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唯有粉丝才能成功

  任何组织要想从平庸变成杰出、卓越,以获得不俗的绩效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之所以造成今日之平庸,一定有无数的机缘和原因,即使组织有好的想法、引入好的人也很难改变。

  逻辑上谁都不想停滞于这个平庸之中,这就必须变革。这个变革,我们不妨将其看作推行一种新的文化、新的工作思考、新的管理工具。企业作为一级组织,可以采用“硬式”工具,如考核KPI、如人员调动等方法,这些体现了组织权威和纪律。可是,这个“硬”若没有思想的变,成功几率却是很低的。

  现在来说一说软性的思想推动更改“软性”的方法,这个“软”用于触动人心灵的变化,去引发思想上的滔天巨浪,去引发彻底变化。

  这是一个平等和自由的时代,在职场中的芸芸众生,虽然没有几个不向往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事业,可是有几个能真正有这样的心力、智力和精力?往往被“小我”的点点滴滴困守在许多“不得已”之中?

  小米手机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中的“粉丝经济”将互联网运作逻辑用到了极致,颇具有启发意义。转向公司,我们假若将公司管理变革中必须修正的思想、管理工具、工作方法也视作小米“手机”这样的产品。看看会发生什么?

  小米的运作逻辑中是以“爆品、粉丝、自媒体”作为其战略三部曲。其中“爆品”是产品策略,“粉丝”是用户策略,“自媒体”是用户的连接策略。这三个策略正是将产品推向用户,并被客户喜欢的过程。

  做“爆品”就是需要将工作做到极致。引发到公司的管理变革中就是:公司在一段时间的活动必须集中精力,不要多目标推进。另外一个指向是提供这个产品的发动者,必须能提供极致产品能力;在公司内部对于推进的工具、方法、思想,要有无限的热情,将其中的逻辑、内容、工效清晰描述、展现到极致。这个极致,则预示着推动者不得不具备无限的热情、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如果没有这个“爆品”的精神和落地,组织变革中推动的措施将会半途而废,无法达到“Tipping point”(爆破点)状态,以至于最终被过去的平庸所覆盖,改革将归于失败。

  这个“爆品”的体现就在于用户战略做“粉丝”,只有有了追随者,这时候无论是改革的思想、还是改革的措施才会释放价值和意义。

  “粉丝”逻辑,套用一句革命的语言,应该就是:当思想、理论只有被群众理解和应用,才有价值。在这个“点赞”的时代,在这个可以随意选择平庸、卓越、有作为或无作为的时代,这个“粉丝”的逻辑,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一个组织的员工、管理层对面向未来的思想改变、措施推动而无动于衷,这将是最大的威胁,这时候无论是变革的推动者、还是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深刻反思,想尽办法进行改革。

  不能简单地责怪员工的不理解,这时候定然是推动者没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没有利用所有可能的场合去推动概念和方式的阐述以及落地。

  再往下这个“自媒体”,其实则是“粉丝”逻辑的进一步地向下落地。“粉丝”不只是一个“N个人对一个产品”的追随和膜拜,其实更是“粉丝”的情感寄托、产品进一步修正改进的窗口。这时候的“自媒体”就在于,“爆品”的推出人需要收集来自粉丝的各种需求,包括情感、功能、非功能的需求,形成对产品性能以及情感上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展现到“自媒体”平台上,成为粉丝的公共信息展现平台。

  在组织变革体系中,实际上就是对改革的措施、理念的不断实例化、生动化、升级化,没有这个自媒体的互动,显然就落实不了“粉丝群”的构建。

  可以看到,“爆品、粉丝、自媒体”不只是互联网时代经济的工作原则,也是让组织的变革思想、措施和手段脱颖而出的唯一机会。

  所有的这一切,都将指向要真正做好变革的企业,而推动变革的领导者,要极具推动的正能量,以及推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

  黄锡伟

  健友集团董事兼总裁、亚信联创董事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经济师

  中国第一代从事自主软件管理和开发的创业者,对企业风险投资、运作体系、人力资源、文化建设有独到见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