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到购物的距离有多远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导购,美丽说,蘑菇街
  • 发布时间:2013-06-25 12:48

  美丽说、蘑菇街这些之前耳熟能详的名字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原因和当前口袋购物的大规模广告投放是离不开的。

  这一类应用出现的背景均来自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尤其是消费者与其需要的商品之间需要建立更多触点,从而避免消费者迷失在淘宝浩如烟海的亿万商品当中,并且解决这亿万商品低成本或者高ROI 曝光需求。导购从理论上可以解决双向对接的问题,提升二者建立对话并产生交易的效率。这些应用此前被统称为社会化导购,同时,也由于它们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漫无目的进行逛街型碎片化浏览购物的需求,更顺应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大命题,从而均将移动端的发力作为重中之重。目的一致的前提下,三家之间的发展则各有各精彩。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解决逛街需求三种解决方案,好友之间因为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在逛街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协同效应,第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基于社会化的方式,通过好友之间的互动形成信息流的纽带,发展成为引导消费者发现商品的路径。毫无疑问,蘑菇街以及发展初期的美丽说均试图通过达人及好友之间的互动跑通这个价值发现链条。在这个方案当中,二者也均需承受着各种过度依赖淘宝的质疑,那么降低对于淘宝的依赖成为这类应用的严峻课题。达人与时尚编辑存在着天然的共通性,那么借由时尚编辑与写手进行专题策划,形成媒体性质的导购链条,似乎也有一些顺理成章的合理性,美丽说的尝试,以及从CPS向CPC的售卖,也正在践行这第二条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客观地讲,编辑的介入确实让商品发现和推荐的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走这个路线起家的果库团队透出消息,其犀利的点评和商品推荐团队居然仅有编辑3人,也确实令人非常之佩服。当然,也有另辟蹊径的,就是其实已经在市场存在一段时间的口袋购物。既不走社会化的道路,也不增加编辑团队的投入力度,而是踩在了现在更潮的一个点儿上,就是大数据,利用用户行为轨迹,尤其是点击、收藏等行为,以及对应商品属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形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进一步完成对消费者的商品推荐。

  社交、媒体、大数据或者其他各种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费者线上逛街的途径,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导购的角色。回到这篇文章的讨论伊始则是来自于口袋购物的广告投放词:口袋购物就是手机购物。导购应用的定位开始变化了吗?开始向交易平台延伸了吗?导购到购物的距离有多远?一线之隔!只要消费者不介意多跳转一次,这是来自于主动消费的购物决策足够坚定。毕竟消费者从导购应用进入之后确实能够找到吻合需求的商品,并且通过页面的跳转进入交易页面,也就是淘宝页面,通过淘宝ID登陆完成购买的行为。但是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将购买的行为放得更宽泛一些,导购在往购物转换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消费者完成收藏这个行为似乎就足够了。消费者收藏行为发生的同时也能更进一步使得导购企业了解消费者最实际的购买需求,而产生引导消费的各种可能,C2B的方式就是其一,大量收藏行为反向引导企业将商品进行PUSH拉动,通过小幅度优惠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完成交易。换句话说,导购到购物确实一线之隔。

  但是仍然面临原有的问题,本质尚未变化,即发生购物的这个行为是在哪个平台完成,是否继续依赖于淘宝的大平台,是否继续引导消费者对非标品的商品发现,是否形成消费者对全网购物需求的实际满足,要从导购向购物延伸,还需要上述企业更加出淘。

  易观智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