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电子专业NI Multisim11电路仿真应用教学初探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电路,仿真,项目
  • 发布时间:2014-11-26 09:50

  摘要:NI Multisim11电路仿真应用是中、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电气控制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职业院校开展电子设计竞赛的主要内容。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这款仿真软件的实用技巧。

  关键词:电路 仿真 项目

  随着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企业对职业院校培养的电子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许多中、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以往传统的电子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已无法跟上企业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学院电子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与企业一线电子技术工程师开展联合“攻关”,以NI Multisim11电路仿真应用为代表,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这款仿真软件的许多实用技巧,并在学校、新余市以及江西省的各级电子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其今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内容

  Multisim不仅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电子教学软件,而且还是专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一款工具。该软件的专业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处理更复杂的设计。对于基础素质相对较差的职校生来说,选择一款合适的仿真软件对于其正确掌握学习内容至关重要。2010年1月,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了教育版、专业版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其中教育版最主要的功能在于通过从一个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原理图中导出原始VHDL语言,简化数字电路教学;用教师要求的新的AC单频分析指导动手电子实验;与NI教学实验室虚拟仪器套件(NIELVIS)教学原型平台结合,将仿真数据和实际测量关联。因此,学院决定采用教育版的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既保留了传统的学科理论体系,又以项目教学为核心,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的电子技能的“关键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

  二、教学意义

  职业院校电子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能否在第一时间内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以往不少职业院校的电子专业教师的思想存在一个误区,即职校生只要掌握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可,加之近年来职校生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许多教师怕烦、怕累,不愿意引入电子行业的新技术、新内容。而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开展Multisim11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融入学习氛围,通过动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易于使用的交互式电路教学和学习环境。该仿真软件包含多种特性,能协助教师授课,能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从而查看和研究各种电路;可以让学生专注于理解电路概念,而不用为学习应用环境而烦恼,在软件中,学生可以在线修改电路值,然后查看实时仿真结果,通过仿真让学生探索“假设”情景可以巩固他们在课堂或实验室学到的知识;最后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这款软件具有的教学特性简化了电路理念和电子的教学,对软件用户界面以及现有的仪器和分析工具进行自定义设置,可以控制学生在电路中可以看见和使用的部分。这样就给教师提供了许多强大的教学功能以及可以控制的概念引入方式,从而使软件的复杂特性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或课堂内容相匹配。

  三、项目+任务

  在整个NI Multisim11电路仿真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快速入门和实用技巧的角度出发,以项目与任务为驱动,明确学习内容,按照典型性、对知识和能力的覆盖性及可行性原则,遵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规律,通过任务实施过程使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这款电路仿真应用软件的实用技巧。其中,我们将整个课程内容设置为十一个项目,分别为软件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软件虚拟仿真仪器的使用;软件分析方法的应用;软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软件在通信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软件中的LabVIEW虚拟仪器的使用;基于该软件的单片机仿真;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每一个项目均以具体任务为驱动,其驱动过程又分为任务目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过程以及技巧要点四大步骤。整个过程以典型实例进行深化、强化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使学生全过程体验“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地加强相关内容的教学,并根据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职校生组织好分层教学,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充分体现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做、研一体化的特色。

  文/向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