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有时 专题有时

  时值小满。节气说,物至于此而小得盈满,手机上频频提醒的红色暴雨警报,显示着窗外阴沉的黑云,像是要把一个夏天的雨水都下完。

  我一边催稿,一边和岑桑说,外面的天黑得像世界末日,远处的机场,不久前才上演了一场龙卷风。她说,听上去好奇幻。

  奇幻的意思是:所有事都有不正常的可能。暴雨让这座城陷入了非正常的状态,楼下被水淹得可以划船的街道上,车子慢慢挪上人行道;没有带伞的路人们,暂时放下警惕心,和陌生人共享同一把雨伞;上班赶稿赶得昏天黑地时,领导说趁还没下雨快点回家吧,突然文艺单位了一把。

  似乎所有人都陷入一种默契,对不正常状况做好心理准备,好的,坏的,不便的,惊险的。在这种应急而包容的状态下,听到杨老大说,这期专题做得太糟取消专题时,编辑部的小伙伴在几秒的惊愕表情后,迅速进入应急备案的状态。

  毕竟,在这样的天气,发生什么事都是可能的。

  于是,QQ列表打开,全员开始疯狂地重新组稿。我的一个作者,行踪隐匿,单位不能上外网,十天半个月抓不到人,但现身就必有稿。每当我想多和她聊一会时,就会想起前同事的叮嘱:有事说事,有稿交稿,你的问题就是太喜欢和作者聊天。我的另一个作者,昼伏夜出,一定只有下午才找得到人……类似特别讲究的作者每个编辑都有,编辑潜规则说得好,没有点怪癖的作者不是好作者,但在这个早晨,他们都在留言后齐齐现身,二话不说,不辱使命。

  那些给我们加班时的淹水照片点的赞,幸灾乐祸的另一面,就是对我们和这座城市紧急状态的理解。在我们的紧急之前,他们统统都靠谱起来。这也许就是不正常状态下的恃宠而骄,在任性之后被专业和义气包容得温暖有加。

  那为什么我们不借着这包容,出一期平平无奇、大致无差的专题,而非这样兴师动众,让奇幻境地越发奇幻起来。说得理性一点,杨小果是一个连广告都不允许不好看的人。说得感性一点,如果一定要在这不正常的天气里做一件不正常的事,那就是我们第一次理直气壮地放弃了专题。

  所以,唯一没变的是,在这个下印厂的晚上,我们仍然加班到深夜。因为所有不正常的事,都需要更多的正常来缓冲,所以,习惯和惯例才有经年累月的价值。

  当楼下的报刊亭被水淹了一半,如果浪漫是,我带上你,你带上伞,划船来看海。而习惯是,水退之后,还能带走一本新出的杂志。

  但这一点点困难境地中的反其道而行,大概就足够寻常生活的微妙闪亮了。

  本期主持编辑_简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