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与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公积金,法制建设,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3-02 08:43

  【摘要】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随着我国的法律制度的改革而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现象,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效果大为凸显。山西住房公积金建设在国家政策下,发展的也日趋完善,但也面临诸多例如公积金监管制度不完善,公积金立法不清晰,公积金信息不透明等诸多问题,需要改革,加以完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公积金的内涵和特征,进而整体的介绍了公积金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山西住房公积金 法制建设 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公积金制度进行过了改革,同时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公积金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积金金融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山西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与现行的社会体制相适应,自身并加以完善,为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好,处理好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也对我国公司公积金和住房公积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总的来说,只有加深对公积金法制建设的研究,才能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更加完善,进而服务于人民,造福与社会。

  二、公积金法制建设理论概述

  (一)公积金的内涵

  公积金从定义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司公积金,一种是住房公积金,对现在来讲,住房公积金最为普遍。1999年国务院颁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是这样定义的: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而在2002年做了一次修订,将住房公积金修改为: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从以上公积金的内涵可以看出,公积金是一种长期的有效性的储金制度,做了一定修改是为了更加完善,然而公积金作为一种长期的储金制度的内涵依然不改初衷。

  (二)公积金的特征

  1.义务性。义务性也称作是强制性。公积金是强制缴存的,它不同于一般居民储蓄存款,是由国家法律规定保障实施的。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按时缴存,不得少缴、多缴、或者逾期缴存。公积金的强制性有利于资金规模的扩大,保证职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保障性。保障性就是职工在法定条件下,可以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公积金贷款申请。公积金的保障性给职工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3.互助性。公积金的互助性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个人闲置的资金集合起来,汇聚成一个大的融资基地,给需要资金的职工提供融资使用,从而解决了部分职工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

  三、山西住房公积金法治建设存在的缺陷

  (一)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律建设方面的问题

  1.立法不完整。法律应该与制度并存,有了制度的推行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支持。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都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而山西省也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公积金的《通知》的情况下,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从国家本身来说更高效率的等级法律较少,导致地方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并且行政法规的制定也较为落后。1991年上海发布了《上海是公积金暂行办法》等规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印发《住房公积金缓缴、降低比例审批业务操作规范》做了通知(京房公积金法规字{2006}144号),只是做了部分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较为滞后。总的来说,山西立法层次也较低,不利于公积金发挥其保障的作用。

  2.公积金缴纳的法律途径受阻。由于缺少相应的公积金法律法规,部分单位不缴、欠缴公积金的状况此起彼伏,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职工也没有办法得到应属自己的公积金。目前,山西省因为公积金纠纷也较为普遍,山西省劳动仲裁对公积金的争议也不予受理,山西省地方法院也对公积金纠纷定性不同,做法也不一致。因此,职工很难得到有利的法律保障。

  3.公积金制度与政策的实际覆盖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矛盾日益明显。公积金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目前山西有大量的务工人员,下岗职工,低收入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建立或者是建立不缴存住房公积金等现象的频繁出现,使资金的互助性功能大大减弱,进而对公积金建设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些单位因为身份不同待遇不也不同,即使是在一个单位,待遇也有所区别,更会消减部分职工的福利待遇,也是公积金制度覆盖率低的一个明显的表现。

  (二)山西住房公积金管理层面的问题

  1.监管较为薄弱。近几年,山西住房公积金的法律纠纷频发,充分说明了山西监管体系不健全。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时监管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比如说财政,建设等部门对公积金的监管只是停留在书面上。二是公积金管理中心自身的监管没有落到实处,致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效率低下,沉淀资金较普遍。三是住房公积金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透明度严重低下,缴存公积金的单位和个人信息不完整,使监督难以执行。四是监管下设的部门太多,太冗杂,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监管缺失、资金被占用与挪用的现象,使公积金缺乏安全保障。

  2.信息较为滞后。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是最重要的公积金业务之一,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公积金的办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山西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在信息系统的科学性,严密性,安全性方面还是不太健全,内部操作人员是否合理操作没有固定的人来监管,对公积金职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山西住房公积金建设在执行方面的问题

