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澈 “明星范”的背后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蔡澈,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
  • 发布时间:2012-11-02 16:27

  在跨国汽车公司掌门人中,戴姆勒集团CEO蔡澈是极具明星风范的一位。他的两撇花白胡子,看起来和蔼可亲,像一位优雅绅士。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在面对媒体时表现出的淡定和掌控全局的气场。

  有人说,蔡澈的这种气质、气场与奔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豪华品牌十分相符。蔡澈这位自小在德国长大的土耳其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戴姆勒-奔驰,一干就是36年,透着执着和传统。

  蔡澈掌控全局的能力在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纠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0年,在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两年后,蔡澈被戴姆勒集团任命为克莱斯勒总裁,负责帮助当时亏损严重的克莱斯勒公司走出困境。他一上任,采取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手段,最终帮助克莱斯勒扭亏为盈。

  这段经历让人们对蔡澈的管理才能刮目相看,也最终使他在2006年顺利成为继施伦普之后戴姆勒集团的新任掌门人。

  我与蔡澈见面多次,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在2009年北美车展现场。当时,美国车市在经历了次贷危机后一片萧条,展台冷冷清清,雄心勃勃的蔡澈和整个车展的氛围形成鲜明反差。在外界普遍看好电动车之时,他明确提出“传统汽油发动机将在未来30年占据市场主导”。而面对来自中国的我,蔡澈告诉我:“奔驰很快将在中国超过宝马。”

  超过宝马。对奔驰而言,这不仅是一场销量上的比拼,更是两个历史悠久的德国豪华品牌之间的荣耀之战。

  蔡澈出招了。新产品相继登陆中国市场,年轻化的奔驰令国内消费者眼前一亮,国产新车也进入倒计时;此外,奔驰开始寻求各种手段降低制造成本,甚至包括与老对手宝马合作,以提高零部件的共享比例;戴姆勒的新能源计划也有了进展,和比亚迪的合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很多人相信,蔡澈可以使奔驰在和宝马的战争中再次取胜。高盛的汽车分析师认为,戴姆勒的一系列变革手段“可以在汽车业书写最成功的重振故事”。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像人们期望般进行。美国市场上,宝马2011年销量最终以极微弱的优势超过奔驰。而在全球范围,奔驰不仅没有超过宝马,甚至反被奥迪超过,在德系三强的竞争中位居第三。

  这对蔡澈来说,可算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挫折。尽管有人说美国市场的失利源自宝马通过向经销商压货故意为之的“数字游戏”,蔡澈也公开回应表示并不在意,但奔驰美国区总裁被免职让所有人明白了蔡澈的真实态度。

  我与蔡澈的另一次印象深刻的会面是在今年北美车展上。蔡澈在展台上隆重推出新任美国区总裁,明确地表达了重夺美国市场冠军的决心。当我向他提起2009年他曾说过近期超过宝马的预期时,蔡澈的表情十分惊讶。

  我知道,这个问题让他很难回答,毕竟奔驰在华与宝马、奥迪的销量差距仍在拉大。夸下的海口没有兑现,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但蔡澈一面向我承认,奔驰的确没有达到他的期望,一面又笑着对我说:“你记性这么好,这次我就不预测了。”

  有人说,奔驰与宝马的差距就是在中国合资的差距。显然,蔡澈也看到了这一点。我相信,对他而言,证明自己依然是一个具有“明星范”的领导者,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系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文|吴迎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