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中职学生Photoshop课程学习兴趣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Photoshop课程,学习兴趣,实例
  • 发布时间:2014-11-26 09:42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Photoshop课程中如何上好第一次课,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Photoshop课程 学习兴趣 实例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其中,Photoshop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笔者以Photoshop课程为例,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好Photoshop。

  一、上好第一堂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深入的学习,更不用说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上好第一堂课,能树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良好第一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以后的课程教学更加顺利。

  在上Photoshop第一节课上,笔者首先拿出优秀设计师的获奖作品让学生赏析,多彩的效果要比枯燥的讲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其次,笔者会挑选几个较为简单但效果明显的实例,现场操作演示给学生观看。随着多彩绚丽的视觉效果逐渐展现,学生会被深深地吸引。笔者还会适时地将以前毕业学生一些较为优秀的学习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努力学习后也能设计出这样的作品。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开始渴望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

  笔者在展示课程魅力后,还会及时向学生介绍当今社会对Photoshop技术人员的需求、有关的工作岗位及其收入待遇等情况,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为未来的就业目标加倍努力学习。

  笔者相信,一个完美的开始虽然不一定能保证完美的结果,但一定能为最终的成功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夯实基础,扎实操作

  要学好一个软件,首先是对软件中工具使用的学习。教师若直接去介绍每一个工具的用途,就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让学生保持热情。笔者会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把新旧课程内容插入其中,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学生就会及时对所讲的内容所涉及的工具有深入的认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虽然很多学生学会了具体的工具使用方法,但不会举一反三。例如抠图的操作,就需要学生对比工具和具体实例,自己进行判断。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一般会针对一个例子列举不同的工具,让学生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操作和练习,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

  能力。

  其次是基本概念知识的掌握。如“图层”这个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操作中经常发生混淆。笔者从一开始的操作时,就强调学生不能在背景图层上作图,必须用不同图层来画不同的图像。笔者通过现实生活中画家作画(特别是油画,水彩画等)的过程,强调图层作画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初学时就养成图层作画的习惯。又如选区,通过一些抠图层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选区和图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通过不断渗透、反复强调,让学生基本掌握“图层”和“选区”的概念,这样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例如“路径”“填充”“蒙板”“通道”等,都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三、保持兴趣,鼓励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书本案例往往会受章节内容编排的制约,不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的连续性,而案例的设计与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教材,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典型、趣味、丰富多样、贴近生活的Photoshop案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学有所用,增加学习的动力。通过大量案例的实践操作,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Photoshop的学习,最终目的还是能自己设计作品。到教师后期授课时,学生理论和实操经验都有了,设计制作的欲望很强。此时,教师应及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笔者经常给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对于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进行讲解示范,从而达到鼓励本人和其他学生的目的。

  四、小结

  教学实践证明,掌握Photoshop的各种操作技巧和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才行。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属于自己的时间,多给学生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教师还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正确引导,让学生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文/李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