到神经内科就诊,或因面肌痉挛、面瘫、心绞痛、胆囊炎甚至周身痛、肩、后背、上臂酸痛麻木等到内、外科就诊总是疗效差的患者,其实同样可能是颈椎问题造成的。

  在近20年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张锁医师发现: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游戏功能的越发强大,患颈椎病、鼠标手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他分析,上网和各种电脑游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们沉浸在网络和游戏的精彩内容中时,不知不觉颈椎病、鼠标手已经悄然而至。“长时间注视屏幕可导致颈项部肌肉筋膜的静止性损伤,不正确的睡姿及工作姿态,可导致颈部小关节的紊乱,力学平衡失调,如此就可以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当人们用手长时间敲打键盘或来回操作鼠标时,使得腕部下尺桡关节活动大幅增加,长时间就容易造成此处关节紊乱、增生,同时腕部下方的腕横韧带反复在桌面摩擦,也易发生劳损肥厚,日积月累,就会导致鼠标手的发生,具体表现为手腕部肌肉或关节麻痹、肿胀、阵发性疼痛、痉挛、手指麻木等。”

  据张锁医师介绍,不管是颈椎病,还是鼠标手,通过改变工作、生活习惯,还是可以根治的,而且短期内就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根治的前提是要把滋生这种病的土壤去掉。”张锁医师建议,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每隔一小时,最好休息5至10分钟,做做背伸,按揉一下颈项部双侧肌肉和腕部,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睡不着的人增加了一成

  “无法入眠者”接近一半

  35.4%的受访者无法在30分钟内入睡

  虽然今年的“生命”指数比去年提升了一小步,但 “睡得着”却变成了一件更难的事情。去年《小康》调查显示,35.4%的受访者无法在30分钟内入睡,今年提高到了48.5%;去年,30.7%的人要在30分钟至1个小时才能入睡,今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还有近一成受访者1个小时之后才能入睡,比去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

  困扰中国人睡眠质量的首要问题,和去年一样,依然是“起床后疲倦、困顿”;“睡不踏实(醒来多次)”排在第二位,比去年提升了一位;“入睡困难”由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三位,说明中国人的“睡不着”现象的确越来越严重了。对此,王倩深有体会,“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把‘压力山大’作为口头禅,重压之下,怎能安然入睡?”

  七成人首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

  71.4%的受访者在结婚前发生了首次性行为

  仅两成受访者不认同婚前性行为

  33.7%的受访者认为“性的需要是一种本能,与道德无关”;27.7%的受访者认为“只要双方真诚相爱,不一定是夫妻也可以有性接触”

  38岁的单身女子涂世友,建起了全国首个贞操网“雅品贞操网”,倡导婚前守贞,为了证明自己,她还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处女鉴定报告。

  虽然很多网友发帖嘲笑她甚至骂她是“疯子”,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涂世友倡导的是一套与现代社会观念格格不入的“贞操论”,这位自称为“贞操女神”的女子认为 “性的张扬和放纵是可以亡国的!” 最近她在微博征婚,提出“婚前不能发生性接触”,“婚后三年考察期不能过性生活,考察期结束后方可行夫妻之事”,“处男优先”等要求。

  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性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关注到涂世友的想法和做法后认为,“她的想法很过时,好像在大潮面前要力挽狂澜,其实是螳臂挡车。”1988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李银河开始做有关家庭婚姻和两性的调查,1989年的时候,中国人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是15%,到了1994年,这个数据“蹿升”到40%以上--而这种变化,在其他国家大概要经历一两百年。

  本次《小康》调查显示,与1994年相比,2012年国人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又提高了30个百分点,达到了71.4%。本次调查也同时在“新浪调查”上进行,有近两万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受访者群体更为年轻化(参与“新浪调查”的受访者年龄在20至39岁的占比71.2%,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执行的调查受访者年龄在20至39岁的占比69.7%),在网络调查中,表示自己首次性行为发生在婚前的受访者比例高达86.5%。

  “这些数据非常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社会现象。” 北京五洲女子医院女性性健康特色门诊专家、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博士甄宏丽分析说,“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一般在大学、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的人还都晚婚,按照迟于法定婚龄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的定义,如果等到23岁或者25岁之后再发生性行为是很难的。”

  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建议将法定婚龄降至18岁,在她看来,现行法定婚龄过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性社会学系进修过的甄宏丽告诉《小康》记者,当荷兰人听说了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后,他们认为“中国人不发生婚前性行为是不可能的,否则就‘另类’了。”

  《小康》调查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4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认为“婚前可通过性接触来选择自己的伴侣”;21.5%的受访者持“无所谓”态度;只有24.6%的受访者“不认同”婚前性行为,认为这种行为“不道德”。

