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险政策红包趋向实惠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红包,是新常态下政策红利的一部分。优化的产品管理制度设计,配合财政补贴和费用支付政策的落实,加强对投保承保的监管,改善保险机构经营,这一切将会改变农业保险长期以来的尴尬局面,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一大波政策性农业保险红包来袭,对于农民来讲无疑是好消息。

  2015年3月5日,保监会、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条款拟订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接着,《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4月1日起施行。

  从《通知》到《办法》,体现了农业保险产品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创新。从中看到,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农业保险的政策设计更加具体,目标明确,更有可操作性。长期以来处于尴尬状态的农业保险,终于迎来转机。

  以往农业保险的状况是,政府想推却两头不讨好,金融机构没钱赚意兴阑珊,农民真正受益少聊胜于无。而且,由于定损手续繁琐,理赔过程漫长,赔付金额甚微。但是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却又不能空白,于是这项业务似鸡肋,时断时续地存在着。保险责任窄、保障程度低、理赔条件严苛等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农户反映的突出问题,据悉,2014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25.7亿元,同比增长6.2%;提供风险保障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参保农户2.47亿户次,同比增长15.71%;承保主要农作物突破1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1.6%,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口粮作物承保覆盖率分别达49.3%、69.5%和68.7%。另据悉,2014年中国全年的保额收入刚刚超过2万亿元,按照规划,2020年这个数将达到5万亿元,也就是未来5年要连续保持19%以上的增长率。可见农险投保增长率目前仍略低于全部保险业务的平均增长率,农业保险业务增长空间仍大。

  最新政策除了从保障社会民生的高度明确农业保险的作用,并通过业务创新力求体现政策实效。比如,气象指数保险的推行,是农业保险的一大进步。以气象指数保险形式开展试点,意味着具体的保险赔付将以气象指标为依据,而不再与农户的实际损失挂钩,因此省却了许多工作环节,节约了成本,堵塞了漏洞,提高了效率。特色水果险为特定产区量身订做。2015年广东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品种将从2个增加至18个,其中湛江香蕉、荔枝、龙眼等岭南特色水果,将逐步纳入试点范围之内。

  利好政策还有:扩大保险责任,强调保险责任应涵盖保险标的所在区域内的主要风险,将地震和旱灾列为必保的保险责任;提高保障程度,保险金额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或饲养成本;取消理赔时的绝对免赔条款,保护投保农户利益;提高理赔比例,三大口粮作物全损时苗期赔偿标准不得低于保险金额的40%;明确绝产标准,将损失率在80%(含)以上视为全部损失。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红包,是中国新常态下政策红利的其中一部分。《通知》与《办法》的下发,标志着农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发挥农业保险功能作用将带来深远影响。世界范围内农业保险以政策性保险为主,政府的决心以及财政的支持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业务开展的效果。因此,有关财政补贴和费用支付政策是否落实,对投保承保监管的加强和保险机构经营的改善,只有这些条件满足了,政策红包才能真正惠及农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