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之中国设计 20年不再是梦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中国设计,时装设计,美术馆
  • 发布时间:2013-12-28 13:50

  去今日美术馆看这个展览前我并没有很多的期待,感觉20年回顾展之类的别是秀辉煌的吧,中国服装走过了那么长的“中国制造”之路,设计的辉煌之类的恐怕纯属溢美之词,能有自己的设计就不错了。然而,看完展览,发现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一直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时代大背景下,思考如何在国际语境中塑造本土创意个性,宣扬和保持本土文化特点,20年100件作品中有许多是非常意外的惊喜,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当代时装设计发展到今天,它已从学习、吸收、拷贝的阶段走向了一个相对成熟的融汇、反思、创作的阶段,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型和实力,已然不再是梦。

  白色旋律

  设计师:刘洋

  创作年代:1995年

  材料:缎布

  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纸扇,运用现代立体设计的手法,让折扇的造型围绕着人体旋转,圣洁、浪漫,将东方的娟秀与西方的浪漫融为一体。在丽媛Style大热的今天,意外的惊喜是发现这件衣服是1995年彭丽媛在中央电视台五十周年大庆文艺晚会演唱时的演出服。

  秦俑

  设计师:马可

  创作年代:1994年

  材质:椰壳、麻、棕榈

  毫不夸张地说,马可做这套衣服用的材质,南方人常用来做床垫,然而古代秦俑古拙而威武的风采就这样呼之欲出。她的作品从最初就注重将传统内涵转换成现代的创意精神,张力、浑厚、质朴、博大,马可的设计风格全在里面了。重要的八卦信息在这里:1994年,刚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两年的马可凭此作品获得第二届兄弟杯大赛金奖,至今仍是最年轻金奖选手的纪录保持者,那年她23岁。两年后(1996年),她创建了“例外”品牌。

  东方翔云

  设计师:劳伦斯许

  创作年代:2009年

  材质:真丝、锻

  两条高高跃起的飞龙,拖地的裙角上翻滚的波浪,在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的吉祥图案寓意祥瑞之兆,收藏该作品的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称赞劳伦斯许的设计是“糅合着传统与创意,实在是现代顶级时尚设计的典范。”这片祥云曾被范冰冰披着踏上第63届戛纳电影节红地毯。如今得以细致地观察作品上一针一线的精美绝伦,不禁对中国服装设计师代表的“中国创造”以及对作品所寓意的国力强盛充满信心。

  剪纸儿

  设计师:武学伟武学凯

  创作年代:1996年

  材质:皮革、弹力化纤、水钻

  利用传统剪纸手工艺在红色皮革上切割、镂空,将剪纸立体化做成思维空间,这套作品无论从视觉还是形式上都给人极强的中国元素的冲击力,然而从表现手法来看,剪纸、灯笼、珠帘之类的有堆砌之感,也从一定侧面显示出90年代中国设计师群体对“中国元素”标签化理解的设计思路。

  九龙皇帝

  设计师:邓达智

  创作年代:1997年

  材质:100%人造纤维欧根纱、人造纤维细网、亮片、水晶用Photo-Print将布满香港街头、充满香港本土文化特点的街头涂鸦方块汉字“九龙皇帝”曾灶财的“墨宝”印到欧根纱上做成时装。同样是中国元素,同时代的香港设计师邓达智的作品充满香港本土文化情结并为世界广泛认可,系列作品被悉尼、伦敦等多家博物馆收藏。

  起承转合

  设计师:吴海燕

  创作年代:1999年

  材质:色织段、光华绡、丝、金珠、羽毛

  吴海燕这个作品对中国服装设计界的意义,恰如作品名字:起承转合。在世纪之交,中国设计师对继承传统上的创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历史的追溯与探索一定是为当代所用的,作品取中国传统之精髓,用现代设计理念加以转化,峰回路转,合世间五颜六色,运用立体裁剪和精湛的手工使得时装成为艺术与文化的载体。

  江南系列

  设计师:张肇达

  创作年代:2005年

  材质:丝绸、皮

  水、青瓦白墙、油菜花田、亭台楼阁、乌衣巷……这些江南元素淋漓尽致地挥洒在作品中,然而其表现形式却是抽象的,并不着意于形似:流线水纹、材质特有的光感带来的江南水乡波浪般柔和的韵律。四年后张肇达又做了《长江系列》,设计师对中国文化与现代服装表现手法的融合越来越纯熟。

  中国红

  设计师:王鸿鹰

  创作年代:2009年

  材质:丝、牦牛角

  设计灵感来源于藏区夕阳下一头披着残阳孤独的牦牛。牦牛角的粗犷与红色丝绸的热烈细腻对比,大气、深邃,既浪漫又有激情,特有的中国红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并图/章铧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