  “我们在考虑性的时候,不仅要从性的角度想,还要从更大的方向上去考虑社会环境对性的影响。”甄宏丽认为,所谓“婚前”、“婚后”,还是因为人们的脑子里有“处女情结”的传统观念,“其实这真的没必要。了解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性生活中的表现,因为性是和一个人的本我联系最紧密的方面。如果你想和一个人将亲密关系维持下去的话,就不能回避性,我觉得两个人的亲密感在有了性行为以后会加深,如果有了性行为之后你觉得和他越来越远了,那你们就不要往下走了,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李银河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婚前性行为除了满足个人快乐之外,还有助于有意结婚者的彼此适应和挑选。”

  网络、实践、书籍

  中国人获取性知识的三大渠道

  53.5%的受访者“从来没有接受过”性教育

  50.7%的受访者在第一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

  在“中国人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排行榜”上,位列前三的是“网络”、“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和“读书”

  “性教育?要不是这一两年来频繁地从新闻上看到这个词,我还真没有概念。”已经结婚6年的魏萍萍说,“我都是从书中获取性知识的,再就是与闺密们谈论,当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还是最主要的。”

  魏萍萍从小在农村长大,直到上大学,才离开家乡,来到武汉,“在这个大城市里,刚开始,我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晚上寝室里开‘卧谈会’,室友们谈论有关性的话题,我都不是特别明白,那个时候还没有过亲身体验。”说到这里,魏萍萍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种事情,也不好问家里人,父母从未和我提及过。”

  魏萍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学教师,她越来越体会到,学校,尤其是家庭,在性教育方面是缺失的,“现在,我也有了孩子,我希望今后能和孩子平等地讨论性的话题,但我也知道,这是个让人感到羞涩的话题,说实话,我也很困惑,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说,也不知道应该从孩子几岁的时候开始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作为“80后”父母,魏萍萍和老公都已经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困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而当记者和魏萍萍的母亲聊起“性教育”这个话题时,这位“50后”母亲疑惑地说,“这个……还用大人教吗?”

  本次《小康》调查显示,仅有1.5%的受访者通过“父母教育”获取性知识,排在“中国人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排行榜”最末位,在“男性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排行榜”上,“父母教育”仅仅占比0.6%。

  调查显示,中国人获取性知识的三大主要渠道,一是“网络”;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并且“实践”仅比“网络”低了0.3个百分点;第三是“读书”。排在第四至第八位的依次是:“与朋友、同事或者同学谈论”、“毛片”、“学校学习”、“影视剧”和“父母教育”。

  “我们国家的性教育与瑞典、荷兰是无法相比的,但是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大。中国的性教育在全世界算不上落后,但也谈不上先进。”甄宏丽介绍说。2011年,有关性教育的新闻和话题一度让人“眼花缭乱”:华中师范大学人类性学女研究生彭露露想当一名性教育老师,却在求职中屡屡碰壁、颇感无奈;北京市一本小学生性教育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因涉及性交等内容和卡通图片,而被认为“教材尺度过大,赤裸裸”;不久后,河南郑州一家私立幼儿园推行“真人版”布娃娃,被指对孩子进行“超前”性教育,更成为舆论的焦点。与“性教育”相比,以社会性别与家庭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更提倡“生命教育”的概念,也就是关于性的个体的人文教育,在她看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不应该被差异化对待。

  而在本次《小康》调查中显示,获取性知识方面,男性与女性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男性和女性都把“实践”看做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从书中获取的知识均远超“毛片”;比起父母,都更愿意“与朋友、同事或者同学谈论”性知识;“影视剧”对男性、女性均没有太大吸引力。差异在于,男性获取性知识主要依靠“网络”,其次才是“实践”和“读书”,普遍认为对男性很有吸引力的“毛片”列第4位;而女性更注重“自己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和“读书”,“网络”和“学校学习”分列第3、4位,“毛片”仅列第6位。

  “这个结果就显示出道德和名节对于女性选择的影响。实际上选择‘在实践中摸索’说明女性还是把了解性的任务交给了男方,而自己更加被动,觉得这是男方的义务。另一方面女性确实在主动探索性方面普遍好奇心比较差。”甄宏丽分析说,“女性会害怕自己懂得多,被别人觉得自己不正经,更愿意通过阅读专业的书籍来获取性知识,因为书籍让她们觉得更加科学、途径正规、更加可信并且符合社会传统规范。”

