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模式”的答案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魏学勤,低速电动车,创新
  • 发布时间:2015-02-10 13:44

  [地方代表之山东]

  “最后我想回答低速电动车何去何从?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提高产品品质决定产业发展的未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中的专题论坛上,针对主题“低速电动车何去何从”,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学勤作了这样一个回答。近年来,低速电动车一直在争议中迅猛增长,而聚集了众多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山东也走出了一条特别的道路,创造出这一领域的“山东模式”。

  《汽车纵横》:在国内,山东省是低速电动车的生产大省,请具体介绍一下近一年的生产销售情况?

  魏学勤:低速电动车的产销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对22家联盟内企业最新统计,2014年我省共生产低速电动车18.74万辆,同比增长50.46%,其中生产低速电动乘用车17.29万辆,同比增长52.91%。我们省里面传统燃油车2014年共生产203万辆,同比下降1.6%。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山东时风、山东雷丁等5家企业共生产低速电动车14.56万辆,占联盟内22家企业总产量的76.65%。我省产销低速电动车从2010年的1.2万辆,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8.74万辆,五年增长了10倍。2010年以来累计向海外市场出口3.2万辆。三是项目投资提速。2014年,全省整车关键零部件新项目总投资超过280亿元,低速电动车正成为山东汽车工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点。

  《汽车纵横》:虽然山东省内的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需求旺盛,但国内不乏具有此类条件的地方。为什么是山东在这一领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这条路是如何走出来的?未来有哪些发展目标?

  魏学勤:近年来,山东立足实际,通过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在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上坚持由低到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基础路线。面向国内三四线以下城市,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制订自律性标准,探索出一套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的管理思想。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山东的低速电动车产业有政策扶持推动。山东省政府2010年正式向国务院提交报告,申请在山东开展低速电动车管理试点。20102012年省政府连续3年集中采购低速电动车总计1383辆,用于基层公务用车,支持了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2012年,省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省低速电动车生产规模达到30万辆,到2020年达到100万辆发展目标。

  而且,我们很注重产品的创新升级。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2012年组织低速电动车创新升级年活动,一批企业通过了中国汽车技术中心62项强制摸底检测。

  产业一直有序发展。针对2014年中央电视台315曝光的违规生产和销售四轮车问题。去年5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31次常务会议,并强调指出在国家法规政策明确之前,过渡期内坚持从实际出发,正视现实,积极在生产、销售、使用环境等方面研究探讨低速电动车管理的有效措施。为落实省政府31次会议精神,加强行业自律,协会在向郭省长的报告中,提出设定门槛,分类管理。公布山东省低速电动车企业准入条件,并与山东保险协会共同开展了低速电动车车辆实施保险的试点。目前已有9家企业家通过准入,36种产品达标验收,针对低速电动车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我们与省保险协会对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运行的2万辆低速电动车进行第三方风险损失率调查。结论是什么?低速电动车第三方责任损失率与私家车相比低10个百分点。

  《汽车纵横》:近几年来,山东对低速电动车的一些管理工作已经做了不少尝试,作为在这一领域的一名实践先行者,您对国家关于低速电动车未来的管理模式有哪些建议?

  魏学勤:低速电动车是适合国情,顺应民意的新兴产业,我们应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和老百姓出行需求,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社会管理的思维对产业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将低速电动车列入我国法定的交通工具。第二,借鉴欧盟低速电动车分类管理经验,一是完善产品定义、技术标准、生产许可、产品认证、行业管理等。第二,明确路权,在有条件的省市率先开展工作。第三,低速电动车品质是决定政策突破的关键,建议生产企业要做到关注政策,苦练内功,突破4大技术瓶颈。一是动力电池容量,二是充电速度,三是驱动系统匹配,四是整车性价比,实现低速电动车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让老百姓用得放心。当前优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技术适用性强的低速电动车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实现低速电动车产业有序发展,必须选择有利于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政策,政府要顺势而为。简化审批程序,明确准入条件,推动低速电动车有序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