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实训室,建设,管理
  • 发布时间:2014-11-26 10:08

  摘要: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实训室 建设与管理 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成为职业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现阶段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训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不够合理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发展起来,专职实训技术人员较少,新建成的实验实训室大部分由专业教师兼职管理,这些教师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任务,一人往往身兼数职,真正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精力往往不足。专职的实验实训人员往往由学历较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组成,这些不足既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

  实训室的设置改革滞后于专业调整与改造,导致相近的专业购置相同的设备,使得有限的资金投入于设备的重复购置上,实训设备资源闲置,利用率低下,甚至无处安置,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实训室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3.实训室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了实训室管理,各实训室也都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很多制度成为形式,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严重,维修经费大量增加,造成学校财产的巨大浪费,也使后续实训受到影响。

  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实训技术队伍建设

  新时期对高职实训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懂理论,会操作;懂教育,会教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

  (1)在职学历教育。教师利用周末、寒暑假,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学校在经费和工作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2)参加科研课题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

  (3)参加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短期业务培训和同行之间的互相交流。

  (4)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实践。

  总之,应当选拔熟练掌握本学科仪器设备的验收、调试、运行、维修和管理,能完成本专业实训数据采集、分析和整理,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的人员担任实训室管理员和实训指导教师。

  2.科学规划实训室建设和管理

  进行实训室建设时,要依据专业设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实训室的数量和面积,既要满足现实需求又要有前瞻性、创新性。

  (1)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大多数综合性高职院校是由多所重点中职学校整合发展起来,原中职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专业实训条件,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有实训教学资源,重新按专业配置规划,作为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2)购置技术含量高的新设备。在建设新实训室、购置新设备时,应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既保证基本技能训练的设备需要,又重点采购一些用于培养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精、尖设备。

  (3)理顺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笔者学校成立了统一管理的实训中心,统一安排全校实训教学计划,实现资源在校内优化配置与共享,同时面向社会提供有偿培训。

  3.规范实训室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保障实训室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实训室职能的关键。

  (1)实训室管理制度化。为了使实训室的有限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调动实训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要不断建立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使实训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职责严明,分工明确,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实施奖惩。

  (2)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化。在学生第一次进实训室时,讲明实训室的各项管理和使用制度,实训中若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不只是简单地批评和处罚,而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导致的后果。制定“5S”管理规定和“5S”活动方案;实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目标,严格执行行业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总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大家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才能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全面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科技信息,2007(3).

  [2]陈计生.高校实验室管理诌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6).

  文/薛梅 李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