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毒”步天下?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化学添加剂
  • 发布时间:2012-07-26 17:29

  毒害不仅仅限于可口可乐,包括高档奢侈品在内的大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有这种傲慢无理的记录,比如质量有瑕疵的豪华轿车,在美国、欧洲市场被召回,在中国市场就无人理会。

  在全球软饮料商品市场,可口可乐Coca-Cola100余年来可谓“独步天下”,迄今没有一个软饮料品牌能够比拟可口可乐在全球的牢固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份额。

  唯一可以称得上可口可乐对手的是另外一个美国软饮料巨头百事可乐PepsiCo。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争斗迄今为止历经108年,在1996年之前,可口可乐多占上风,1996年更有商业媒体报道“可口可乐踹倒百事可乐”。

  1996年之后的十年间百事可乐奋起直追,2006年,百事可乐的业绩数据、股价首次超过可口可乐,上述同一家商业媒体立马改口,承认1996年误判形势,且赞美百事可乐是美国运行最好的公司之一。

  树大招风

  2012年,百事可乐看起来再次被可口可乐“踹倒”,投资银行Sanford C. Bernstein发表关于碳酸饮料市场的调查数据:以2004年为基准,目前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为原先的92%左右,百事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为原先的79%左右。

  调查表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为主导的碳酸饮料市场,在健康饮料如纯净水、矿泉水、鲜果汁的冲击下不断萎缩,但在此情况下,可口可乐的市场表现则大大优于百事可乐,可口可乐预料市场的份额自2006年以来每年下滑2%左右,百事可乐则下滑3%左右。与此同时,百事可乐的股价在连年下滑,百事可乐的印度裔女性CEO面临下课。

  可口可乐传统碳酸饮料的市场萎缩是必然的,今天的消费者更加追求所谓“自然、健康”理念,纯净水、矿泉水、鲜果汁开始形成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对象,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消费市场。

  应该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样的巨头永远不会落在市场的后面,主打“健康”牌也成了两大饮料巨头的市场战略方向。百事可乐女老总早已把翻身仗的希望寄托在低糖、低卡路里的健康饮料之上。

  2000年左右,可口可乐的经营和业绩曾经经历过一次不小的阵痛,可口可乐决策层决定跟上形势,在新产品上下大力气,目前可口可乐在全球销售3500种产品,包括碳酸饮料、矿泉水、果汁、咖啡、茶饮料,其中800余种被认为是不含卡路里或者低卡路里的产品。总的说来,可口可乐公司在传统碳酸饮料市场上的滑落,正在其健康饮料市场得到弥补。

  可成也健康、败也健康,加上树大招风,可口可乐独步天下的市场地位,自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既然可口可乐近年来主打健康,大家偏偏就在健康上做文章,可口可乐3500种产品有符合“健康”理念的,也有不十分符合健康理念的,可口可乐赖以发家的黑棕色的碳酸饮料--罐装、瓶装可乐(Cola),非但被认为“不健康”还被打上了“有毒”的标签,这种“毒”还与人类社会谈虎色变的癌症扯上了关系。

  2012年6月,一个标题在中国各大小媒体和网络媒体上醒目地提醒大家“可口可乐被曝含致癌物中国产品为美国14倍”。(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低头仰头

  此消息与其说是颇具爆炸性的“新闻”,不如说是一则被再次翻炒的旧闻。此番翻炒的重点不在所谓“致癌物质” 4-甲基咪唑是否应该存在,而是在于含量和可口可乐公司对待4-甲基咪唑的双重标准。

  凑巧的是,每次将4-甲基咪唑问题重新提起且与可口可乐公司的态度挂钩的,都有英国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的参与。

  2012年6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可口可乐公司为使其可乐饮料有“独特”的棕黑色,在其中加入了焦糖色素,而焦糖色素中含有4-甲基咪唑,在美国销售的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含4微克,令人不解和担忧的是在英国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135微克,比在美国销售的足足多了34倍。在中国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56微克,比在美国销售的多十几倍,在巴西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267微克,比在美国销售的多66倍。

  盯住可口可乐4-甲基咪唑含量的是一个民间组织“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需要指出,CSPI并不具备官方意义上的食品、药物安全的鉴定权。

  此前的2012年3月,关于可乐中含有4-甲基咪唑的报道曾经热闹过一阵。

  在媒体舆论的压力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言人道格·卡拉斯于2012年3月6日发表声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碳酸饮料)中含的4-甲基咪唑不具备医学意义上的“致癌”作用,仅当每天摄入1000罐可乐的基础上,才具有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来的4-甲基咪唑与动物癌症表现的相关性。

