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平台去担保化之路_P2P_互联网金融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P2P,网贷平台,去担保化
  • 发布时间:2015-03-02 08:36

  【摘要】近两年,国内P2P网贷平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但在政府监管仍未明确落实之前,平台的发展喜忧参半。本文以2014年11月,贷帮网发生项目逾期但公开表态“不兜底”事件为切入点,搜寻政府提出的P2P平台“去担保化”相关政策内容,探究P2P平台“去担保化”的内在原因及目前平台相关实践操作,给当下P2P平台及广大投资人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P2P 网贷平台 去担保化 政府监管

  一、事件背景

  2013年以来,国内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飞速发展,尤其是2014年以来P2P网贷平台规模增速达到历史之最。据统计,2014年初时,全国P2P网贷平台880家,到11月底,P2P网贷平台已有1540家。到2014年底,全国P2P网贷平台将达1600家。

  今年以来,P2P网贷平台不断吸引大规模投资,但这也难以掩盖P2P平台项目频发坏账、逾期的现状。之前,大多数平台基本都会采取自行垫付投资者本息的方式来应对项目逾期问题。而就在今年底,贷帮网因为与前海租赁合作的项目发生集体逾期,这100多个项目规模从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总计1280万元资金不明去向,项目涉及500多位投资人。这次,贷帮网总裁尹飞公开表示“不兜底”,此言一出,P2P平台是否有垫付的责任引起了P2P业界热议。

  二、政府监管政策

  自今年4月份以来,银监会明确提出P2P网贷平台的“四条红线”,其中包括“不得提供自我担保”。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政府进一步提出“P2P平台监管十大原则”指明P2P行业未来“去担保化”方向,对当前P2P网贷行业普遍存在的“本息担保”现状提出挑战。

  7月初,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明确披露P2P监管思路:明确P2P的信息中介地位、对其设置准入门槛、明确收费机制、严禁P2P汇集资金、同时要对投资者风险进行评估。平台自身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8月下旬,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综合处处长蒋则沈表示,“去担保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从内在逻辑上思考P2P行业为何需要担保,担保是不是P2P行业必须提供的金融服务功能。10月份,央行支付清算协会官员透露,P2P行业监管政策已报送国务院审查,其中核心点就是平台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严禁对金融项目进行担保“兜底”。

  可以看出,今年监管机构多番表态P2P要做信息中介而非信用中介,主要是保证在这个中介平台上,投资人和借款人信息透明。

  三、P2P网贷平台去担保化的原因分析

  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是健康的金融产品的核心,风控体系包括极端风险的应对。科学的风控手段可以在产品发生逾期或坏账前去覆盖与处理。如果已经到了平台出面“兜底”这一步,其实已说明平台无法通过风控体系来覆盖风险,在风险管理中出现重大失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平台尚未暴露的风险其实可能存在更大的隐患。

  依靠成熟的风控措施去处理金融产品逾期或坏账问题不是难事,目前行业内主流平台基本已经树立起各具特色的风险控制体系,致力于打造“去担保”平台。靠担保来吸引投资者的平台会逐步淘汰,监管的政策也是提高了网贷平台的门槛。“去担保化”会促使平台注重风险预警与处理能力的提升,不断强化自身风控体系,加速平台优胜劣汰。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完全能消化掉一定程度内的坏账,并且能降低不良贷款再次出现率,促进行业更为健康地发展。

  “去担保化”的目标是培育平台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让金融服务机构与它所承担的风险更为匹配,在此基础上普及普惠金融。“去担保化”要求平台将风控环节前置,主要在于发挥平台实力与优势,利用全民征信及大数据测算,对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进行充分尽调。

  国家在P2P监管政策中提出“去担保化”也是为了保障投资人的长期利益,让投资人资金流向风控体系成熟健全的平台,才是从根本上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四、P2P网贷平台去担保化的实践

  虽然P2P平台要“去担保化”,在未来不自担保,但由于目前普遍投资人的风控意识尚且薄弱,平台目前在不断升级自身风控水平的基础上,还将与第三方担保公司保持合作。

  P2P平台担保的核心是对冲风险。现在有些平台采取的方式是会和很多担保公司合作,也就是P2N模式,“N”代表网贷平台合作的多家机构,包括小贷公司或担保公司,这些机构提供担保,平台不参与前期借款人开发及后期本金垫付。这样风险分散到多个点上,而不是集中在平台的一个点上。

  许多P2P平台正在测试更复杂的风险对冲手段,用更灵活、多样化措施破解P2P行业目前面临的担保困境,用更合理的方式对冲风险。未来P2P平台还会通过与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他们的风控手段设计差异化产品,并引入小微企业融资当中,真正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下,中国P2P网贷平台迈入洗牌期,即将迎来了兑付高峰,逾期及坏账出现频率增加,投资人也正好可以以此为参考,风控体系缺失的平台无奈坚持“兜底”,具备成熟健全风控体系的平台由于可以表态“不兜底”,用其真实应对风险的能力说话,平台优劣由此显现。

  五、总结与启示

  对于P2P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对接投资人和借款人的平台,没有垫付兜底的责任,国际规则也是这样。但鉴于国情,P2P市场仍不成熟,投资人群体习惯刚性兑付的承诺保证,短期全面去除垫付是不可行的,因为盲目撤销垫付反而会让某些不负责任的平台乘虚而入,给投资人带来更大的损失,对行业也是揠苗助长。但从长期来看,平台去担保是必然的趋势。未来平台的好坏的评判标准,不在于其是否提供担保,而在于平台是否能做好各项风控环节。

  对于广大投资人,必须要明确投资有风险,培养风险自担的意识。当“去担保化”成为现实,刚性兑付就不复存在了。这也是市场对投资人的教育。如今,商业银行都允许破产,虽然还有“存款保险制度”,但是分散投资,别把鸡蛋都装到一个篮子里的观念必须深入人心。对于P2P,投资人该如何判断风险?谨慎投资永远不会错,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率,在筛选平台时,关注信息透明度、投资标的、投资产业发展趋势等信息。

  如今,贷帮网千万元项目逾期事件仍在发酵,这事件开创了P2P行业打破潜在刚性兑付规则的先河。这件事对贷帮网来说是一个坎,是其理想状态与行业现状存在差异冲突的一道坎。贷帮网将以何种方式迈过这个坎都将在中国P2P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

  参考文献

  [1]郭建航.贷帮网曝千万坏账P2P不兜底或致出局[N].中国经营报,2014-11-17(B07).

  [2]李冰.P2P网贷的2014监管空白下的繁荣与泡沫[N].证券日报,2014-12-13(B1).

  [3]崔吕萍.“去担保化”:P2P风控面临新挑战[N].人民政协报,2014-9-02(007).

  方圆晓卉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