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风的电动汽车中国梦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农用车,时风集团,刘成强
  • 发布时间:2015-02-10 13:48

  [企业代表之时风集团]

  一句“时风时风路路畅通”的广告语让那一代人在数十年后仍能记起当初以生产农用车著称的时风集团,但如今的时风已非当年吴下阿蒙,时风集团总裁刘成强如今在谈的,是一个更大的梦想:“低速电动车可以肩负起13亿中国老百姓共圆舒适出行梦的神圣使命”。对于时风这样的企业而言,转型发展低速电动车的现实意义不止于此。

  《汽车纵横》:从作为农用车领域位居前列的生产企业转型为低速电动车的生产大户,时风对低速电动车是如何定位的?目前在这一业务的布局是怎样的?

  刘成强:时风是一个服务于中国农村农民的企业,我们过去干过近2千万辆的三轮汽车、拖拉机和轻卡车,我们曾经创造过三轮汽车第一、小拖拉机第一、单缸发动机第一的成绩,很多人对时风的电动车也很关注,有人说时风是鲶鱼,有人说时风是黑马,资本市场说时风是潜力股,这都源于低速电动车。为了回答低速电动车上哪里去?我们很认真,所以我弄出来一个答案叫“低速电动车科学发展与13亿中国老百姓共圆舒适出行梦”。低速电动车经过科学发展,可能推出中高端产品,这样就涵盖了电动汽车,所以我建议把电动汽车的旗帜去了,低速电动车可以肩负起13亿中国老百姓共圆舒适出行梦的神圣使命。

  目前时风集团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地设立了700多个电动车经销点,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电池回收体系,针对公务员、医药人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等,我们推出了高速、中速、低速等全系列的电动车,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收入较高的可以买4万到5万元的中高速车,中低收入者能购买3万到4万元的中等电动车,低收入者能购买3万元左右的中低速电动车。我们时风所在的高唐县人口48万,人们越来越认可电动车,现在在我们县,时风自己的一个营销网点一天销20辆到30辆电动车,既有高档的、中档的,也有中低档的。目前销售势头呈现了和当年三轮车一样井喷式的发展状况。时风电动车产品供不应求,销量持续增长,2015年我们计划保证10万辆,争取12万辆。

  《汽车纵横》:如何理解低速电动车对于时风这样的企业的转型意义?

  刘成强:安全、环保、经济、舒适出行是每个人追求,目前对于城乡居民来说,他们出行主要靠三轮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大家知道,摩托车的安全性相对差一些,因为它速度太快,电动自行车不能遮风挡雨,相对安全性差一点,舒适性不够,低速电动车是零排放,我们时风3万辆摩托车已经被革命,全国电动车革了摩托车的命,现在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低速电动车正在取代我们的三轮汽车的主要功能。现在三轮车的产量和市场销量已经非常低了,国家部委领导担心我们转型转不动,市场逼着我们转型,我们不可能不转型,所以我们现在害怕转型太快。陈清泰主任曾说过,到今天为止还找不到像小型电动车这样既节能减排又能拉动消费的好产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这是一个大产品、大产业。时风集团为了迎合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把“双80”车搞好,我们一方面通过国家检测部门的检测,国家发改委提出来“双120”,我们在认真准备,我们也力求成为能通过高标准的企业,同时我们深知城乡之间广大的地级市以下的市场需要低速电动车,我们开发了三系列、全系列的车型,现在都已大批量投放市场。同时我们也看到,习总书记5月24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使之成为强劲增长点,我们认为“APEC蓝”,“中国蓝”都是国人的梦想,舒适出行是13亿人的梦想,不管每个人的地位多高,钱有多少,在节能环保方面,我认为做贡献的责任是一样的。

  我们认为,低速电动车是我们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出口。我们想如果没有低速电动车,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向哪里转,我们没有方向,我们也是一个具有几十万人甚于上百万人的庞大产业队伍,我们需要出口。我们也知道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请求也恳请在这一点上,给我们留出出口。

  低速电动车能为电网分散调峰,能保证国家电网的安全,同时因为白天开车晚上充电,又能最大限度挖掘电网的潜力,为电网创造更好的效益。特别是我听到欧阳明高教授讲,如果全国的小汽车都改成电动车,用电总量也只是国家总电量的十分之一,我感同身受,我们不投入或少投入就能够获得很大的能量。我们也能理解到,发展电动车产业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太高,如果用上电动车,国家能源的紧张情况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应该提出这个理念,认同这个理念。

  《汽车纵横》:作为低速电动车领域的生产企业,您对目前低速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还有哪些主要顾虑?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刘成强:规范低速电动车的发展,企业和生产部门确实要承担重大责任。低速电动车产业确实是在发展,作为生产企业,我们既有研究节能减排、研究战略发展的责任,同时我们又有担忧,确确实实在产品层次上,好企业和差企业不一样,我们最担心的不是快和慢的问题,有个别企业一旦出了质量事故,会把那些好的企业也给抹黑了,这将对国家的产业战略而言是一个失败。我们最后一点建议是,第一,对低速电动车进行分类管理,以准入放宽,产品从严为原则,我们作为主体企业,坚决支持。第二,达到准入标准的低速电动车能纳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很多领导认为低速电动车不需要补贴,锂电池装到低速电动车上也是需要补贴的,专家讲数据,我们作为企业讲事实,我们恳请关注我们的各方人士到我们时风去看,那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电动汽车县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