  目前,公积金缴存率低已经成为住房公积金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山西省近两年缴存率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来说缴存率低还是导致了缴存总量的不足,进而总体缴存率还是不太高。进而为提高缴存率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住房公积金的业务办理太过繁琐,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能跨省使用等问题也需要亟待解决。其次,城乡公积金制度不统一也是制约公积金建设的一个因素,山西城乡公积金制度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山西进城的农民没有较好的享受到公积金制度,尤其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农民没有与职工享受相同的待遇。就全国而言,只有40%的城镇市民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带来的便利与福利。

  四、完善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律建设的建议

  (一)改进相关住房公积金法律条文

  增加立法条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如何开展工作,必须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立法,使其有法可依。首要的是落实《住房公积金条例》,制定相关的住房公积金法,增加一些必要的法律条文和规定,对住房公积金在缴存、使用、监管、管理,惩罚等方面做出详细的约束,从而使公积金规范运行。其次是认真地讨论和筛选各部门出台的通知或者是文件,进行合理的修改或废止。最后还要对各地方住房公积金法规进行统一管理,要做到在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基础下与国家的住房公积金法律体系相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立法,强调城乡统一,关注民生,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同等的公积金制度的待遇,推动县,乡公积金制度宣传与实施。同时,可以建立公积金制度试点,为公积金制度发展提供良好的范例。

  (二)加强内部外部的监督

  增加信息透明度。近期地方政府针对住房公积金更加关注,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大幅度提升,激活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利用公积金进行炒房成了一个潜在威胁,所住房以公积金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科学的资金运行机制,保障公积金的安全使用,严谨资金管理中心直接放贷,增加公积金的运行信息的透明度。

  (三)规范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

  1.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住房公积金法律知识培训。2014年10月24日下午,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了一次法律知识培训,达到良好宣传效果。所以山西住房公积金的法制建设也要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方针,邀请知名律师,开展讲座宣传活动,增强山西住房公积金法治意识。

  2.重视信贷机制。山西政府应该根据不同人的需求制定出不同的贷款政策,可以继续采取“低存低贷”的保护性政策,或者是降低利率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公积金信贷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还要做好公积金的合法评估,规避风险,完善防范机制,规范闲置的资金形成资金供给,为信贷机制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五、山西公积金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山西近期公积金发展方向

  第一,山西省要严格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监管的职责,改进监管的机制,全程监管,适时监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山西公积金建设监督的各方面平稳运行,在监督层面朝着严格化的方向发展。第二,要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使公积金归集工作浑然天成,对相关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同时,要积极在农民的身边建设公积金制度。使山西公积金建设朝着细致化方向发展。

  (二)山西远期公积金发展方向

  山西公积金建设远期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全新的,公平的,高效的合理的新模式。我国借鉴新加坡与德国的公积金制度,也导致了种种的弊端,所以,我们自身要实现改革,山西省也不例外,也要实现山西省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山西省公积金远期的发展方向可以朝着“变强制为自愿”,让公积金制度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建立山西省自愿储蓄银行,提高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先通过太原等城市试点,进行探索与发展。目前,在全国早已实行,这种公积金制度的转变,将会很好的从根本上解决山西公积金制度现存的问题。

  六、结语

  在未来,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的发展将对我国公积金发展的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山西住房公积金进行法律规范,公积金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才会发挥其积极作用。山西公积金建设是建立在全国政策机构的机车上,实现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准金融机构到金融机构的转变,本文结合中国目前公积金发展的新形势,山西住房公积金法制建设将在我国公积金建设的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燕.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2]李宏伟.住房公积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3]程思明.需提高公积金使用透明度[R].羊城晚报,2012-11-01(4).

  [4]戴晓波.住房公积金应成为社会基金[R].南方周末,2013-03-11.

  [5]汪洋.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R].人民日报,2014-11-06.

  [6]《住房公积金缓缴、降低比例审批业务操作规范》(京房公积金法规字[2006]144号).

  [7]朱国龙.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低效率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08-05.

  [8]李林蔚.浅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法律欠缺及完善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14-03.

  作者简介:赵鑫(1983-),男,山西沁源人,研究生,中教二级,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赵鑫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