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正能量的“小喇叭”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广汽三菱,总装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7 09:35
在和《汽车人》交谈的两个小时里,朱娜总是在笑。
自认为笑点很低的她,有点大大咧咧,却又敏感警觉,典型的一个文艺女青年。内心的浪漫情怀好像与冷冰冰的机械车间格格不入,可她却很自信地说:“女文青也懂汽车,这一点儿也不冲突。我知道自己是一颗还未破土的种子,需要在这车间里发芽长大。”
2013年3月,英语专业毕业的朱娜怀着一颗憧憬而又迫切的心走进了广汽三菱总装科技术系,成为了一名技术员。在进入车间前,朱娜说自己对汽车简直就是一门儿黑。
虽然不懂汽车,但当她作为实习生第一次进入车间的时候,朱娜告诉《汽车人》:“那一刻,心里不是好奇,反而是敬畏。”看到钢板从冲压开始,经过繁复的机械手有条不紊地安装、喷涂,看到汽车在立体的流水生产线上缓缓而行,装配机器人整齐划一地操作,以及师傅们严谨而有序的做派,朱娜深刻意识到,这不止是文科转理科的过程,而将是自己生活一个全新的开始。
实习从外装线上开始,因为不了解,朱娜空闲的时候也常常在生产线上待着,摸摸这,看看那。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刚来嘛,先混个脸儿熟,这个存在感还是要有的。”
外向的性格,很快她便与线上的小兄弟们熟络起来,并打成了一片。每个岗位都去认真学习,随身带着小本,遇到要点或疑难问便记录下来,然后去请教班长或培训师傅。经过半个月的实习,很快她就对外装工艺有了一定的熟识。
紧接着因工作需要,她被派往涂装车间,进行上工序的碰划伤检查作业。也是在这一个月的岗位上,她锻造了一双火眼金睛,从此对车身涂面不良有了强大的辨识能力。从涂装车间回来后,她依次又在内装系和底盘系进行了学习。
2013年7月,她回到技术系,正式接手技术员工作,负责内饰系的工艺品质。从学习熟悉内饰系作业手开始,再到内饰系多发扭矩不足或超标的处理,接着到内饰系多发品质不良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循序渐进之下,她开始变得熟门熟路,不管是品质问题的解析还是工艺要求的点检,她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辣手摧“划”
碰划伤一直以来是总装品质不良的头号难题。2014年1月,ZC车四门内板碰划伤的问题成为广汽三菱产品多发品质不良的第一位,朱娜便跟着检技部门一起成立了专门的课题攻关小组,成员涵盖了总装科、涂装科和焊装科的同事,她和大家一起分析所有的风险源,对整车品质科指摘的碰划伤和凹凸进行分门别类,针对多发涂面不良问题进行跟踪和调查,并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针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对策措施,各个击破。
那段日子,朱娜的压力不小,但她依然能和现在一样爽朗地笑,依然喜欢和团队的成员开玩笑,她觉得这样疯癫些大家反而可以轻松点。朱娜说:“心态真的很重要,我也不能说自己特别自信,但我希望我很自信,更希望我们一起自信。”
每周两次的小组会议都会开到很晚,要利用管理看板对于近三天的措施及效果进行说明,无效则还要重新核对纪录,将结果通报总装全科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组历时4个月,2014年6月ZC车四门内板碰划伤大幅下降,甚至达到不良率趋向于零的状态。后续两个月,她也继续对该问题进行追踪和跟进,直到不良率逐步稳定,并远低于目标值,被大家戏称之为辣手摧“划”。
单个项目有了进展,她虽欢呼雀跃,却知道对于碰划伤而言,路漫漫,任重而道远。她执着又坚定,2014年10月根据碰划伤的实际情况,制作了碰划伤削减方案。因地制宜,给系内各技术员划分了车身涂面不良责任区域,督促他们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于每周一发出碰划伤跟进调查表,内含上周最新的碰划伤不良统计数据及照片,要求各技术员进行PDCA循环的跟踪,将结果和建议对策及时更新。待到每周三下午,便召开系内碰划伤推进会议,要求各技术员对各自的调查情况进行说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以便后期更好地推进涂面不良削减活动。
2015年,这项活动仍在继续。她说:“希望凭借自己智慧,多提供良方益策,和全车间一起努力,为困扰总装科长久的难题的解决奉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此外,朱娜介绍,内饰系的第一个工位是总装上线工位,上工序流入的涂面不良偶有发生。针对这个问题,她根据总装第一个工位检验不良信息的记录,及时将上工序流入的不良对相应的科室进行反馈,以便其他科室进行调查和控制,多次将现状不良情况反馈给领导,跟着领导一起与涂装、焊装、整车品质科沟通交流,从此,上工序流入不良的比例明显减少。
