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悖论

  富裕起来的中国老百姓不会每年都要买车买电视,越来越多的钱会花在购买服务上,从消费农产品,到消费工业品最终到消费服务,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一直以来,现代化和工业化紧密相连。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出意外地也是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走的工业化道路可以说相当成功。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拉动的。从增加值上讲,中国的制造业已然超越美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了。当然,大并不代表强,中国的制造业在很多方面还处于相对低端。

  制造业,虽然是很多国家增长的引擎,但却未必是就业增长的引擎。事实上,制造业几乎从来都不是最主要的创造就业的部门。大多数国家,在工业化之前,农业是最主要的就业吸收者,而在工业化之后,服务业则是最主要的就业吸收者。

  这中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要比农业和服务业快得多。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对经济增长越有利,但对就业则未必如此了。打个比方说,纺织机一发明,一个纺织女工就能织过去几百甚至几千人织的布,这无疑是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但如果纺织品市场的总规模不能用同样的速度增长,那纺织机发明后的直接结果却是––––这个行业能吸收的就业人数越来越少。

  相反,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很多领域的进步就慢很多。剃头匠,多少年了,大概还是用一样的技术在剃头。烧饭的大厨,就算有了最先进的电器,烧饭的速度也不可能快到哪里去。如果大家下馆子的次数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意味着厨子也必须有相应的增长,如此才能够满足需求。这也就是说,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尽管很多国家是因为工业才发达起来的,但真正就业增长最快的部分,却是在服务业––––烧饭的,洗衣的,做中介的,打官司的,写小说的,拍电影的等等。

  与很多国家的经历不太一样的是,中国的工业化是和全球化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伴随的是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的迅速上升,这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可以吸收比一个封闭经济多得多的就业。但这也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幻觉,就是觉得制造业,特别是以出口为目的的制造业,能在未来支撑中国的就业增长。

  这大概也只能是幻觉。中国目前的众多低端产业在全球已经占有支配地位,这些产业的发展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不可能持续地吸收就业。而高端的制造业可能会吸收更少而不是更多的就业,造汽车需要的劳动力要比做衣服需要的劳动力少多了,造飞机创造的就业要比造汽车创造的更少。更何况,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西方的消费者很可能不再会向过去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因此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也可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持续高速地增长,2009年中国出口两位数的下滑已经是一个明证了。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自然还会越来越强大,特别是从低端走向高端,但从就业的意义上说,制造业大概越来越不足以吸收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了。

  中国的各级政府,一直对制造业,对“项目”十分偏爱,因为制造业可以带来投资和税收。各种政策优惠也都向投资和发展制造业倾斜,这直接导致了相对过大的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则相对过小。这件事情,对增长的数字有利,毕竟制造业往往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但对就业的数字而言,则是另一番情景了。这大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可以算是世界之冠,过去这几年基本是两位数的速度,而中国的就业增长在最近这些年却只有区区1%~2%左右,高增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高就业。

  给服务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有利于帮助缓解中国持续存在的就业压力,也会是拉动内需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老百姓不会每年都要买车买电视,越来越多的钱会花在购买服务上,从消费农产品,到消费工业品最终到消费服务,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2009/12/31郭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