  曾经站出来为可乐打保票的官方组织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洲食品安全机构、加拿大卫生署等。这些官方机构认为,焦糖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是“无害”的。

  据CSPI称,它们的结论来自“动物实验”,而美国饮料协会则认为,CSPI一贯反对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任何合成色素,多次向相关监管层提交请愿书要求禁用合成色素,属于“习惯性反对”。

  应该说,CSPI盯住可口可乐的战术是聪明的,如果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超级企业低头,其禁用合成色素的理念就算成功了一大步。

  有意思的是,可口可乐真的就低头了。

  2012年3月8日,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为可乐中所含4-甲基咪唑做出辩护性发言之后两天,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迪亚娜·加尔萨-恰兰特在给外界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确认: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减少旗下碳酸饮料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达到加利福尼亚州的食品标准。这就有了上述的在美国销售的罐装可乐中仅含有4微克4-甲基咪唑的结果。

  更有意思的是,可口可乐仅仅在美国国内低头,就为可口可乐被美国以外国家的媒体进一步追究埋下了伏笔。

  毒在何处?

  可口可乐的碳酸饮料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发明以来,120年间一直是一个谜,曾经被媒体打趣为“世界三大秘密”(其它两项:英国女王的财富、巴西球星罗纳尔多的体重)之一。

  1923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元老之一郑重其事地将可口可乐的原始手书配方存放在银行的保险箱内,并且向媒体和公众宣告了这一过程,且规定需要查询时,须经信托公司批准,有官员在场。如此看重配方的秘密,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形象的一大卖点。

  可口可乐的配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开的,一部分是核心的,核心部分被称为“7X配方”存在银行。公开的部分:糖、碳酸水、焦糖、磷酸、咖啡因。

  其实在1886年美国药剂师约翰·史蒂斯.彭伯顿调制的第一代可乐中,还真有“毒”,可乐最初是作为镇痛、止咳药水调制的,其中加入了可卡因,用今日之标准判断,可卡因是被各国政府明令禁止的货真价实的毒品。高纯度可卡因每年都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还有成千上万人因为制作、贩卖可卡因而犯罪。

  可口可乐的学名Coca-Cola中,Coca即通常的古柯碱,一种制造可卡因的原料植物。现如今可卡因早已退出可乐配方,“毒品”的嫌疑消弭。

  然而在健康理念的驱使下,这种世界上最畅销的碳酸饮料被再次放到显微镜下审视。从健康角度出发,越自然的饮料越有益于身体,哪怕是白开水,而加了11%糖分的可乐被认为是致成千上万青少年身体过度肥胖的元凶之一。

  可乐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工业化时代的一大特点是大量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如今在超市的食品货架上,购货的主妇们再难寻觅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化学合成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人身体中难以离开的产物。

  一直盯住可口可乐而乐此不疲的英国《每日邮报》在2011年根据《亚特兰大宪章报》刊登的可口可乐发明者潘伯顿手书照片和美国生活网站刊登的亚特兰大药店老板雅各布公布的资料,曝光了据说是“原始”的7X配方:8盎司酒精、20滴橙子精油、30滴柠檬精油、10滴肉豆蔻精油、5滴香菜精油、10滴橙花精油和10滴肉桂精油。

  在传说的7X配方中,我们看到全部是取自自然界的植物提取精华,其中酒精在美国实施禁酒令的时代被排除,如果这个所谓的7X配方属实,可乐的核心配方中并无含“毒”的可能。

  全球的食品化学界多年来对可乐进行了成分分析,欧洲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食品化学专家玻尔莫先生和生物学家瓦尔姆特女士的研究是最新发表的,他们的结果认为:可乐含有99.5%的加二氧化碳的糖水,有微量的香料混合剂,这是可乐独特口味的关键(也许就是7X核心配方的成分)。进一步分析这种微量香料混合剂,其中含有生姜、野豌豆、橘子树叶、古柯叶、含羞草、桂树、香子兰等植物及其果实的提炼物、染料。

  从玻尔莫先生和瓦尔姆特女士的结果看,也找不到被公认“致癌”的毒物,唯一可疑的是古柯叶,与可卡因有某种比较弱的联系。

  于是合成化学添加剂比如人工色素最值得怀疑,可乐中被盯住的合成焦糖色素究竟有没有毒?这要从焦糖色素的获得谈起。

  中国有一道名菜“糖醋排骨”,糖醋排骨具有漂亮的暗棕红色,这种颜色来自白糖,厨师先炒好排骨,在热油中加入白糖,熬化之后白糖逐渐变色,在高温下被熬“焦”,变色的白糖为排骨上色,如果不停止加热,油中的白糖最终变成炭黑,这就是天然的焦糖色素,其成分复杂,迄今未完全搞清楚化学分子式。