总装科“小喇叭”
除去她常挂在嘴边的削减碰划伤的目标外,朱娜还有一个被大家熟识的身份——总装科的“小喇叭”。
她多次跟着检技一起参加品质对策会议,对自己解析的多发不良问题进行总结,并向领导汇报。因常常在品质对策会议上能看到她的身影,渐渐的,其他科室的同事也开玩笑式地对她说,你是总装的“小喇叭”吧,总装的问题点总是看到你在汇报。她便总是笑盈盈地回答,没有呢,只是运气比较“好”,需要汇报的总是我解析的问题。
玩笑归玩笑,她每一次都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报告。不管是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着手,还是从工艺完成流程入门,她都能很快地发现问题,理清问题的上下层逻辑关系,条理分明,逻辑严谨。
2013年11月CR45突发前视灯与顶棚间隙问题,这是她调查分析的第一个复合型问题。她先从总装内部调查,发现装配手法异常,立即查找装配图纸,寻求作业要点,经过多次亲自装配试验验证,最终找到正确的作业手法,及时进行了工艺文件的修改,并对作业员及班长进行培训。
但在后续的跟进过程中,她发现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便要求焊装提供车身部位精度,并与零部件品质科的技术员一起去逐个调查零部件,分析钣金件的精度扫描结果,亲自到零部件厂去查看部件的检具状态,经过多次的分析、讨论和试验,得出结论,要求零部件进行改进。
在3个月的调查和研究中,她每次都将最新的调查结果整理总结,在需要汇报的时候进行更新报告,最终该问题于2014年3月“关闭”。
但2014年10月,此问题又再次发现,她又一次出发,把握现状,调查原因,解决问题。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调查与汇报中,她的报告制作得越来越美观,思路越来越清晰,结构越来越严谨,领导一看便十分明白。
而她这个“小喇叭”则收获了更多的肯定,她发现,找她帮忙梳理报告脉络的同事越来越多了,领导也对她的汇报总是露出一个赞许的微笑。
不放弃、不抛弃的念头一直在支撑着她做这项工作,朱娜知道,解析调查得越频繁越彻底,思维才能越缜密越严谨。而每一次的汇报在她心里更像是一场课堂,针对领导的指摘和提问,她不仅能知道自身调查的漏洞在哪,而且还习得了下一次分析的全面之法。
近两年的工作中,除去品质不良问题的解析和碰划伤的削减推进,朱娜还组织策划了科室年会技术系的小品节目,充当了大学实习生的导师,给新进来的一线员工做车身涂面品质意识的培训,参加QC小组成果的上台发布……每一份不同的工作安排都是一次别样的体验,她做得用心,也做得出彩。
她深深明白,身边的同事都是优秀的才干能人,自己这颗小小的种子需要汲取的养分还太多太多。
未来日子还很长,朱娜说:“我会谦虚地低下头来,认真学习,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她坚信将来这颗树会开花,而开出来的花定是自己关于汽车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Q:请形容一下您眼里的汽车工人。
A:我眼中的汽车工人就是要认真、细心。然后就是要懂技术,要把自己负责的工序做到极致,还要胸有成竹地完成。
Q:请形容您眼里的中国汽车工业。
A:虽然我是在合资企业工作,但我觉得中国汽车工业未来还是得看自主品牌的发展。我有位同学在比亚迪上班,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讨论,我们都认为自主品牌的品质标准和体系管理确实有很多地方是要学习日本的。
Q:您的梦想是什么?
A:我的梦想就是过好每一天。希望我每天都会很开心、很充实,都能学到新东西,都有新收获。
Q:您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A:偶像是我爸爸。因为爸爸是个乐天派,对生活有热情、有追求,并且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很有才,所以我希望自己像他一样,做一个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
Q:如果有机会能改变自身现状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件事情,您希望是什么?
A:如果时光还能回去的话,我就要少吃一点,就会不这么肥了。
本刊记者/张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