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提升效益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产业效益,合资,品牌
  • 发布时间:2015-02-10 14:2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京生专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虽然企业面临的是同一市场,但企业体制不同,自身优势各异,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共同之处是都迫切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在提高设备、厂房、技术研发等硬件投入的同时,着力加大对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视和投入。针对如何强化企业管理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李京生副秘书长为企业破解迷局,“在恶劣市场环境下,企业内部步调一致,企业间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和产业效益。”

  《汽车纵横》:前几年汽车市场井喷时,中国企业只要抓住机会找到空档,采取价格优势,就可以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奇瑞、吉利、长城等。而一旦遭遇对抗性竞争,外资企业、合资品牌频频采用降价手段,或者汽车市场形势转差,中国企业就难以抗衡,那么中国车企未来将面对什么样的市场格局?

  李京生:当前,企业所面对的是全球竞争时代,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优质低价高服务”的全方位比拼。从产销数据看,在外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自主品牌企业产销数据的上升和下降幅度都大于外资企业。

  这种状况让人喜忧参半。可喜的是,我们中国汽车企业迅速发展,占据了一定市场空间。但问题也很多,部分国营企业资金来源于合资企业,合资比例未来会不会放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争取最好是不放开或逐步放开,为中国企业再赢得一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但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国家产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长远来看,放开合资比例势在必行,具体时间和步骤尚不确定。

  一旦股比限制放开,可以预见外资将大举进入,中国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将面临前所未见竞争格局。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还很弱小,如果和跨国公司正面竞争,将出现“少儿和泰森拳击、小渔船和航母对抗”的局面。我们要借助股比全面放开前的短暂时期(预计十年、十五年),加速汽车企业和汽车行业发展。

  《汽车纵横》:汽车产业有属于自己的特性,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哪些特点?

  李京生:我国汽车行业和企业发展依赖于三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作用。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关系。如果仅是某些企业表现优秀,众多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综合竞争力量,产业整体不一定优秀;如果产业未能优先发展,一般来讲身在其中的企业也不太可能有好的发展机遇。

  二是要尊重产业特性和发展规律。每个产业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不同的发展时机和发展路径。企业要认清行业发展规律,踏准发展时机,选择适当的产品和技术。

  最为重要的是第三点,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来讲,相对于产业发展,企业微观管理更为重要。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如人、质量不如人、技术不如人、品牌不如人、服务不如人,而生产成本反而高于外资企业,那么竞争优势何在?

  《汽车纵横》:丰田纺织精益改善活动已经在多家企业展开,从企业管理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请您结合丰田纺织精益改善活动谈谈车企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

  李京生:企业要建立竞争优势离不开以下几点:夯实基础管理、学习先进管理技术、营造创新和持续改善文化。在这些方面,世界领先水平的丰田公司精益生产——丰田生产方式TPS,值得我们下力气学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在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自2013年以来开展精益改善活动,通过丰田专家驻场辅导、巡回辅导和“自主研”培训,指导企业学习并推进精益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精益改善活动,不仅为三十余家企业培养了精益改善人才,而且帮助示范工厂取得了立竿见影改善成果,例如场地节省一半、人员减少十分之一、产能提高、不良品大幅降低等,实现多项管理指标改善。

  在丰田纺织的指导下一些示范工厂有很多的改进,经过一年多努力学习,企业各级人员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认识到精益改善的作用,示范线改善取得明显效果,更可贵的是此项活动带动企业初步形成了精益改善文化。

  《汽车纵横》:观察企业学习引进丰田精益改善过程,从中发现有两项决定因素:一是能力,二是领导者决心,二者缺一不可。您认为企业在精益改善的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李京生:精益改善过程非常痛苦,最困难也是最重要一点就是改变企业各级人员工作习惯,打破“不可能”思维定式。

  早在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时代就进行过“铲煤”动作研究,对产煤使用工具、铲煤次数、动作路线、动作频率进行研究规定,遭遇到工人们激烈反对,但最终结果是科学动作使工人们工作起来轻松愉快,同时增加产出提高收入。这说明改善改变需要过程,特别是其中思想认识必须转变,变“不可能”为“无定式、无止境”。

  我们不仅要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益方法和技术,还要学习他们推进推广的方式方法。丰田精益专家经常讲,作为企业,重中之重是把自己应当做好的事情先做好,在打造品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力度。

  《汽车纵横》:中汽协企管委致力于帮助企业提升管理实力,如果企业经营管理搞得好,即使市场环境恶劣、产品竞争力偏弱,也仍然能够盈利进而发展;但如果管理搞不好,即使设备技术领先,企业也未必能够盈利及发展壮大,您认为企业谋求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李京生:企业发展需要解决三个层面问题:第一是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第二是选择产品和技术路线,解决“怎么做”;第三是选择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解决“效益”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通过试点、总结和推广,逐步实现精益改善机制、节能管理体系、云智造技术等在企业落地,带给车企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助力企业消除浪费提高效益。企业掌握这些先进务实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并不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却能在短期内就取得明显效果,例如很多精益改善和节能项目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就能获得可观收益。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希望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在搞好各自企业同时,学习先进管理技术,从基础上创造出中国式管理方法,加上中国创新技术和中国式市场机会,中国企业一定能够做强做大,这既是我个人想法,也是中汽协加强企管委工作的初衷。

  企业通过参加中汽协企管委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可以从中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帮助企业盈利。企业能持续盈利就有希望,企业有希望中国汽车产业就有希望,中国汽车产的希望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了希望。

  本刊编辑 张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