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新趋势:自动、集中、新技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管理,云计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6-25 12:52
在IT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信息技术的发展源动力来自网络革命。没有网络,信息化就无法深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以这种观点为代表,早在七八年前,某大型网络厂商就将自己的IT愿景描述为:世界上不再有本地计算和存储设备,人们手上所掌握的不过是一个显示和输入终端而已,所有的资源都部署在分布在全球的几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内。连接终端与终端、终端与数据中心的,是覆盖全世界的密如蛛网般的高速网络。
如今看起来,这种好似云计算般的愿景也并非是空穴来风。不过,以上提到的由网络主导信息化应用的观点,还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有些偏执。然而不管怎样,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络确实发生了革命,而且我们正身处变革之中。其实实在在影响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模式。未来,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可能真的会重度依赖起网络。
毫无疑问,网络管理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如今对于终端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手动,而更多强调自动化的部署调配,并实现个性化的分组应用与逻辑上的统一管理。
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开始就简化网络管理的话题开始有所行动。他们普遍认为,网络技术革新的源动力来自于用户需求。
网络变化催生需求“两手抓”
校园网的发展历程是网络革命最明显的一个应用体现。回顾初期,校园网的规模都不是很大,有的所谓校园网实际上就是学校的机房网络。因此,其承载的应用多为教育和实验数据。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渐应用,校园网的概念从机房中走出,覆盖面积逐渐扩展到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成为本地园区网。这时校园网上的应用类型已经开始逐渐丰富,流媒体、P2P等协议类型开始出现。校园网的规模并没有止步于此。扩招使得大学不得不在异地设立起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增加使得园区网之间也需要高速的互联互通。原有本地园区网的概念由此被打破。
现在,校园网的概念已经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在一些新建校园网项目中,仅仅只是一栋宿舍楼的网络转发需求往往就达到数百兆甚至上千兆,同时,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楼在内,校园内大部分建筑都要单独部署无线AP(访问接入点)。根据记者的调查,在一些中等规模的学校中,每天连接到AP的设备最多可以达到2000~4000部。国外一些大学的规模更是夸张。资料显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部署了超过3500个无线AP和13个无线AC(访问控制器),拥有4万6千名用户。来自ABI Research的研究显示,2013年全球各地的大学预计将花费超过8.37亿美元采购无线接入点和控制器。
庞大的网络规模、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不同的接入方式,使得网络管理员需要找到更省力的方式。因此,如今网络设备采购的重心已经从关注硬件性能转向“软硬件两手抓”。
“网络正在从面向连接开始走向面向应用发展。”H3C技术营销部部长孙晖表示,“网络已经从最初追求‘好用’,到现在开始强调‘好管’和‘可持续发展’。”
管理的自动与集中
在网络管理方面,尽管各个厂商推出的解决方案各有侧重,不过毫无例外地是,他们产品特性中的重要一项就是集中管理。
2012年博科发布了其HyperEdge架构,这一架构以“轻松网络”为主题。2013年,这一架构已经可以交付。HyperEdge以在园区网内消除生成树协议(STP)瓶颈、压缩接入和汇聚层为一体作为核心,可以跨园区整合多设备交换机,并实现虚拟和物理无线控制器的统一管理。
根据博科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凯的介绍,当用户初期购买了低端的博科交换机设备,随后为了网络升级再购买新的高端产品时,这两台不同型号的设备可以实现堆叠,并且高端产品的软件功能和特性可以被低端产品所“继承”,而且实现逻辑统一管理。其原理很好理解:两台交换机堆叠后,背板交换容量更大的高端产品作为主交换机,原有交换机的相关高级功能应用均交由高端产品完成。这种设计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与常见的AP产品不同,博科650、1220、7131等型号的均为独立型AP。其可以在AP上存储策略和规则,在AC发生故障时也可以照常工作。
博科在HyperEdge架构中重点强调了网络的自动修复功能。当本地有线交换机发生故障时,接入点可以动态地形成到邻近接入点的网格连接并通过冗余交换机回载。同时,当AP发生故障时,临近的其他AP可以自动调整功率覆盖故障AP的区域。
H3C所推出VAN(Virtual Application Network,虚拟应用网络)理念同样将集中管理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且,其将集中管理赋予了一个定语“自动化”。在iMC管理软件上,H3C引入了自动化业务编排的功能。所谓自动化业务编排,也就是将网络资源池进行逻辑定义,成为一个个组件。这些组件以图标形式抽象化,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当前的网络组成,并进行可视化调度。按照孙晖的说法,从用户接入网络、WAN到数据中心核心、汇聚以及接入层,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配置。这种自动化管理是基于Netconf协议完成的。
新技术的应用
SDN(软件定义网络)与虚拟化是两个当前业界的热门话题。如今,这两项技术都已经开始在网络管理方面得到应用。在H3C的VAN理念中,虚拟化、自动化以及SDN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控制器/代理(Controller/Agent)的架构,H3C可以实现OpenFlow协议、网络虚拟化甚至AC云节点等应用
“SDN是虚拟化、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补充。”H3C技术营销部副部长翟传璞表示,“SDN为网络虚拟化、自动化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和手段、更易用的开放API,进而更好地支撑上层业务。”
2012年底,博科收购了SDN领域的私营公司Vyatta。博科方面表示,其计划利用Vyatta的技术向用户提供端对端的虚拟化网络基础设施,以加快应用部署和减少开发周期。目前,博科可以将多台物理交换机利用其名为VCS的虚拟化技术构成一台逻辑交换机,以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对虚拟机应用和迁移的感知。
总体上来看,数据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节点数目日益增加,所承载的应用也更加多样。传统手工的网络管理方式在大规模网络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未来,我们所能够见到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类别将会越来越多。当然,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对厂商的服务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需求主导技术,技术决定应用,应用再影响需求,这是IT业界永远不变的一个演进循环。
本报记者 李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