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困境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储蓄,M2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30 09:08
今年6月“钱荒”之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以代表性的7天回购为例,其2006~2008年平均水平为2.08%,而今年7月至今该指标收益率迅速上升,已较过去抬高了200bp以上,除此之外,其他反映短期资金成本的指标如理财产品收益率、大额存款利率、IRS、CCS等都出现系统性的抬升。
造成资金紧缺的,既有趋势性的因素,也有冲击性的原因。2010年以前全社会储蓄以及M2快速膨胀,在满足了投资与经济发展之后,仍显现出资金过剩的格局,在那个阶段因为资金供给较大所以资金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012年后,全球开始对货币宽松政策的退出逐渐形成预期,外汇占款的流入在波动中减少,金融脱媒造成的存款搬家现象越发严重,四大行的存款增速进入个位数时代,资金的供给开始出现趋势性的变化。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过去两年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野蛮加杠杆形成了对资金的刚性依赖,各种融资渠道、金融创新在需求的推动下应运而生,资金利率易上难下。资金价格的决定权已悄然从以前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这些是趋势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调整无疑是很猛烈的冲击因素,监管层也运用了很多“文件”来调控银行资产端的“畸形”结构,但是每次调控都推高了资金成本。降杠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政化的方式,即通过金融监管定点爆破,另一种是市场化的方式,即提高杠杆成本进行全面打击。今年的8号文、9号文是第一种思路,治理的角度很好,但是商业银行的创新远比限制多,这些红头文件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率都会被打折扣。所以最后恐怕还得通过第二种方式,即提高融资成本的方式来治理非标的问题,因为低廉的资金成本和稳定的资金价格预期只会不断推高杠杆。
12月份,上述不利条件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货币开始活化、利率曲线平坦化,在银行的负债久期缩短过程中要求资产久期也缩短,单纯从期限的角度,配置长久期的债券的必要性降低。其次,和过去低廉的资金价格不一样,现在短期利率中枢系统性抬升、波幅变大且资金价格预期也不稳定,在选择资产配置的过程中,流动性和变现周期显得更加重要,银行买入长久期的债券将深度锁定流动性而同业资产运作时间短,资金可以快速回笼,再投资风险也较小。再次,当存款增速放缓到一个阶段的过程中,企业对存款派生类资产的需求加大,标准的债券不能直接派生存款的劣势显得极其突出,从这个角度,非标资产再一次被青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加上监管成本,非标利润仍远远超越了大多数资产,银行间货币市场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充当非标“钱袋子”的角色。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央行在这个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今年来看,央行对热钱流动、财政存款投放、资金季节性波动的反应灵敏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市场利率的频率、方式和指向性意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货币政策是为了服务于宏观经济目标,所以资金价格的变动最终还是应反映经济冷暖。
(作者系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研究员)
张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