  化学合成的焦糖色素共有四类,第四类被允许在食品中使用,其成分中就包括4-甲基咪唑。

  在美国,加州政府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对4-甲基咪唑进行过风险评估,其推测结果是“一个人一生每天平均摄入16微克4-甲基咪唑,癌症发生风险会增加十万分之一”。这是一个“风险”概率极低的数据,且遭到美国及欧洲大多数研究机构的质疑,而CSPI采用的就是这个推测。

  可口可乐公司依据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的评测结果改进自身的工艺配方,明显在告知外界:我们采用了最苛刻的评价标准,已经满足了媒体和公众对可乐“致癌”所提出的诉求。

  不依不饶

  可乐的“有毒”问题早在2008年夏天就被提出来,当时被追究的是可口可乐的一种叫“零度可乐”的产品,该产品的卖点是不含蔗糖和低卡路里,但为追求甜口感加入了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当时网络上充斥着阿巴斯甜“致癌”的传言,据说阿巴斯甜可能导致“偏头痛”,其致癌性甚至“高于”当时被中国人谈虎色变的合成工业色素苏丹红。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不得不出来澄清,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其产品完全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国的相关专家也出面解释,阿巴斯甜是取代糖精的甜味剂,在包括面包、饼干在内的食品中被广泛使用。用阿巴斯甜的理由是其甜味口感比糖精好,卡路里很低。

  但是,在可口可乐一系列负面报道中担纲的英国《每日邮报》在2008年也报道,可口可乐(包括百事可乐)使用了另外一种甜味剂:蔗糖素(学名三氯蔗糖),蔗糖素是美国甜味剂巨头Splenda生产的糖替代品,由英国泰莱糖业公司与伦敦大学研发,因为其原料就是天然蔗糖,经过分子改造,其甜度为蔗糖的600倍,但热量很低,被称为健康食品添加剂。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用试验对蔗糖素“找茬”,小白鼠在喂养蔗糖素12周后,体重超常,肠道中的有益细菌减少。对甜味剂质疑的目标还指向了民众比较熟悉的木糖醇,一些医生指出,吃过多的木糖醇会导致人体内甘油三酯升高,反而不利于减肥且对糖尿病人有害。

  在可口可乐的果汁类产品中,还曾经检测出残留农药超标,中国太原的可口可乐生产厂还曝出过饮料中混入消毒水的丑闻。

  2009年6月,委内瑞拉政府正式以可口可乐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为名将其驱逐出委内瑞拉市场,印度南部一些联邦政府也曾经发布过相似的禁令。

  2012年3月,可口可乐公司作出的减少旗下碳酸饮料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达到最严苛的加利福尼亚州关于焦糖色素的食品标准的决定。不但没有平息一直以来关于可乐中所含焦糖色素“有害”的质疑,反而是火上浇油,而且被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媒体盯住不放。

  世人的不依不饶源自可口可乐的自相矛盾:

  可口可乐在美国国内以加州最严厉的焦糖色素含量标准生产可乐,从理论上说就认可了超过加州标准的焦糖色素添加量(4-甲基咪唑含量)“有害”或者潜在“有害”,推而论之,4-甲基咪唑的这种“有害”包括致人患病的可能。

  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135微克,在中国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56微克,在巴西销售的罐装可乐的4-甲基咪唑含量为每罐267微克,都远远超出在美国销售的罐装可乐允许的4-甲基咪唑含量标准,理论上讲,可口可乐公司则用实际行为否定高于美国加州标准含量的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无害”。

  结论是:可口可乐公司在焦糖色素含量上采用了双重标准,在美国销售的罐装可乐比在国外销售的更加“健康”。

  正是这种双重标准激起了美国以外的媒体的愤怒和民众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导致这样的思维:可口可乐公司在重视美国人健康问题的同时,罔顾外国消费者的健康利益。大家的出发点是:美国人吃不得的,非美国人也不应该吃。

  从某种意义上看,许多跨国公司都或多或少患有这种双重标准的“病”,或者说染上了一种商业毒素,往往在本国不愿意干、不能够干的事情,会拿到国外去干,这种有毒的行为有可能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发达国家更加肆无忌惮。

  这种毒害不仅仅限于可口可乐,包括高档奢侈品在内的大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有这种傲慢无理的记录,比如质量有瑕疵的豪华轿车,在美国、欧洲市场被召回,在中国市场就无人理会。

  尽管可口可乐“有毒”的说法并未得到大多数权威机构的认可,但这种内外有别的有毒做法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更随着可口可乐的独步天下而“毒”步天下。

  文︱老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