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2012风云变幻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世界经济,美国大选,欧债危机,世界末日
  • 发布时间:2012-12-27 10:52

  全球各经济体在2012的日子并不好过已成共识,“美国财政悬崖”、“欧债崩溃”、“欧元区解体”这些带有强烈危机色彩的话语不绝于耳。

  盛传的“玛雅人预言”中:“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又称:世界末日。

  灾难片《后天》耗资2亿美元,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抓住这句预言,借助精良的数字化技术,逼真地展现了洛杉矶被劈裂、纽约摩天大楼崩塌、里约热内卢耶稣山山顶耶稣像倾倒……

  电影的逼真效果造成的心理冲击波及全球,2012成为神秘主义代名词,大名鼎鼎的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破天荒地为一部电影出来辟谣,告知大家电影编导的想象力过于丰富。

  末日恐怖仅限于娱乐。然而,全球各经济体在2012的日子并不好过已成共识,“美国财政悬崖”、“欧债崩溃”、“欧元区解体”这些带有强烈危机色彩的话语不绝于耳。

  金融风暴 无意巧合

  《2012》摄制期间,正值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情其景恰如经济领域的天崩地裂,雷曼兄弟这样的金融巨头瞬间倒下,美国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濒临崩溃。

  美国的债务亏空犹如一个宇宙间的黑洞,吞噬了美国国家和民众的巨大财富,2011年,美国债务总规模已经突破其法定债务上限高达14.79万亿美元,与美国的经济总量持平。

  拖着灾难的阴影,美国走进2012。

  2012对美国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政坛的骚动,大选年的变数预期令人兴奋和迷惑。如果共和党的罗姆尼当选,奥巴马前四年形成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会否有巨大的颠覆?

  《2012》中,与美国民众共同迎接“最后一刻”的是位黑人总统,2012美国大选则以有非洲裔血统的奥巴马获胜告终。有人指出未必是奥巴马开出了什么拯救美国经济的灵丹妙药,而是罗姆尼“更烂”而已。

  即便是债台高筑、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时代,金元与政治的结合还是达到了新的完美,据说60亿元的选举支出超过以往各届大选的选举经费。但也许本次选举支出也受到美元QE3(第三次货币量化宽松)的影响,造成选举经费的“流动性泛滥”,也就是美元“水大(贬值)”了。

  美国大选甫结束,媒体和学界马上热议美国的“财政悬崖”,如果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要持续大选的政治争斗,以美国财政政策为武器继续与奥巴马和民主党对垒,美国财政将无路可走,濒临悬崖。

  美国财政跌下“悬崖”,势必在2008金融风暴余波未消的基础上再添新愁。11月30日,第一波关于美国预算的较量不出所料,共和党拒绝了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预算方案。

  但如《2012》的光明结尾一般,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预言,两党就避开财政悬崖的努力是会见到乐观前景的。

  每年感恩节的购物节都是打折购物的狂欢,2012的黑色星期五出人意料地火爆,媒体称,约有1.4亿人次(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参与了此次购物狂欢,甚至乐极生悲,至少有三处卖场发生了枪击,更多的卖场出现了踩踏悲剧,有顾客立着进卖场,被担架抬着出来。

  罕见的消费热情鼓舞了美国商界和舆论,美国经济管理层将经济增长预期从2.0升为2.7。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股市的良好表现,已经追平了金融风暴之前的股价水平,这一点令中国股民羡慕不已。

  欧债危机 挑战贵族

  欧洲,毋庸置疑,在全球市场和资源配置的棋局上仅次于美国。

  金融风暴之初,欧洲颇有昔日贵族重新焕发青春的感觉,在发现美国金融业背后巨大黑洞的同时,自以为健康的欧盟及欧元区有点踌躇满志,欧盟一些高层颇自得地认为,该清算一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至高无上的话语权了,欧元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历届美国总统都说过,决不允许出现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情况。早已洞悉欧元区软肋的美国人略施小计,就引爆了希腊债务危机。

  美国金融寡头高盛一手打造了希腊债务黑洞,美国评级寡头再适时将魔瓶的塞子拔掉,欧洲特别是南欧各国的债务危机就愈演愈烈。美国毫无悬念地保住了金元霸权地位。

  2012对欧洲是个备受煎熬的年份,南欧诸国的债务危机日益逼近总崩溃--债务违约的时点,如何释放形同火山的压力,一直在欧洲各国上空盘旋。

  缓解眼前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对债务国特别是希腊进行大规模的财政援助,或者选择令希腊退出欧元区。前者要顾忌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国内政治和民众激烈反应的社会动荡,后者则要顾忌希腊之后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因为希腊后面还跟着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德国女强人默克尔以德国人传统的顽强和冷静强硬以对,不断发出信号:在希腊等国做出壮士断臂般的财政紧缩计划并切实推行之前,德国不会拿出靠实业和汗珠赚来的财富来救援。

  僵持局面持续了大半年,政客的博弈发展到民间的对骂,德国舆论愤怒指责南欧各国的“好吃懒做”之风,而希腊民众和舆论则发展到追溯德国在二战期间的老账,意欲将其量化向德国“追讨”。

  西班牙的民众对公共开支紧缩的容忍度已经接近底线,媒体报道有西班牙失业大学生靠捡垃圾为生。

  相对于民众的激愤,政治家们则反复掂量着救助与不救助可能带来的冲击。

  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和权衡利弊之后,2012年9月由欧洲央行行长吉拉德宣布:欧洲央行将不设上限购买各成员国的政府债券。希腊将在12月如愿拿到344亿欧元救援款。

  但是,正如“老欧洲”贵族的没落已经无法挽回一样,欧洲债务危机揭开的是其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路线。眼下危机缓解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甚至有观点认为,今后的公共债务“定时炸弹”会在欧元区的核心国家法国引爆。

  日本困局 自作自受

  值得一提的还有曾经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尚未抚平灾后余震的日本,却在日益右翼化的政治家引领下再次陷入一次不小的外交、经济危局。

  由于身陷长达30多年的经济衰退无力自拔,日本的公共债务已经超过其GDP总量的2倍,据测算2016年日本的债务总额将超过其国内储蓄、海外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基本等于坐在债务危机的火山口上,导致日本政治逐渐走向极端的歇斯底里。

  右翼的野田佳彦与极右翼的石原慎太郎一唱一和,在中国的钓鱼岛上演了一场“国有化”丑剧,中国政府的强有力应对已经彻底打破所谓“日本实际控制”的格局,日本在经济上的损失则无以计数。

  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额比值是7:20,日本经济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格局已经无法逆转。日本汽车产业、家电产业长期在中国赚钱,日本车企的产品则是处于一种在世界其它市场走销量,在中国市场拿利润的情况,业界认为,日本汽车产品从中国市场取得的利润是最丰厚的。

  日本政客一闹,中国民众自发抵制日本产品,日本汽车在华销量急剧下降了80%。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一些企业已经考虑将企业转移,还有日本、西方媒体不断发问:日本经济真的依赖中国吗?

  精明的日本企业家和商家做出了回答,日本某车企老总说,即便是其它地方的劳动力再便宜,他的工厂也不会从中国搬走,因为中国的产业配套能力世界无双,日本媒体还报道,因为钓鱼岛事件受到严重打击的日本富士山风景区旅游业开始“争抢中国客源”。

  2012日本政客为日本带来的是一场自作自受的经济地震。

  文|老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