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瑞: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看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东风日产,启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7 09:41
微胖,一笑,眯成两条线的双眼仿佛会说话似的,悄悄地就能让人和她的距离瞬间拉近。这是东风日产郑州工厂品保部整车检查科系长王喜瑞给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凡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上她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追求完美的。
今年38岁的她于2010年9月加入东风日产郑州工厂,先后在焊装科、总装科任品质项目系长,2013年时获得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12月在厂子的支持下成立了“喜瑞创新工作室”,以立足汽车制造工厂龙头部门总装车间现场,进行跨部门联合改善,弱化部门壁垒,推进现场优化。
5年时间,劳模的荣誉称号与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对于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制造产业里,王喜瑞努力与付出可想而知。但她坚持认为做人总要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看,这也是她这几年来工作上不懈的动力。
创新·担当
2010年年初,奇骏、逍客移管郑州生产之际,王喜瑞到花都工厂进行东风日产管理模式的学习。
在焊装科学习期间,认真跟随导师深入一线解析问题,并通过不断地与现场班长及作业员沟通,充分了解花都工厂先进的品质管理模式。在移管新车试做阶段,负责焊装科品质、成本项目管理,构建焊装科品质及成本管理体系。
2010年9月,新车量产之际,担任焊装科品质项目系长时,完全将花都工厂先进的品质管理模式应用到现场,并结合郑州工厂“三新”(新工厂、新车型、新员工)特色,对焊装科品管模式进行创新。
王喜瑞提倡“以下道工序为客户”的标准,关注车体建付精度和外观品质。
经她介绍,为落实“后工序”为客户的标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去与不同的部门沟通,并持续开展专案和改善活动。
2011年年初,在P32L量产前期,由于车门、侧围外板等钣金外观件供应商能力的问题,车体外观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了焊装科生产的达成。在此背景下,以制造为核心,王喜瑞带领的品质改善课题就此拉开,联合部品、供应商、技术、IE、保全等部门,开展“递减焊装科调整线返修点数”的改善。
经过反复讨论、分析、验证、对策,历时三个月,解决了制约焊装生产的重大问题,该课题也获得郑州工厂首届质量改善项目一等奖、2011年度工厂改善项目二等奖。与此同时,主导的另一个课题“P32L建付精度提升”,极大提升了由此问题带来对总装商品化弹出率的影响。此两项改善降低了返修成本,由此带来的效益达20万元左右。
在王喜瑞看来,品质管理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只有以“后工序为客户”的理念,不断关注细节,做到预先管理,才能保持品质的稳定及提升。
为使车体精度保持稳定,她特别关注焊装夹具定位销管理。为能够掌握到现场夹具定位销的真实状态,她组织焊装技术、焊装保全和焊装科的各位班长,每季度对所有夹具定位销排查一次,以此督促各班组对定位销的日常点检做到认真有效。
定位销的检查,必须是在生产停止之后才能进行,所以这项工作只有在中午休息时才能进行。每季度一次的检查,总是要牺牲掉N个中午休息的时间,但为了品质的稳定及数据的真实性,她却从没有怨言。
新工厂,从头开始,从无到有,王喜瑞一步一步走过来,她始终相信,目标就放在那里,你没有努力,你就没有资格说完不成。“回过头来看,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挑战·高度
2012年2月份,工厂将她调至总装科担任品质项目系长,将工厂制造品质最后一道关口交在她的手中。
初到总装科,王喜瑞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业务不熟。在焊装工作很多年,从车体结构、原理以及问题点的类别、原因、对策,她并不陌生,可是对于总装工程,什么零件在什么地方安装,却鲜能说出,更别提结构、原理等更加深奥的问题。她要求自己只有尽快到现场去,才能快速融入总装团队。
那时,在总装的返修区、商品化线,经常能够看到她的身影:班组、线体旁,与班长、指导员、员工沟通交流,向技术、保全、品保人员请教,全身心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岗位。
2012年4月份,启辰D50量产。公司的第一款自主品牌新车带给郑州工厂极大的挑战。王喜瑞深入到班组,对每一个问题亲自到现场确认,和班长讨论对策,制定品质保证网络,确保问题流出防止对策有效。通过对问题快速对应,与制造相关的问题点急剧递减。
在第二款自主品牌启辰R50量产前期,王喜瑞带领团队结合D50所暴露出的问题点,开展专案活动,如标准作业一致性监察、标准作业书作业要点指导、二次伤防止专案、困难作业追踪等,对新车问题有效预防,促使新车品质快速提升,启辰R50量产以来,市场品质反应极其良好。
“启辰第一款车真正是我们郑州工厂做起来的。”提起启辰,王喜瑞口中充满自豪之情。
2015年1月,王喜瑞被调至担任品保部担任整车检查科系长,负责GK推进和安全管理推进,相信在新的岗位上,她会应对更多的挑战,活出更多精彩。
正能量·聚集
2013年12月,郑州工厂“喜瑞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该工作室正是以王喜瑞的名字命名的,这让她既深感骄傲的同时也觉得肩上责任重大。
她介绍说,目前工作室团队成员10人,平均年龄30岁,涉及工厂中与制造现场关联密切的各个科室,业务范围包含现场管理、制造技术、IE、整车品保、部品品保、设备保全等各个领域。
2014年,为了让工作室有个好的开局,王喜瑞带领团队成员,以总装车间为核心,紧紧围绕现场急需解决的困难,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为现场解决一部分实际问题,最终全年共计完成课题11项,产生效益130余万元。
让王喜瑞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郑州工厂提出要保持“领先半步”的优势,圆满完成工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提出了“为生存而战”的成本递减目标,其中人力成本递减是迫切需要开展的项目。
在此形势下,王喜瑞和团队成员以人力需求最多的总装车间为现场,应用先进的AGV自动化技术开展一系列改善,比较典型的有:减震器配送上线自动化、轮胎螺母输送自动化、线边随行小车自动化、前后悬手边化改善等,有效降低了作业员现场作业中的时间浪费,再通过合理的作业编成,达到了人力递减的目的。
此外,为整车检查科所做的车辆合格证钢印自动化项目,更是开创了东风日产四地五工厂的先例,率先在合格证钢印作业中实现了自动化。
王喜瑞总是说,“喜瑞创新工作室”的成立,是一群优秀人才的凝聚,是东风日产正能量成N次方递增,这种正能量在新的征程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家人,尤其是儿子,她总觉得陪伴时间太少,但同时她又希望自己能够以实际行动为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现在除了工作之外,王喜瑞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和父母、爱人、孩子一起说说过去、现在和将来;陪着孩子读一本好书,辅导一下功课。
Q:请形容一下您眼里的汽车工人。
A:既有老一辈汽车工人勤劳、朴实,又不缺现在年轻人善于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
Q:请形容您眼里的中国汽车工业。
A:我觉得中国汽车工业,从50年代到现在为止,在设计、研发、制造方面积累了长期的经验,未来肯定是要走国际化路线,这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大环境、好机会。
Q:您的梦想是什么?
A:希望启辰品牌能够成为国民品牌第一车。
Q:您的偶像是谁?为什么?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觉得周围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具体的偶像没有。
Q:如果有机会能改变自身现状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件事情,您希望是什么?A:因为当初没有上过全日制的大学,所以希望有机会能够去校园进行一次学习,当一回真正的学生。
本刊记者/吉盼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