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遇上大数据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艺术,大数据
  • 发布时间:2013-04-25 09:42

  根据Gartner的调查,2013年会是企业大规模采用大数据技术的一年。调查中,42%的受访者表示已投资于大数据技术,或将于未来一年内进行相关投资。面对如此红火的市场,大数据真的是个筐吗?电商、社交媒体、现代服务业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吗?

  也许只要在当前纷杂的大数据呼声面前冷静下来,从实际入手,大数据这个筐也许真的是什么都能装的下。而雅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的大数据应用,也许能为那些希望在大数据方面有所建树的用户带来一些借鉴。

  谈到雅昌,一般人都会联想起这是一家高端的印刷企业。那它和大数据有什么关系呢?雅昌创建于1993年,现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拥有北京、深圳、上海三大运营基地,以及杭州艺术服务中心,广州、广西、香港三个办事处,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雅昌几乎拿到了所有印刷业界的各种大奖。

  从成立之初开始,雅昌就没有把目光局限在印刷本身,而是提出了“印刷即服务”的理念。围绕这个理念,雅昌逐渐成为了优秀的艺术服务机构。为近6万名艺术家、230多家出版社、100多家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以及近30个国家的艺术和商业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艺术综合服务。

  在这样的过程中,雅昌为了保存再现艺术品的原貌,供后人欣赏研究;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人类文明的印迹,雅昌近二十年精心打造《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通过现代IT科技,将珍贵艺术品的图文资料,以数据的形式永久地存储起来,填补了中国艺术品数据领域的空白,也是雅昌的核心资源和开展众多业务的资料和数据中心,为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播、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永继传承。目前,《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拥有60000余名艺术家、2000多万件艺术品珍贵的图文资料;拥有最为先进的图像数字技术、海量存储技术;全面、高效、安全地采集和管理着中国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品的信息、图片、活动记录。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被称作“中国艺术的四库全书”的平台,雅昌实现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的商业模式。从这些海量数据中,结合互联网平台衍生出设计、摄影、印刷、出版、艺术市场信息、互联网广告服务、艺术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艺术图片版权交易服务等B2B服务和产品,践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雅昌企业集团副总裁潘剑平表示,在惠普公司的协助下,雅昌针对《中国艺术品数据库》中包含的海量数据,编制了雅昌艺术资源信息组织标准,并建立起相应的内容数据管理体系。未来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将继续沿着“艺术创作与研究—传播与教育—交易—收藏”的主线,推动艺术教育、学术、市场、产业的发展。

  “印刷品不是客户的最终需求,客户希望通过印刷品来进行更大规模的信息传播。现在,雅昌只是迈出了‘大数据’应用的第一步。”潘剑平说,“艺术生态链包括了创作与研究、传播与教育、交易和收藏的过程。在每个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由此而产生的应用也是不同的,例如针对传播与教育,可以推出数字出版物,针对交易,可以有拍卖网络预展。未来,雅昌会进一步深化相应的应用。依托相应的大数据技术,推出了艺术家全集、数字出版、拍卖网络预展、艺品、电子图录等一些列产品,满足不同在艺术创作与研究、艺术传播与教育、艺术品交易、艺术品收藏不同领域的受众。”

  本报记者 汤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