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一步,mPay就成了吗?

  近场支付,只为闭环

  去年年初之时,央行便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叫停了线下扫码支付,直接把以《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线上支付系统打了个措手不及,互联网巨头打造O2O闭环生态的美好设想被挡在了线下消费的最后一道门前,但移动支付取代传统支付却是大势所向。因此,在扫码支付被叫停后,另一种近场支付方式—“NFC支付”跑马圈地的步伐忽然开始加速。耐人寻味的是,NFC支付得到了央行的支持:中国银联开始着手对POS机进行NFC技术改造,并同时联手电信运营商,分别对商户与消费者两个层面同时进行补贴,以期推动NFC支付的加速落地。而华为、联想与魅族等诸多厂商则纷纷加快了自家NFC产品的研发。一时间,各式各样的NFC手机纷纷露出身影。

  不管是银联还是手机厂商,都是完成近场支付生态中的必要环节。银联是为线下支付的未来布局,而魅族这样的手机厂商则是为了完善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在未来的近场支付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抢占市场,未必可行

  尽管iPhone 6已正式在中国发售,但Apple Pay服务却并未同期向中国用户开放,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与中国银联进行谈判,但具体进展如何外界难以知晓。在这个时候,魅族却联手《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抢先发布了搭载NFC与指纹识别技术的mPay支付服务,其意图不言而喻。无外乎是为了率先占领市场先机,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中赢得筹码。同时,魅族还能打造自己的支付闭环,提高用户体验与黏性。

  魅族的前瞻性固然值得称赞,入局NFC支付系统也是必然。不过在近场支付领域,率先抢占市场也不见得能为其赢得多大的竞争优势。目前市场上NFC手机并不少,但用户使用率却很低。尽管时常有NFC支付的试水之作,用户却远未养成支付习惯。而苹果的Apple Pay何时入华还是个未知数,但鉴于其支付系统的身份并不与银联有直接的业务冲突,进入中国也应是迟早之事。

  基于苹果手机庞大的用户群体,魅族显然难以抗衡。抛开苹果不说,NFC支付及指纹识别技术本身在实现上也并没有较大难度,拥有众多粉丝的小米手机也大有可能后来居上。相较于小米的营销能力与其完善的应用生态,魅族还有胜算吗?

  此外,NFC支付不同于推行起来没有太大难度的扫码支付,NFC支付需要银联提供终端支付设备支持,而庞大的换装费用也是银联一直难以真正铺开NFC支付的原因之一,因此市场上具备NFC支付功能的POS机并不常见。既然无法使用,那魅族的NFC支付又有何意义呢?

  至于魅族能否实现与《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打通,就更加充满不确定性了。近日,《支付宝钱包》推出新版本,支持苹果手机指纹支付,未来是否直接与苹果联姻以帮助其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业内人士也普遍对此充满信心。

  如此一来,其体量完全无法与之抗衡的魅族对于《支付宝钱包》来说,又将处于何等地位呢?

  亮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