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安全第一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大数据,Acxiom
  • 发布时间:2013-04-25 10:13

  连续几期谈论大数据,这一期谈安全。

  与所有新技术概念一样,大数据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三个问题:标准、安全以及政府主导。客观说,这些问题“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在大数据时代,安全问题更显得突出。

  大数据是商业概念也是技术概念。目前更多是技术推动,朝着商业化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的概念不断被异化,仿佛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本质说,大数据与过去的IT智能分析系统不同,异构、大量、真实、实时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由于有了大数据的概念,结合IT手段,分析和预测就变得更加容易。与过去的安全不一样的是,在大数据时代,一旦我们的生活、商业被提前预测和判断出来,未来更容易被某个机构掌握,甚至控制。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与过去的信息泄露还有本质区别。波及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大,甚至造成毁灭性后果。

  《爆发》的作者巴拉巴西虚构了一个惊悚故事。在未来,全美所有公共场合安装了视频,全方位监控每一个人的行为和举止。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该视频网站搜索个人行踪。这个网站之所有能建立有两个原则,第一是一个人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也就是说,网站轻易可以把个体的视频拼接完整,能看到这个人在哪里停留过,停留多少时间,停留的次数。第二个原则是,固定的规律性生活,促使我们的生活更具有可预测性。所以为每个人建立行为模型,更加容易判断个人未来。

  这是否很恐怖?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已经触犯了隐私。但在美国法律中,只要在公共场合建立监控视频,并不违法。现实是,在大多数国家,个人生活已经被无所不在的视频监视系统记录下来。在这之后是否有更多的行为分析和判断,肯定的是有,但不能确认深度和用途。

  这不仅仅是虚构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专门贩卖信息的公司。远一点说,美国在911之后,加大了对恐怖活动的打击力度,为此为由,建立了臭名昭著(巴拉巴西认为的)的TIA(整体信息识别计划,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专门收集商业、交通、通信、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近一点说,各种商业公司掌握的数据,假如连成一片,每个人都是“透明人”。

  个人所有的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银行账单、通话记录、机动车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等存放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商业公司中。我们经常在美国大片中看到,为了获取某人的信息,只要有“合适的理由”,经过特别授权,这个人的所有信息基本就能唾手可得。

  对于商业公司而言,只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信息也会随手可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已经有250多家从事信息交易的公司。如今,借助IT系统,有了大数据的概念之后,更多公司加入到信息交易的大潮中,信息更为精准、关联度更高、预测性也更准,更能为购买信息的商家带来利润。

  Acxiom公司保存了2亿美国人在购物和生活方面的信息,几乎覆盖了这个国家的所有成年人。它的合作伙伴来自零售商、超市连锁店以及银行、信用卡机构,甚至包括汽车、制药和IT公司。当合作伙伴请求某个客户的信息时,Acxiom会告知客户的地址、家庭信息、是否运动、养宠物、衣服尺寸大小等。出于隐私考虑,Acxiom不会让合作伙伴直接接触用户,更不会共享用户所有信息。

  诸如此类的公司比比皆是。ChoicePoint为保险公司提供各类信息服务,以及将个人档案卖给警察、政府机构和情报机关。Surescripts与药房、医院建立信息接口,每年处理30亿条电子信息,促进医疗信息在医疗机构之间的流动,促进医生之间合作。BlueKai数据库拥有2亿美国互联网用户信息,用户键入什么信息,都可以找到。

  大数据正在为这些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而我们的隐私和未来也在这种商业机会中被广泛关注。谁能掌握这些数据,是政府还是大的商业机构?怎么保障这些机构“不作恶”?难道我们可以被预测的未来就轻而易举地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让世界陷入《1984》“老大哥”的监视中?

  不过,记住技术与社会关系定律,也就是克兰兹伯克第一定律:技术既无好坏,亦非中立。大数据时代,这真是一大难题。

  本报记者 吴玉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