  甄宏丽一直和李银河一起提倡电影分级,在她看来,不能按照管理青少年的方式管理成年人。甄宏丽并不反对成年人看毛片,但她建议,只能当做寻求娱乐和刺激的手段,如果把毛片当做教育片,按照毛片的指引在性生活中摸索,就会被误导。“‘AV女优(指专门从事色情录像行业的女性演员)’拍的‘AV(成人录像)’都是假的,看起来很真实,实际上都是剪接排练出来的,和我们真实的生活差得很远。但是人们相信那是真实的,希望自己也像毛片里那样优秀、诱人,这就会造成很多心理障碍。其实,在性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自然的样子就是最好的。”

  性态度:女性比男性更保守

  在男性受访者中,只有32.2%的人认为“婚外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而在女性受访者中,选择这一项的人占比47.0%

  在男性受访者中,仅17.8%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不认同”态度;而在女性受访者中,持这一态度者的人比男性高出15.7%个百分点

  在男性受访者中,13.9%的受访者反对一夜情;而在女性受访者中,反对者达25.9%

  虽然性生活是由男女双方共同营造的,但是由于生理、性别和心理感受上的差异,男性与女性对于性的感受和态度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在某些问题上,还会存在较大差异。

  本次《小康》调查显示,从总体上来说,在性感受和态度方面,女性显得比男性更为保守。男性与女性在首次性行为之后的感受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在男性受访者中,66.0%的人感觉“兴奋”;而在女性受访者中,选择这一项的人仅有37.1%。

  甄宏丽解释道,“要把性教育推广开来,一方面要宣传,让政府看到这样做对青少年发展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要推动女性权益得到提升,女性权益得到提升,女人才知道自己有权利享受性,女人有权利享受性,男人才能享受到更好的性。”

  在男性受访者中,37.3%的男性认为“性的需要是一种本能,与道德无关”;30.5%的男性认为“只要双方真诚相爱,不一定是夫妻也可以有性接触”;只有32.2%的男性认为“婚外性生活是不道德的”。而在女性受访者中,47.0%的女性认为“婚外性生活是不道德的”。

  男性与女性如何看待性幻想?在男性受访者中,53.7%的男性“赞成”;而在女性受访者中只有43.7%的女性赞成。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在男性受访者中,46.3%的男性持“赞同”态度,认为“婚前可通过性接触来选择自己的伴侣”;25.9%的男性认为“无所谓”。在女性受访者中,仅有38.8%的女性“赞同”;15.7%的女性认为“无所谓”。

  甄宏丽告诉《小康》记者,从世界范围看,普遍现象都是女性更加保守,更加重视家庭,并且跟年龄无关,“女性更保守、唯一一些,并且婚后更加唯一。女性这种‘性唯一’的要求不仅仅是对男方,也是对女性自己,因为女性更多地把婚姻当做生活的保障和基石,所以她必须全力去保护这个保障。”

  被压力压垮的性需求

  60.5%的受访者感到压力“比较大”,9.6%的受访者感到压力“极大”,表示“没什么压力”的受访者仅有1.5%

  52.9%的受访者对性生活感到“比较满意”,7.2%的受访者对性生活“非常满意”

  平均每月性生活次数在7次以上的不到三成,接近一半的受访者性生活中的前戏时间只有“1~10分钟”

  有人说,“性生活的变质与压力有关”;还有人说,“压力是性生活的头号杀手”。压力对性生活的影响真的很大吗?结婚6年,现在又主动提出离婚的王倩引用了美国著名性学专家纳撒尼尔·布里登的一句名言,“性生活是爱情的表现,它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生活、自我和情侣的爱。”王倩认为,是房子与职场的压力压垮了老公的性需求,老公被压垮的性需求又压垮了对她的关爱与呵护,最终,自己又在希望被爱、被关心的内心感受与越来越大的职场压力下彻底“崩溃”了。

  王倩的感受虽然并不一定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在性需求与性生活方面的状态,但在《小康》调查中,却也反映出中国人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偏少这一事实。虽然大部分人对性生活感到满意,但是36.7%的受访者平均每月有“4~6次”性生活,34.1%的受访者平均每月只有“1~3次”性生活。

  去年年底,美国一家制药公司以13个国家的12063位34岁以上男女为对象进行了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平均每周性生活的次数为1.04次,在13个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性生活最活跃的国家是葡萄牙,平均每周2.05次。而在2005年召开的“中国首届性医学国际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个科学测算性生活频率的公式:用自己年龄的十位数乘以9,所得的乘积的十位数为时间,个位数为这段时间内应有的性交次数。例如,今年22岁,就用2×9=18,即10天过8次为宜。甄宏丽也认为,《小康》调查所得数据,反映出中国人每月过性生活的次数是偏少的。

  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鄂璠

  (《小康》记者谭畅,实习记者张苏樊、李伟、李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